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雪如海梅花开 一朵梅花读懂一座城

雨后斜阳

<p class="ql-block">赏花</p><p class="ql-block">古都南京的早春,总是从东郊梅花山的枝头开始绽放。风还透着寒意,但几朵“粉红朱砂”却悄然挂上枝头,在风中轻轻摇曳。</p><p class="ql-block">于是,梅花山从冬天醒来,漫山遍野的梅花次第开放,红的朱砂、粉的宫粉、白的玉蝶、绿的绿萼……云蒸霞蔚,香雪如海。</p><p class="ql-block">于是,南京城也从冬天醒来,人们扶老携幼走向梅花山,穿行花海、笑靥如花。南京的春天,就这样热热闹闹地来了。</p> <p class="ql-block">文化之花,绽放城市底蕴</p><p class="ql-block">梅花是一朵文化的花,南京是一座文化名城,花与城,因文化紧密相连。</p><p class="ql-block">梅与松、竹并称“岁寒三友”,与兰、竹、菊并称“花中四君子”,寄托着人们对高洁品格的向往。千百年来,梅花以其凌霜傲雪的风姿、迎寒飘散的清香、经冬弥坚的品格,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理想人格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南京的文化盛于六朝,南京有记载的植梅赏梅活动也始于此。“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南北朝诗人陆凯一首《赠范晔》,成为咏梅诗中较早的名篇。</p><p class="ql-block">到了唐宋,南京已成片植梅,诗人们赏梅咏梅,留下众多脍炙人口的诗篇。“昨日北湖梅,初开未满枝”,李白笔下的北湖,正是今日的玄武湖,湖畔的梅花在唐诗中摇曳生姿。“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王安石这首《梅花》更是传唱了近千年。</p> <p class="ql-block">梅花的淡泊清雅,颇与宋代文化气质相通,因此宋人咏梅诗词中名篇尤多。林逋的“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卢梅坡的“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宋人歌咏的梅花,多与白雪、月色相伴,寒风中的一缕缕幽香沁人心脾。</p><p class="ql-block">及至明代,南京人在紫金山下的梅花坞赏梅咏梅、以梅会友,梅花诗会、梅花宴等渐成风尚。</p> <p class="ql-block">千百年来,梅文化浸润着南京这座城,人们踏雪寻梅,诗意的审美体验与清雅脱俗的精神气节共同塑造了独特的城市文化。</p> <p class="ql-block">革命之花,映照不屈精神</p><p class="ql-block">在严寒中顽强生长的梅花,与南京这座不屈的城市精神相通。</p><p class="ql-block">近代历史中的南京,经受过战乱、外敌入侵之苦,还曾遭受大屠杀的深重灾难。南京人民一次次顽强抗争,为这座城市赢来胜利和新生。以中国共产党人为代表的无数仁人志士,更是在这里写下壮丽篇章。</p> <p class="ql-block">雨花台,无数革命先烈英勇就义的地方。1927年后,在白色恐怖之下,共产党人坚持同反动派长期斗争,用鲜血浇灌着革命的花朵。在雨花台,仅留下姓名的烈士就有1519名,还有许多无名烈士长眠于此。新中国成立后,在雨花台烈士群雕的东侧山岗,人们陆续种下大片梅树。每年初春,人们徜徉于这片红梅的海洋,深情缅怀革命先烈。</p> <p class="ql-block">梅园新村,当年中共代表团所在地。在抗战胜利后的内战阴云下,周恩来率领的中共代表团在这里坚持对敌斗争,从1946年5月进驻到1947年3月撤离,历时10个月。如今,梅园新村作为红色教育、青少年教育的一处重要基地常年开放,观众络绎不绝。</p> <p class="ql-block">1982年4月,南京市人大常委会决定将梅花定为南京的市花。1983年1月8日是周恩来同志逝世纪念日,在南京市召开的市花命名仪式上,市政府向全市300多所中小学校和幼儿园赠送了梅树幼苗,鼓励青少年像梅花那样坚强向上。</p> <p class="ql-block">幸福之花,记录美好生活</p><p class="ql-block">年年初春,南京人都翘首期盼与梅花的约会。从寒风中的含苞待放,到悄然绽放的东风第一枝,再到漫山遍野的迎风怒放……人们探梅、赏梅、寻梅,与梅花共度一个个色彩缤纷的春天。</p> <p class="ql-block">南京的赏梅胜地,除了东郊的梅花山,西郊的古林公园梅岭、南郊的雨花台梅岗等地同样游人如织。近年来,梅岗新种植了大片梅树,还修建起访梅亭、问梅阁、寒香轩等仿古建筑,花开时节香雪满树,梅影横窗,暗香浮动。许多年轻人来这里打卡拍照,定格下与梅花同框的青春瞬间。</p> <p class="ql-block">换上古装、做好妆造,游客置身梅花丛中,在摄影师的镜头里仿佛穿越了时光。梅花山赏梅,从相沿成俗,逐渐发展为节日。1996年,首届南京国际梅花节举办,至今已办了多届,以花为媒、汇聚热爱。</p> <p class="ql-block">梅花开五瓣,人们常说“梅开五福”,象征着福寿康宁、快乐吉祥。南京人珍爱这美好寓意,将梅花元素融入日常。人们把梅花含在口里——梅花糕形如梅花,入口时香甜软糯,是南京人喜爱的美食;人们与梅花相伴出行——南京地铁的标志以梅花为主体元素,梅香跟随市民的脚步越飘越远。</p> <p class="ql-block">“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在这千树万树含笑的梅花中,南京城迎来了又一个美好的春天。</p> <p class="ql-block">南京·梅花</p><p class="ql-block">梅花,蔷薇科李属落叶小乔木,是中国传统名花。叶片卵形至宽椭圆形,长4—8厘米,叶缘具细锐锯齿;花单生或几朵簇生,花单瓣、复瓣至重瓣,呈白、粉、红、紫等色,具芳香,先于叶开放;花期因地域气候差异,多在12月至翌年3月。</p> <p class="ql-block">梅花宜栽植于阳光充足、排水良好的微酸性至中性砂质壤土。修剪以疏剪为主,保持树冠通风透光。作为长寿树种,合理养护下树龄可达百年以上。</p> <p class="ql-block">早春,在南京钟山风景名胜区内的梅花山,走进一片梅林,枝节交错,各色花朵迎寒开放。树下的人们沉醉在清香中,享受这份独有的浪漫。</p> <p class="ql-block">南京人爱梅,植梅与赏梅历六朝至今不衰,爱梅的南京人把梅花选做南京的市花。探梅、赏梅作为南京的民俗,使得这座古城洋溢着浓郁的梅花情结。有“天下第一梅花山”之誉的梅花山便是南京的最佳赏梅之处。</p> <p class="ql-block">如果你徜徉在漫山花海里,可以尽情地观赏与品味大自然的早春风华。梅花树丛苍劲,弯曲扭转,小枝青绿,驳纹斑斑,在枝姿、花色、花型、萼色、花香、花影等方面富于变化,风格迥异。梅花长在侧枝上,花瓣托着花蕊,幽柔娴恬。红梅朵朵、白梅片片,大红、宫粉、紫红、朱砂、青黄、绿白交相辉映,在枝头吐露芬芳,微风拂过,暗香浮动,沁人肺腑,催人欲醉,给梅花山景区增添了无限生机与活力。</p> <p class="ql-block">梅花精神为世人敬仰,以纯净淡雅之韵胜,具有饱经严寒,仍凌寒先于百花之前竞相绽放的坚贞品格。如今,梅花文化已深深植根于南京的市民精神。我爱梅花,喜欢梅花的风骨、韵味和美好,那神,那姿,那韵。</p> <p class="ql-block">梅花山以其得天独厚的自然和人文优势吸引越来越多的市民和四面八方的游客,经久传颂中国古老深厚的梅花文化。</p> <p class="ql-block">摄 影:雨后斜阳</p><p class="ql-block">文 字:部分来源于《人民日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