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5相约山西、相聚太原市》</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25年我们相约太原。一群80年山西籍24团2营4连退伍老兵,在2023年从四川成都战友手中接过举办四连战友联谊会的红旗,向全国的4连退伍军人发出了热情邀请《2025相约太原》!</p><p class="ql-block"> 五月的太原芳香四溢,鸟语花香,素有“龙城”之称,是个宝藏之地,是个古老而神秘的地方,让人心生敬畏,它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自然风光秀美,人文景观独特,所到之处让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p><p class="ql-block"> 本次战友联谊会时间,5月15日—18日,有山西80年籍4连老兵负责筹办,太原24团战友联谊会协办,欢迎所有的4连退伍老兵来太原见面。</p><p class="ql-block"> 我们共同忆数十年前天山牛圈子军营的拼搏奋斗军史!</p><p class="ql-block"> 诉:射击、投弹、拼刺刀的军训趣事,叙:写遗书上前线、挖战壕、修独库国防公路、修国防电缆、建北疆铁路、建设连队营房奋斗事迹。</p><p class="ql-block"> 我们共同回忆:从骑兵、到步兵,从步兵到合成尖刀兵连的辉煌经历。</p><p class="ql-block"> 我们一起在山西旅游、游览、观光、品美食、喝美酒、叙友情,共度老兵联谊会美好的精彩时光……。</p><p class="ql-block"> 来吧,我的4连战友们,全体山西战友、全体太原战友欢迎您和军嫂的光临!</p><p class="ql-block"> 太原市,简称“并(bīng)”,古称晋阳,别称并州、龙城。山西省下辖地级市、省会。位于山西省中部、晋中盆地北端,市境位于东经111°30'~113°09',北纬37°27~38°25'之间。总面积6988平方千米,约占山西省总面积的4.5%。</p><p class="ql-block"> 截至2022年年末,全市常住人口543.50万人。</p><p class="ql-block"> 太原市下辖6区、3县、1市,</p><p class="ql-block">市人民政府驻太原市新建路69号。</p><p class="ql-block">太原方言属山西方言中区太原片。</p><p class="ql-block"> 太原市东、西、北三面群山合抱,中南部为汾河河谷平原,整个地势北高南低。地处大陆内部,属于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寒夏热、春秋短促、昼夜温差大、降水少且集中。</p> <p class="ql-block"> “古交旧石器文化遗址”的发现,早在10万年前太原区域就有人类居住。远古时期属冀州。</p><p class="ql-block"> 秦于晋阳置太原郡,为太原设郡之始。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先后解放晋中各县,兵临太原城下。10月17日,于榆次成立太原市政府。次年3月1日,太原市政府与晋中行政公署合并成立太原市政府。1949年9月1日,山西省人民政府成立,改太原市为省辖市。</p><p class="ql-block"> 太原市是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中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华北先进制造业基地。</p> <p class="ql-block"> 2024年,太原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5418.87亿元,比上年增长1.2%。</p><p class="ql-block"> 政府驻地:杏花岭区新建路69号。</p><p class="ql-block"> 电话区号:0351138</p><p class="ql-block"> 邮政编码:030000138</p><p class="ql-block"> 著名景点有:晋祠、永祚寺、天龙山石窟、晋商博物院(督军府旧址)、窦大夫祠、太原古县城、蒙山大佛、太山等。</p><p class="ql-block"> 机场:太原武宿国际机场、太原尧城机场。</p><p class="ql-block"> 火车站:太原站、太原南站、太原北站、太原西站等</p><p class="ql-block"> 车牌代码:晋A。</p><p class="ql-block"> 高等学府有:太原理工大学、山西大学、中北大学、山西师范大学、山西医科大学等。</p> <p class="ql-block">山西的相邻省份</p><p class="ql-block">• 内蒙古自治区:位于北部,以长城为界。</p><p class="ql-block">• 河北省:位于东部,以太行山为屏障。</p><p class="ql-block">• 河南省:位于南部,以黄河为界</p><p class="ql-block">•陕西省:位于西部,以黄河为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山西省的地理特征与自然边界。</p><p class="ql-block">• 长城:内蒙古与山西的分界线</p><p class="ql-block">• 太行山:河北与山西的自然屏障</p><p class="ql-block">• 黄河:河南与山西的分界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山西的地理位置与重要性</p><p class="ql-block">• 华北地区的重要地理节点</p><p class="ql-block">•连接华北与西北的关键位置</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探索山西与邻省的旅游资源</p><p class="ql-block">• 内蒙古:探索草原与沙漠景观</p><p class="ql-block">• 河北:历史古城与自然景观</p><p class="ql-block">• 河南:古都洛阳与开封</p><p class="ql-block">陕西:兵马俑与华山</p> <p class="ql-block"> 山西为什么叫“山西,简称又为什么叫“晋”?</p><p class="ql-block"> 山西省,北以古长城与内蒙古为界;西、南以黄河与陕西、河南相望;东以太行山与河北接壤。太行山脉把山西与河北分割开来,山西就是太行山以西。太行山是山西省和河北省的分界线,而山西位于太行山以西,所以得名山西。</p><p class="ql-block"> 不过山西一词,在最初指的并不是现在的山西省,而指的是河南崤山以西的广大地区,现在的山西省是它的一部分。与之相对,崤山以东则被称为山东,山东省便得名于此。</p> <p class="ql-block"> 在中国版图上,山西的形状像一片树叶。东傍太行,西临黄河,勾勒了她地理的轮廓,天赋了这片土地“表里山河”的美誉。</p><p class="ql-block"> “黄河之魂在山西,长城博览在山西,大美太行在山西”,将中华民族三大文化品牌集于一身者,唯有山西。这不仅是一份独有的荣光,更是令山西人引以为傲的文化自信。 </p><p class="ql-block"> 从盘古开天的创世神话到尧舜禹“最早中国”,从享誉四海的武圣关云长到以义治利、纵横欧亚的明清晋商,从太行山上抗日烽火到今日转型之山西。无不触摸华夏文明之根,领略“表里山河”!</p><p class="ql-block"> 历史上山西可以说是中华文明发源地之一。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拥有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素有“中国古代文化博物馆”的美称!</p><p class="ql-block"> 据历史记载,早在远古时代,一百多万年前,如今的山西疆域,就有“直立人类”活动遗址留存。</p><p class="ql-block"> 现如今的“尧”“舜”“禹”活动遗址,就是其历史证明。</p><p class="ql-block"> 那么山西的简称为什么叫“晋”?而不是其它,这其中有什么故事?背后又有何历史渊源?事情得从春秋战国时期说起。</p><p class="ql-block"> 西周初期,周王伐“纣”一统天下,开始分封各路诸侯,周成王“桐叶封弟”,将叔虞分封在今山西南部方圆百里地区,为唐国。叔虞死后,其子重耳改国号为“晋”。晋国由山西境内崛兴。</p><p class="ql-block"> 春秋时期,晋国励精图治,不断发展壮大,吞并了周边几个诸侯小国,成为“春秋五霸”之一。最强盛的时候,晋国的领土包括今天山西省的大部分,再加上陕西、河北、河南的一部分地区。所以,现在人们把山西简称为“晋”。</p><p class="ql-block"> 到了春秋末期,晋国出现了6家实力派贵族家族,即赵氏、魏氏、韩氏、智氏、范氏、中行氏,史称“晋国六卿”。他们拥有自己的军队和地盘,晋国的国君从而变成了“傀儡”,其政权名存实亡。他们为了扩大自己的地盘,不断的争斗,这就是我们历史上所记载的“三家分晋”事件。</p><p class="ql-block"> “三家分晋”事件之后,开启了战国时代。经过争斗的赵国、魏国、韩国三国瓜分了智氏所拥有的地盘。加上原先周王所分封的实力雄厚的秦国、楚国、齐国、燕国,这也是历史上有名的“战国七雄”的由来(齐楚燕韩赵魏秦)。</p><p class="ql-block"> 因为赵国、魏国、韩国是从晋国通过争斗,分离开的3个国家,习惯上被称为三晋。“三家分晋”事件,对中国历史有着深远的影响,延续至今,所以“晋”便成了山西的简称。</p> <p class="ql-block"> 另一方面,山西与“晋”密不可分,还源自于如今山西范围内的曲沃,它被称为“晋之源”,春秋战国时代,它还是晋国都城,“武公据之以兴晋,文公依之而称霸”。再者曲沃也是诗经故里、成语之乡。</p><p class="ql-block"> 曲沃境内有一座晋国博物馆。它是山西省第一座集文物收藏研究、保护和展示为一体,完整展示“晋文化”风貌的专题性遗址类博物馆,也是全国唯一一处“晋文化”研究开发基地。</p><p class="ql-block"> 这座博物馆,拥有中国商周时期最大车马坑,馆内有三个展厅:晋国历史展厅、遗址发掘史展厅、遗址保护展厅3大展厅。向世人呈现了,晋国由兴至衰,长达600余年的历史,以及中国考古学人长达半世纪的考古历程。</p><p class="ql-block"> 从叔虞封唐到三家分晋,600多年时间里,出现的《周易》《左传》《国语》《史书》《诗经》众多传世文化典籍,几乎都与晋密不可分。</p><p class="ql-block"> 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左传》,仅记晋事的篇幅,就占到了四分之一!</p><p class="ql-block"> 我国第一部国别史《国语》,晋语将近全书的一半,所以有人将“国语”称为“晋语”。</p> <p class="ql-block"> ‘《诗经》中也有大量的篇幅,与晋都相关。“曲沃”不仅是中华民族的血脉之根,也是中华民族的文化之源。</p><p class="ql-block"> 除此之外,曲沃数千年的深厚文化积淀,为中国成语文化的萌芽,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土壤和养分,被称为中国“成语典故之乡”。</p><p class="ql-block"> 《汉语成语词典》现收录的5500多条词目中,出自曲沃的有300多条,与曲沃有关联的成语,更是多达1500条以上。</p><p class="ql-block"> 诸如饮水思源、表里山河、 秦晋之好、楚才晋用、多难兴邦等,时至今日,这些成语典故,已是尽人皆知。由此而引申演变而来的成语,更是达到了数千条之多。2016年中国民协,命名曲沃为“中国成语典故之乡暨中国成语典故传承基地”。</p><p class="ql-block"> 明代以前的山西省被称为“并州”,或者“河东”。相传大禹治水时曾划天下为九州,以大同、太原、河北保定一带为并州。</p><p class="ql-block"> 两汉时期,并州是中原王朝的北部重地,统辖今山西、陕西、内蒙、宁夏等地。</p><p class="ql-block"> 西晋末年,由于五胡乱华的影响,并州的建制趋于废弛,范围大幅度缩小。</p><p class="ql-block"> 到宋朝时期,并州仅限于现在的太原地区。1059年,并州改为太原府,并州遂废止不用。</p><p class="ql-block"> 河东指的是黄河以东,最初是并州下辖的一个郡,范围是山西省西南的永济市一带。</p><p class="ql-block"> 唐朝时设立河东道,范围大体和现在的山西省相当。“道”设立之初是一个非正式的监察区域,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遂成为正式行政区。</p><p class="ql-block"> 宋朝时山西为河东路。元朝时在全国设立行省制度,山西被划入中书省。明朝建立后沿用行省制度,在唐宋河东地区的基础上设立山西省。清朝沿用明朝的行省制度,并一直延续到现在。山西简称为“晋”,得名于“晋国”。</p><p class="ql-block"> 历史的天空闪烁几多星,又有多少鲜活的人物,如一幅画卷,一一闪现,扑面而来,呈现于我们的眼前。</p><p class="ql-block">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p><p class="ql-block"> 昨日之日不可留,往者亦也,来者犹可追!历史是一面镜子。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p><p class="ql-block"> 你知道吗?陕西和山西,这两个省份与黄河为界,虽然不相邻,却有着深厚的渊源。它们之间虽然不接壤,但有着多个区县紧密相连,展现了真正的“秦晋之好”。</p><p class="ql-block"> 在榆林市、延安市、渭南市、忻州市、吕梁市、临汾市和运城市,你可以找到许多陕西和山西相邻的区县。其中,保德县和府谷县更是亲密无间,仅相隔300米,可谓是“中国最近的邻居”。</p><p class="ql-block"> 有趣的是,由于两地距离如此之近,出省竟然只需要过一座桥!这无疑加深了两地人民的交流与友谊。</p><p class="ql-block"> 有网友提议,山西和陕西应该携手沿着黄河开发,共同富裕,让黄河成为连接两地的“大动脉”。这个想法不仅富有创意,也体现了两地在经济和文化上的紧密联系。</p><p class="ql-block"> 总的来说,虽然山西和陕西在地理上并不直接相邻,但它们却通过这种特殊的方式紧密相连,共同构成了中国丰富多彩的地域文化。 </p><p class="ql-block"> 河北、河南、江苏、四川、重庆等省市与山西很近,交通也十分方便,欢迎这些临近山西的4连战抓紧时间报名,争取参加这次难得的战友联谊会。</p><p class="ql-block"> 尤其欢迎陕西省、河北省、河南省、江苏省的4连战友携军嫂一起,积极参与参加《2025相约太原》战友联谊会。</p><p class="ql-block"> 山西欢迎您!</p><p class="ql-block"> 太原欢迎您!</p><p class="ql-block"> 太原战友欢迎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