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春风激荡,生机盎然。新学期伊始,为充分展现我校教师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融合的教学成果,推进新高考改革的进程,3月10日—3月14日我校举办了“共享智慧,共创未来,聚焦课堂,提升质量”青年教师汇报课活动。本次活动共有8个学科的8位教师参加。青年教师们以他们独特的教学魅力和对教育事业的无限热忱,为大家带来了一场场智慧与情感交融的盛宴。他们用新颖的教学理念、巧妙的设计思路,引领学生穿越知识的海洋,探索未知的世界。</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李延波老师以一节《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生物课拉开了汇报课的帷幕。他以清晰的逻辑和生动的语言,将看似复杂的生态网络娓娓道来。得体的语速、精炼的语言、知识的自然输出,思路清晰的授课环节的相扣,依托教材、高于教材的有效利用,形式多样的重难点的落实,无不体现了教者过硬的基本功以及驾驭课堂的能力。</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彭春玲老师《古代西亚、亚洲文化》一课,歌曲导入新课有吸引力,问题设置有启发性。互动式的教学方式,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还培养了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老师还鼓励学生分享自己对古代西亚、亚洲文化的独特见解,尊重每个学生的观点,营造了一个开放包容的学习氛围,这节课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了学生们的文化意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许德伟老师《等比数列的概念》的数学课上,课前教学目标的展示,便于学生明确本节学习重点。探究知识的连续设问、追问、判断、图表以及配套练习有效地落实了新知。课堂笔记的整理、引导,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师生互动自然,口述、动笔交互进行,板书课件互补,有效服务于教学。教学环节设计合理,层层递进,逐步落实新知。习题设计有梯度,例题处理有维度。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们对等比数列的概念有了深刻的理解,并能熟练运用公式解决相关问题,表现出良好的知识应用能力。</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庞丹丹老师《陈情表》的语文课上,教师从文体到作者、到背景,娓娓道来,拓展到位、有趣;从读到译、到析,言辞熠熠,深入浅出;从字面、到赏析,水到渠成。教师从文章的情感脉络入手,细致入微地剖析了作者李密内心的矛盾与挣扎。通过学习这篇文章,学生们对中国古代文化中的“孝道”和“忠君爱国”等价值观有了更深的认识,这节课极大地提升了学生的人文素养。</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孙秀美老师《世界多极化的发展》的政治课上,教师授课思路清晰,学习重点明确,师生有效互动,课件设计层次清晰,视频“非凡十年”的国情教育,调动激励了学生,达到了良好的德育效果。通过学习世界多极化的发展,学生们学会了用全球视野观察问题,用多元思维分析问题。</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陈晓威老师《动量定理》的物理课上,教师的整体教学设计新颖合理,尤其是课前的实验视频直观性强,显具吸引力。在教学过程中,善于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创新思维。对新知的探究,能密切联系生活现象,将难解之谜生活化、趣味化,激发了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同时,对于学生的回答,教师给予及时反馈,进一步巩固了学习效果,课堂总结时板书设计以思维导图形式呈现,重点突出。</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梁佰玲老师《Times change》的英语课上,教师重单词、短语的朗读、重记忆,重落实。教学内容逻辑清晰,重点突出。教学设计精细、合理。教师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展现了“复合句”的结构特点,这种视觉化的呈现方式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效率,使抽象的语法知识变得更加形象易懂。教师经常提问并鼓励学生积极回答问题,对于学生的疑惑,教师能够耐心解答,并适时给予肯定和鼓励,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汇报课活动中,校领导带头全程听课,广大教师也表现出极高的互相学习的热情,在没课时段积极参与听课。</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本次汇报课历时一周,在出课教师的精心准备下,在本组教师和出课班级学生的大力配合下,取得了圆满成功。我们的汇报课不仅仅是对教学技能的一次展示,更是对未来教育蓝图的一次深情描绘。在这条充满希望与挑战的教育之路上,我们将不断更新和扩展自己的专业知识,尝试新的教学策略和技术应用能力;加强师生互动,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疑问;与其他教师合作,分享资源和经验,共同提高教学质量。用自己的光芒照亮每一个学生的梦想,让知识的种子在学生们的心中生根发芽,茁壮成长。我们坚信第四中学的全体师生必将戮力同心,助推学校的教学工作再上新台阶!</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