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为了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和学习,促进教师教学思想的转变和教学能力的不断提高,扎实推进“五个一”行动落实,我校开展“上好一节公开课”听课评课活动。</p><p class="ql-block"> 第一周讲课的四位老师精心备课,认真上课,顺利完成了教学任务,3月14日下午,振兴路小学全体语文教师齐聚一堂进行教研暨评课活动。</p> 听课活动 朵朵花开,清满乾坤 <p class="ql-block"> 秦伟老师执教的《墨梅》一课,授课伊始,秦老师以一幅淡雅的墨梅图引入,瞬间将学生带入了充满诗意的情境之中。在讲解古诗内容时,秦老师紧扣诗句,引导学生逐句分析,从“朵朵花开”感受墨梅淡雅的风姿,讲解“淡墨痕”时进行跨学科教学,将美育与文学融合助力教学。在解读“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这一核心诗句时,秦老师结合时代背景,生动地讲述了诗人王冕洁身自好的高尚品格,让学生深刻领悟到诗歌所传达的精神内涵。</p><p class="ql-block"> 课堂上,学生们积极互动,踊跃分享自己对诗歌的感悟,沉浸在古诗词的魅力之中。</p> 诗韵悠长,情谊绵长 <p class="ql-block"> 郭晓阳老师在教授《芙蓉楼送辛渐》过程中,紧扣诗词文本,引导学生通过反复诵读,感受诗句的韵律之美。从“寒雨连江夜入吴”中,体会环境描写所营造的凄凉氛围;在“平明送客楚山孤”里,领悟诗人与友人分别时的孤寂之情。对于“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这一千古名句,郭老师巧妙设问,启发学生思考诗句背后所蕴含的诗人品格与情感,让学生深刻理解诗人借“冰心”“玉壶”传达出的坚守高洁品质的决心。</p><p class="ql-block"> 最后,郭晓阳老师借助当今的热门AI技术,实现了跨越千年的古今对话,让人耳目一新。</p> 清正廉洁,一片冰心 <p class="ql-block"> 张玉老师教授的是《芙蓉楼送辛渐》一课,她以其深厚的文学素养和独特的教学风格,为学生们徐徐展开了一幅诗意盎然又寓意深刻的画卷。</p><p class="ql-block"> 从“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的写景叙事入手,引导学生感受诗人王昌龄送别友人时的孤寂氛围。随后,在解读“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这一千古名句时,张老师巧妙引导,深入剖析诗句背后所蕴含的诗人坚守清正廉洁、洁身自好的高尚品格。通过讲述当时的历史背景、诗人的人生经历,让学生深刻理解诗人借“冰心”与“玉壶”,向亲友传达自己即便身处复杂环境,依然保持纯净内心和高尚操守的坚定决心。同学们积极参与课堂互动,踊跃分享自己对诗句中所体现的廉洁品质的理解,课堂气氛热烈而活跃。</p> 领略海上日出,揭秘写作密码 <p class="ql-block"> 在课堂上,王笋老师构建“大美中国行”情景进行教学,引导学生初读课文,梳理文章脉络,让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整体的把握。在精读环节,老师紧扣文本,设置表格支架,抓住描写日出过程的关键语句,进行细致入微的讲解,从而提炼出作者的写作密码,对学生进行写作指导。</p><p class="ql-block"> 同时,王老师还注重学习的前移后拓,与四年级上册的《繁星》一文相联结,渗透德育,不仅让学生感受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还从中体会出作者对祖国的热爱,对国家光明前途的期盼。课堂上,学生们积极思考,踊跃发言,在老师的启发下,对文本有了深刻的理解。</p> 评课活动 <p class="ql-block"> 为了使教学理念与教学实践更好融合。以评促教,教学相长。听课完毕后,我校教务处安排了互动式评课活动。首先由四位老师进行说课及反思,紧接着各组老师进行评课,既肯定了执教老师亮点,又诚恳地提出了商榷之处,使听课、评课活动达到了预期效果。</p> <p class="ql-block"> 此次听课评课活动,给每位语文教师提供了自身发展的平台,同时,教研活动合作、对话、专业探究的过程,加强了教师之间的教学交流。在这样的研讨气氛中,我们的教学质量将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将在更高效的课堂中得到有效提升。</p> <p class="ql-block">编辑:王笋</p><p class="ql-block">审核:高志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