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苏东坡晚年被贬惠州,遭遇人生之大挫折。曾写出: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一句“心似已灰之木”,足见当时东坡心灵的绝望,作为苏东坡的好友佛印和尚,时刻在关注着他,牵挂远在蛮荒之地的东坡,于是托一位出家人送信给他,这封信不长,却充满友人的深情厚谊,一声声子瞻,婆心切切,至今读来,感人至深。</p> <p class="ql-block">印即致书云:“人生一世间,如白驹之过隙,二三十年功名富贵,转盼成空,何不一笔勾断,寻取自家本来面目。万劫常住,永无堕落,纵未得到如来地,亦可以骖驾鸾鹤,翱翔三岛,为不死人,何乃胶柱守株,待入恶趣?</p><p class="ql-block">昔有问师,佛法在甚么处?师云:在行住坐卧处,着衣喫饭处,痾屎剌撒处,没理没会处,死活不得处。子瞻胸中有万卷书,笔下无一点尘,到这地位,不知性命所在,一生聪明,要做甚么?三世诸佛,则是一个有血性的汉子。子瞻若能脚下承当,把一二十年富贵功名,贱如泥土。努力向前,珍重珍重”!</p> <p class="ql-block">人生在世,如同白驹过隙,二三十年的功名富贵,转眼成空。为何不一笔勾销,寻找自己的本来面目。永远常住,永不堕落。纵然没有达到如来的境界,也可以乘鸾驾鹤,在三岛翱翔成为不死之人,为何像胶柱鼓瑟(固执拘泥,不知变通)、守株待兔一样,等待陷入恶运之道。</p><p class="ql-block">过去有人问师父:“佛法在什么地方?”师父说:“在行走、居住、坐卧的地方,穿衣、吃饭的地方,拉屎、撒尿的地方,没有道理、没有领会的地方,生死不得的地方。”子瞻您胸中藏有万卷诗书,笔下没有一点尘世之气,到了这个地步却不知性命所在,一生聪明,到底要做什么?三世的诸佛,都是有血性的汉子。子瞻您如果能在脚下承担,把一二十年的富贵功名看得如同泥土。努力向前吧,多多保重。</p> <p class="ql-block">最爱你的人,他不是看见你的光芒匆匆向你赶来,而是看见你在泥泞里面艰难前行,不顾你的狼狈,温柔地向你伸出了双手。东坡遇佛印,堪称伯牙与子期,高山流水遇知音。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人生须与有智慧的人结交往来,肝胆相照。友不在多,贵在交心互相成就。“人生得一知己,斯世这般足矣”!</p> <p class="ql-block">人生中的一切经历都是财富。都是最好的安排。最低谷时的强大才能体现最真的价值…修行者的最高境界:“天助者顺也,人助者信也。”读书人的最高境界:“胸中有万卷书,笔下无一点尘”。</p> <p class="ql-block">人生没有失败,只有铺垫。哪怕生活给予再多的失意坎坷,都要丝毫不减本色。天足够高,便能“任鸟飞”;海足够阔,便能“凭鱼跃”。内心足够坚韧宽广,终能战胜一切困难和病魔。</p><p class="ql-block">我欲因之无尽梦,向阳世界数风流。</p> <p class="ql-block">花卉图片选自战友山樵摄影,向作者致敬!</p><p class="ql-block">2025年3月15日于沪中山医院病室</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