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南雍布拉康

咖啡色

3月5日早上,我们又来到了雍布拉康。 雍布拉康位于西藏山南市乃东区泽当镇的扎西次日山上。“雍布”意为“母鹿”,因扎西次山形似母鹿而得名, [1]“拉康”意为“神殿”。雍布拉康是西藏历史上第一座宫殿。据史书记载始建于公元前二世纪。 松赞干布时期由宫殿改作寺庙。文成公主初来西藏时每到夏季都会和松赞干布来这里居住。至五世达赖时又在原碉楼式建筑基础上修了四角攒尖式金顶,并将其改为黄教寺院。 雍布拉康的始建,距今已有两千一百多年的历史。 位于整个建筑东端正中,即传说中聂赤赞普所建的最早建筑。高11米,南北长4.6米,东西宽3.5米,上小下大。外观似为五层,内部实为三层。第一层为1.2米高,0.6米宽的通道通往一层殿堂的须弥座后,二层有小门通二层大殿顶部,第三层原有五世达赖时的所加金顶。 据说松赞干布在原来宫殿的两边修建了两层楼的殿堂。殿堂底层为佛殿,二层为法王殿。 殿堂<br>传为松赞干布所建,原有三层,现修复为两层。<br>一层前半部为门厅,大门外有带遮檐的小平台,接折阶十数级。门厅南北6.3米,东西5.2米,原来的四根柱子,现修复为两柱。厅内远无佛像和其它陈设。再进为佛堂,南北6.3米,东西9.3米,八根柱子。东半部沿三面墙筑有平面呈“凹”形的须弥座。 在讲解的喇嘛 听讲解的藏民 后来历代都有扩修,逐渐在殿堂西边增建了门厅,南边增建了僧房。五世达赖时在碉楼式建筑上加修了四角攒尖式金顶。 刚进大殿的地面上的万字符图案,卐在古代印度宗教中是一个吉祥标志,代表好运和幸福。它源自梵文,是古印度宗教的象征。唐代的武则天将卐进行了旋转,并且将其定为"万"字的音,意为"吉祥万德之所集"。在中国传统纹样中,卍经常被使用。卍在中国文化中具有积极的象征意义,代表着吉祥、繁荣和福运。 雍布拉康主要供奉释迦牟尼佛像。 第一代赞普——公元前127年从天而降的聂赤赞普 第二十八代赞普——拉妥妥日聂赞 拉妥妥日聂赞普后的第五代赞普——松赞干布 真正的天珠相遇一样润泽 珠光宝气 这是在二楼拍到的全景 漂亮的窗台 千手观音 门环 唐卡 莲花生大师 酣睡的喇嘛,配上一把现代的办公椅和工作服,有点怪异。 这是楼顶的篷布,在阳光下色泽艳丽剔透。 俯瞰小镇 售卖煨桑材料的藏民 宫殿后面的围墙 过节进殿祈福的藏民 背面看宫殿也是很雄伟的,据说雍布拉康是修建布达拉宫的蓝本。 从雍布拉康回山南经过昌珠寺。 昌珠寺是吐蕃时期第一批兴建的佛教寺庙之一,重要建筑有大门、“乃定学”、措钦大殿名“乃定当”,大殿主像是莲花生。 由于时间关系,我们没有进寺参观。镇寺之宝是一幅珍珠唐卡,不管从哪个方向看,眼睛都是对视的。 在藏语中,“昌”指“鹰、鹞”,“珠”是“龙”的意思。取名昌珠,与一段惊心动魄的传说息息相关:相传文成公主用五行算法算出妖魔罗刹女的一臂在贡布日山的西南方向,需建一寺镇压,方能安保国运。而那儿是一片湖泽,湖中有一只五头怪龙在兴风作浪,于是松赞干布在贡布日山修法,终成正果,化为大鹏鸟降伏了怪龙,随后湖水干涸,昌珠寺建成。 3月4日6点多来到雍布拉康已经关门了。本来是不准飞无人机的,但是藏历年都放假了,就飞了几圈。 雍布拉康下面一座新修的寺庙 雍布拉康既是一座宫殿也是一座寺庙,修建于山顶独立而精美,外观就非常漂亮,历史价值就不可估量了。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