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榆文学周刊第597期副刊】 春天里的雪念 作者:宋晓慧

刘连成( 苍山一树)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春天归来的时候,北方抬起一张灰蒙蒙的脸。</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洁白的雪</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已经无法掩盖冻僵的黑土地。在这漫天黄沙的早春二月,莫名又想起泛黄的记忆,念及那一场场浩荡、圣洁的雪——</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童年的记忆中,国庆节刚过,家家就忙着准备冬储菜了。街上一辆辆装满大白菜的卡车一趟趟的穿梭,副食店门口放着能称几百斤的铁磅秤,售货员眼睛盯着秤,叭叭的左右移动着秤砣,称重量忙收款。所有的冬储菜都是凭票供应,按照人口定量分配,人们排着长队购买,大人孩子齐上阵,用手推车前拽后推把菜运回家。</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那时候北方的冬天青黄不接,也没有室内暖棚,冬天基本见不到新鲜的蔬菜,家家户户只能存上几百斤的白菜,土豆,大萝卜,大葱等,住平房的人家还会在院子里挖个菜窖。到了八十年代,除了储备菜还会储备些苹果和延边特产苹果梨等。晚饭过后,全家人围着火炉边听广播,边吃水果。</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童年时家里没有暖气,冬天室内就装上铁炉子取暖,天还没亮姥姥就在寒冷中披衣起床把炉火点着,我总是在一阵阵明子散发的松香中醒来,趴在枕头上,等着姥姥一件件把我的衣服烤热,帮我套在身上。看着窗户上的冰凌花被热气化开,看着我和姥姥栽培的蒜苗一天天的长高。(注:此处栽培是将剥了皮的蒜瓣串起来,放在盘子里水栽)</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那个年代窗户只有一层玻璃,冬天来临前,家家都会将报纸裁成五公分左右的长条,用面粉制成浆糊,把所有的窗户缝都糊上,以此减少冷风进入室内。妈妈会给我们织毛衣,毛裤,围巾,手套……,姥姥则给全家人做棉衣,棉裤,有时还给我们做棉鞋,而这一切都要在第一场雪到来之前准备完毕。</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从天而降的雪花飘飘洒洒,给孩子们带来无比的欢乐。洁白的雪像白糖一样铺满大街小巷,房屋,树木都披上圣洁的面纱,犹如走进一个童话世界。当年学校没有“休雪假”,学生们会带上清雪工具早早的到学校,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指定分配的扫雪区。师生一起拿着铁锹,把雪推到路边,树下,堆成一座座的小山和雪人,还会悄悄的把雪扬到其他同学的脸上,灌到衣领中,一阵阵的吵闹声,欢笑声,打着滚儿在雪中追敢着……</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们的童年,即便冬天也是在户外活动。路面的积雪被脚步压成冰,孩子们选择有冰的地方打“出溜滑”。出溜滑是北方孩子的专属枝能,站在冰面上,一只脚往后蹬,然后双脚一并,从冰面上嗖的滑过去,这样比走快很多,还好玩。偶尔摔个屁股蹲儿,就会笑着爬起来,拍拍身上的雪,继续跑着向前走。选一个有坡的地面泼上水,结冰后就是一个天然的滑梯。打雪仗,玩雪橇,抽冰噶,滑雪是北方孩子冬天的快乐,半个世纪过去了,记忆依然那么清晰。</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前些年的冬天,曾兴高采烈的去海南,做了几年的候鸟,温暖如夏的冬天走在开满鲜花的街头,听波涛汹涌的海浪拍岸,看日月荡漾在海中,却常有惆怅漫上心头。在落叶纷飞的晚秋,期待一场冬雪的到来,晶莹的雪花片片飞舞,顷刻间大地银装素裹。河流停下奔腾的脚步,雾凇升腾,漫卷着琼花盛开。原来我最习惯的冬天是千里冰封,万里雪飘。</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里冬天的雪,有你无法感同身受的爱,就像作家冯骥才在《冬日絮语》里写的那样“冬意最浓的那些天,屋里的热气和窗外的阳光一起努力,将冻结玻璃上的冰雪融化;它总是先从中间化开,向四边蔓延。透过这美妙的冰洞,我发现原来严冬的世界才是最明亮的。那一如人的青春的盛夏,总有荫影遮翳,葱茏却幽暗"。</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阳光与白雪辉映,大地惟余莽莽,深吸一口清新凉爽的空气,迎着凛冽的寒风,在洁白无瑕的雪地,留下一行行厚重的足印;此刻世界是安静的,你能听到下雪的声音,一条圣洁的路浩浩荡荡。</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敬重一场雪,那是北方人对冰雪的眷恋和挚爱,是刻在北方人心里的信仰和豪迈。</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北方的春天,要一点点化开,风吹、雪融,露出温暖,露出冬后的坚强,我会站立融化的雪地</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等待那些嫩黄黄的小草。</p> <p class="ql-block"><b>作者简介:宋晓慧,笔名太阳屋,1958年出生于吉林省长春市,银行退休职员。曾在长春晚报发表过散文,近几年活跃在美篇,发表散文,现代诗,微小说等280多篇,荣获美篇文学领域优质作者。</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