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音乐于我,宛如一位自幼相伴的挚友,从童年的懵懂好奇,到学生时代的不断探寻,再到成年后的深度交融,那些与乐器相伴的时光,构成了我生命中独特而珍贵的乐章。</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回想起童年,物质虽不丰富,却充满了无尽的乐趣。那时,家里的拨浪鼓、小铁镲、小铃铛便是我的“乐器”。我兴奋地摇晃着拨浪鼓,听那清脆的咚咚声;拿着小铁镲有模有样地敲打,模仿着大人的模样,沉浸在自己的节奏世界里。邻居家自制的小鼓也让我着迷,我和小伙伴们学着大人敲打的样子,有的敲鼓,有的拍小镲,有的碰着小铃铛,还有的嘴里念念有词,玩着娶亲、送葬等游戏。</p><p class="ql-block"> 在春天,柳哨成了我的新宠,嫩绿的柳枝被我们做成柳哨,粗细不同的柳哨能吹出高低各异的声音,那是大自然赐予我们的独特乐器。邻居家的口琴,在我们口中简单地一吹一吸,也能发出呜呜呜的声响,虽不成曲调,但充满了乐趣。后来父亲给我买了笛子,虽未专门学习,却让我与真正的乐器有了亲密接触,那悠扬的笛音,在我心中种下了音乐的种子。</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上学后,我在小学时见到了脚踏风琴。没人指导,我只是简单地用脚踏鼓起风,然后用手按下黑白琴键,听着那悠扬的声音,让人感到十分新奇。刚上师范没几天,我在校门口闲逛,过来一个小姑娘,身上背了个象扁葫芦一样的物件,我虽然不认识是什么东西但也并没有太多在意。我还是信马由缰的自在漫步。“嗵”,好大的一声响动,我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天空那么晴朗绝对不是雷声,而且也不是从天边传来,感觉就在身边。正在疑惑之际“嗵隆隆、嗵隆隆”又一阵响,循声望去让我惊住了,一个瘦弱的小姑娘,她身上背着的扁葫芦居然能发出这么震撼的声音,我看到她的一只手正伸在背后拔弄那些紧绷的铁丝呢。这和刘姥姥听到钟声一样,我虽然没有被吓的眼睛一展一展的,但确实是见了大了呀。</p><p class="ql-block"> 回到学校悄悄地问同学,尽量详尽地描述了一番,有同学说那是吉它。吉它那么单薄居然能发出那么厚重且巨大的声响,我很想拥有一把吉它,但终因价格原因最终选择了口琴。经过练习,我竟也能完整吹奏曲子,这让我对音乐的热爱愈发浓烈。</p><p class="ql-block"> 学校对键盘学习是有要求的,由于人多乐器少,让我们用纸板画出琴键来练习,教室里只有一台脚踏风琴,课余时间大家都争着练习,我也努力学习指法,能够用单手弹奏旋律,用左手进行简单伴奏,完成一些曲子。</p><p class="ql-block"> 我对小提琴十分向往,老师借给我弓子练习持弓,可我因不懂而弄坏了弓子,与小提琴的缘分就此中断。我还尝试过二胡,却因无人指导和自身不够专注,始终没能精通。</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就是在师范念书的时候,我第一次见到钢琴,那庞大的身躯和美妙的音色让我震撼不已,拥有一架钢琴的愿望在心底悄然生根。七八年前,换了新房后,我终于实现了这个多年的梦想,将钢琴迎进了家门。起初只是偶尔弹奏,后来,我向学校的音乐老师请教,开始系统学习钢琴,每天花一定时间练琴,我能真切地感受到自己的进步。练琴对我来说,并非为了达到多高的水平,而是实现儿时心愿,在音乐中找寻快乐、充实自己的生活。</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在与乐器相伴的岁月里,我越发认同中央音乐学院周海宏教授所说的,每个人都能欣赏音乐。玩乐器是我对音乐的探索与追求,它不仅丰富了我的生活,还让我在忙碌的世界里寻得一片宁静的精神家园,这便是我与乐器解不开的缘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