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的陈年往事〔九〕

默言

<p class="ql-block">  父亲母亲都是比较传统的人,遵循老规矩,但墨守成规。除工作认真负责,与时俱进外,同事之间团结协作,做亊亲力亲为,工作不分份内份外,以自己的良好形象赢得了老百姓的好口碑和普遍赞誉。</p><p class="ql-block"> 回到家中,以一个作父亲的责任担当对待家里的每个成员。父亲自幼丧父,母亲受尽煎熬,颠沛流离,揽尽人世间沧桑,四十多岁即双目失明,直至八十三岁离世。父亲始终以一个做儿子的良知,在奶奶面前尽忠尽孝,生活上细致入微,关怀备至,有时间还给奶奶梳头,洗脸,洗衣服,倒粪便, 有病时亲自煎药喂药,从未在奶奶面前说粗话气话……等等,用自已的一言一行和优良的传统家风感化着家庭每个成员,影响着周围住户的社会风气。在家族、邻居、亲友、子女及社会上树立了尊老爱幼的典范。</p><p class="ql-block"> 父亲,亲弟兄一个,堂兄弟九个,排行为三,弟兄间都称三哥。听奶奶说:“祖父那辈弟兄四个,父亲那辈共弟兄十个,父亲是单传,为了不孤单,弟兄十个按出生时间顺序相互称呼,这是祖上传下来的规矩”。弟兄姊妹之间从小到老始终团结友善,相互尊重,互敬互爱,遇到困难相互支持,鼎力相帮。每年春节,是父亲最高兴的时侯,平时省吃俭用,春节前就要置办一些好吃好喝的,早早地把家里的卫生收拾得干干净净,备好柴火,找毛笔字写得好的同事写几副春联。腊月三十天,吃过早饭,先要宰杀几支鸡。然后,贴对联,挂灯笼,还要在屋旁边的菜地里烧一堆火粪,有三十晚上的火,十五晚上亮的习俗。二十八九父亲就要精心制作一个蒸盆子,色香味具全,卤各种凉菜,蒸上好几样的蒸碗子,有粉蒸肉、腌菜肉,酱半肉、甜酒肉、酒米丸子,鱼是门前小河里捉的,平时里不舍得吃,晒干后放到过年才摆上餐桌。年景好的时候,还买一条羊自家喂养三个月左右,冬腊月给羊加饲料,一般是把黄豆炒熟,推成面拌在草料里,晚上喂料,羊容易肥,年前宰杀,过年算是比较丰盛的了。父亲还准备有五分一角的新钱,作为压岁钱发我们,一家老小均有一套新衣服。还为至亲好友准备拜年礼物,礼物都是父亲亲手封包,上面有红纸条,正月初二就让我们分头到伯父、叔父、舅家、姨妈、姑姑家去拜年!“有初一不出门,初二拜家门,初三初四姐家行”的说法,走动走动,这是必须的。三十天旁晚,还要给祖坟送亮,天黑即开始团年,先将各式菜肴恭敬地端上桌,桌子上必须有卤猪头、猪尾、魚、圆子,〔寓意有头有尾,年年有余,圆圆满满〕。然后,点三支香,开始放炮子,界时不准女同胞到堂前,父亲先按辈分念着先人的名子,恭请他们回家过年,还在卓前倒三杯酒,作三个揖,磕三个头,礼毕后,又将各种菜肴端回厨房,象征性的重新热一热再端出来,家里老少成员按规矩座好,开始吃饭,每盘菜大人先动筷子,其他人才能拈菜。三十晚上团年不准喝湯,还要剩些饭菜,大人们才高兴。饭后,每个人都要洗澡,换上崭新的衣服,厨房烧一堆疙瘩火,用石煤炭烧的地炉子火旺旺的,大人就在自家守岁,拉家常话新春。小孩打着自制篾编灯笼,点燃一支腊烛,兜儿里揣着一盒小钢炮,一跑就是一通宵。家里一下子就有过年的气氛了。</p><p class="ql-block"> 正月十五前,还要准备几桌好菜,把大家召集到家里来大团圆,也叫请春客。大家相互交流,总结过去,展望未来,盼望每个家庭来年有个好收成好结果,事事顺心如意!家家兴旺发达!在外地工作的或居住外地的,常有书信往来,父亲高兴时还念给我们听,教导我们要以他们为榜样,立志成才,有所作为。春节期间,谁给了我们压岁钱,回来必须如数给父母说清楚。否则,就要挨训。说:“大人要记别人这份情……”。你来我往十分热闹。</p><p class="ql-block"> 那时,物产较为匮乏,家家都比较穷,贫富差别不大,思想单纯,精神生活比较充实,白天种地,晚上年轻人和小孩跑上十里八里,看几场电影足矣!偶尔还能听到几声酸溜溜的山歌声音。正月初十左右,由公社指定某个大队组织舞狮子玩花灯爱好者,初十晚上出灯,十六日结束,来年又由公社指定专人到上年卧灯处接灯,年年就这样循环着舞狮子玩花灯,走一处都要放炮子接送,义务的,不给工资,管顿饭,喝点散酒,抽支烟就行。酒是当地煮酒师傅酿造的,每个生产队都种有很多的柿子树和甜高粱,用土酒曲子酿制而成,每户每年都分有柿子酒、甜高粱酒。那年代,粮食始终是大问题,不能自给自足,所以没有粮食酒。邻居及家门户族,来往关系亲密的,还请转转席,一吃好几天,心情十分愉悦畅快!</p><p class="ql-block"> 一年数正月过的最快!眨眼功夫年就过完了,一切就恢复了平静。〔未完待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