<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访朗伊寺》</b></p><p class="ql-block">雪线云阶通梵境,金身宝相焕天光。</p><p class="ql-block">经幡猎猎传清呗,钟磬泠泠涤世忙。</p><p class="ql-block">千载冰川凝慧眼,一池碧水映慈航。</p><p class="ql-block">浮生若得菩提觉,何必蓬莱觅玉堂?</p><p class="ql-block">— 腾讯元宝</p> <p class="ql-block">郎依寺,全称为“旭里兰杰扎西雍仲林”,意为“殊胜吉祥雍仲寺”,位于四川省阿坝县哇尔玛乡境内,占地约17万平方米,距阿坝县城约2公里。僧侣总数超过1300人,是国内外最大的雍仲本教寺院。该寺为古老雍仲本教的寺院,建筑雕塑精美而富有特色。建庙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从郎依仓的第一代多帕元旦坚赞,传承已是第三十九代法王。郎依法王嘎让罗周坚措活佛是郎依大寺的住持活佛,现任国际雍仲本教联合会会长。从多帕大师至的郎依法王,郎依寺活佛已传39代。历史上其寺僧最多时达一千多人。</p> <p class="ql-block">郎依寺,经过历代的寺主和高僧大德的不断丰富和完善,已形成规模宏大的建筑群落。大小经堂金顶映日,光彩夺目,经轮耀眼,祥灵萦绕。各种配套建筑也较齐备,有大小茶房二间、道具厅一间(阿扎康)、灵塔大殿一间、殊胜塔一座、达拉神宝塔一座、吉祥多门塔一座、护法神殿一座、大小活佛寝宫六座、僧房二百余间,还安装有大转经筒 15 个和中型转经筒上千个。</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郎依寺寺庙大经堂的横梁上,有许多仙女雕像,仙女手执线条简捷而明快的供物,姿态万千,秀丽动人。</p> 在其他神殿中的立柱和横梁上,也有许多精雕细刻的法轮、华盖、宝幢、海螺、宝珠、吉祥结、玉瓶、供命鸟、凤鸟、孔雀、龙、狮、虎、马等。此外,那些鹏首狮足的双翼狮,螺身的鳌鱼,顶着水獭头的金鱼等都是相互对立的动物凑在一起,其意深远。各殿堂内供奉和珍藏着极其丰富的雕像、彩绘和文物古籍,价值连城,目不暇接。大小经堂千佛正襟危坐,装帧华丽的本教大藏经陈列有序,是研究本教历史文化的宝贵资料。同时大经堂中不但有堪称“镇寺之宝”的殊胜幸饶祖师及其四大弟子的塑像,还供奉有从汉地和印度、尼泊尔迎请的数尊铜佛像,珍藏有经文雕板二千余块,以及具有文物价值的用金汁和银汁书写的经卷和众多本尊、 护法神古唐卡等等。 <p class="ql-block">现任寺主--郎依法王嘎让罗珠坚措,是阿坝郎依寺的主持人,也是本教高僧之中有名望的大活佛。郎依法王是郎依寺的第三十九代活佛,现任国际雍仲本教联合会会长。</p> <p class="ql-block">雍仲本教后弘期,奉殊胜五本的幻语,在雪域高原上围创有五所本教寺院,形成本教五支,即:智、西、巴、美、辛、郎依属于支系,崇信曼日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是时,在安多地区下围出现了本教史上极为重要的十八依钦,即本教的十八个姓氏,郎依乃其中之一,是十八依钦中大贤者依贡赤依的顶尖弟子——洛珠坚赞,他诞生于第一绕迥土猴年,这些尊者来到上师依贡处,遵照依贡之言,修持九年得道。当时,上师依贡以善慧之心,为擎本教之胜幢,心中一切幻影皆天灭,故将其称为:郎依(郎依在藏语里意为:幻影皆灭)洛珠坚赞,此为郎依名称之始。</p> <p class="ql-block">郎依寺的佛学院制度也十分严谨,逐级升迁,从初学进入的“卡朵尕玛”班(字面译为“辨识红百颜色”班)起,共设十三大经学班,又称“十三大经学院”。</p> <p class="ql-block">藏民相信黄教创始人宗喀巴是文珠菩萨的化身,因此文殊殿在寺院中具有重要的位置。在郎木寺时,文殊殿的小和尚主动询问我们是否要进殿参观。我们进殿后又主动为我们讲解殿里摆放的各种文殊菩萨。</p> <p class="ql-block">小沙弥认真阅读经书。</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小沙弥读经》</b></p><p class="ql-block">青灯黄卷伴袈裟,稚子低眉参妙谛。</p><p class="ql-block">梵音清越透窗纱,贝叶徐翻生紫气。</p><p class="ql-block">心逐行云归净土,字融晓露润菩提。</p><p class="ql-block">莫言佛法玄难解,半部楞严已破痴。</p><p class="ql-block">— 腾讯元宝</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赛格寺》</b></p><p class="ql-block">雪岭千寻藏古刹,云梯百丈接穹苍。</p><p class="ql-block">经幡猎猎传梵呗,钟磬泠泠涤世忙。</p><p class="ql-block">冰魄凝成天眼澈,灵湖倒映佛心长。</p><p class="ql-block">浮生若解三摩地,何必瑶台觅鹤翔?</p><p class="ql-block">— 腾讯元宝</p> <p class="ql-block">赛格寺是全藏区规模最大的藏传佛教觉囊派寺庙。自从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大师对觉囊派实行改宗后各地寺庙逐渐消亡,唯有这里不仅没有消亡,反而十分兴盛。寺内有许多藏密气功等神秘宗教现象,该寺燃灯节酥油花会十分著名。</p> 赛格寺的藏戏表演和燃灯节早已享誉四方。 明朝万历年间(公元16世纪末)哇尔玛洞沟村赛桑家族的赛翁波和更尕云丹勒珠远涉西藏拜请觉囊派第五世祖师达饶那它为师,虚心修学觉囊佛法,并受到大师多次灌顶,学成返家后,遵照师傅嘱咐在阿坝广传佛法,于明万历二十八年(公元1600年)在哇尔玛乡洞沟村果尔洼创建了县内最早的觉囊派果尔洼寺;也称为赛桑寺或旧赛格寺。 清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经赛桑喇嘛和看尔桑喇嘛协商,并取得卓格寺院活佛更尕云丹甲木措赞同,将果尔洼寺院和看尔桑寺院两小寺合并;由卓格寺院更尕云丹甲木措亲临该寺加持奠基,在哇尔玛乡铁穷扩建成赛格寺院。<div><br></div><div>1951年12月22日成立的阿坝藏族自治区人民政府设于赛格寺院内,得到寺院的大力支持和配合。<br></div> 在诵经讲佛休息间歇,僧侣们聚集在一起,...... 号角手吹响了上课的号角,招呼各位僧侣进入大殿。 小僧侣们提着酥油茶,进入诵经大殿。 大殿门口有僧侣和村民手拿现金,准备诵经结束后给各位僧侣发放新年利是钱。 小僧侣 提着酥油茶桶的小和尚从诵经大殿出来。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提酥油茶桶的小沙弥》</b></p><p class="ql-block">袈裟未染殿前尘,竹笠犹沾贝叶新。</p><p class="ql-block">铜桶漫转承天露,木柄轻摇落日斜。</p><p class="ql-block">茶烟萦篆书经处,汤色浮光映佛家。</p><p class="ql-block">莫道僧寮无妙趣,一瓢春雪煮玄砂。</p><p class="ql-block">—腾讯元宝</p> 坐在诵经大殿外台阶上休息玩耍的爷孙俩。 部分文字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