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忙忙碌碌中我们迎来了第四周。第四周的开端很好,因为我们拿了个奖——课堂常规比赛一等奖。</p><p class="ql-block"> 从比赛结束到领奖前没有一个孩子问过我比赛的结果如何,自己的表现怎么样。因为他们听得最多的是黄老师的唠叨:比赛的目的不是表现给别人看一次最好的就完了,而是我们学到的好的习惯应该养成。比赛完了,但是最重要的是我们能够做到,能够学以致用。我们或许没有太重结果,但是我们重在慢慢的把每一件事做好,把学到的一次次的落实,希望好的习惯成就自然反应去做而不需要他人的督促,这便是我的一种期待吧!</p> <p class="ql-block"> 天气总是反复无常,尤其惹人烦的回南天最是让人受不了。自然老师也显得啰嗦一些,看到地面湿漉漉就忍不住反复唠叨:“走路小心一些,地面滑。”但是总有几个小调皮觉得好玩溜冰似的,待你走到他身旁你以为他是局促不安,事实是他还偷看你,还想溜……唉,长大了,但调皮劲还在。</p> <p class="ql-block"> 周三我们开展路队比赛,虽然依桐带着练了几次,但每次都有些小习惯改不了,所以到了比赛的时候我们还是在不断的改进中。路队一直都是依桐和衍扬前头带着,速度几乎都是可以限制的,这倒不用多担心。何况我已经说明班主任要求在最前头,现在是班主任不在所以两个路队长就是班主任了,务必把队伍带好。大家都点头明了,我便也随他们去了。</p><p class="ql-block"> 只是没想到口令员依桐却在当晚发烧请假回家了,第二天周四还要比赛呢!孩子们问我咋办?我有点懵:“不是说了交给你们的吗?班长不在,副班长来!体育委员来!”于是两个班干部只得一句一句的问:“下一句是什么了?”好在没有兵荒马乱,因为依桐在比赛的时候赶回来了!</p><p class="ql-block"> 其实有时候也不是我不重视比赛,只是我想着孩子们长大了,这些问题应该可以自己解决。何况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事,该怎么做应该都有一个概念才是。正如早上到班一样,从磨蹭到习以为常,从无所事事到自觉看书、做题一样。</p> <p class="ql-block"> 周四的篮球形体课,女孩子们去上形体课了,由于体育老师外出学习了,我和钟老师便带着孩子们一起到操场运动。钟老师本来说不下来的,因为还要改作业,她只有这一节空堂,但是架不住孩子们的邀请还是下来了。我们俩一个看着孩子们打篮球,一个看着孩子们打羽毛球但都还兼顾改着手中的默写和计算题。最后还是我没忍住,放下手中的活儿,跑向篮球场。尽管脚疼得厉害,但是还是想投篮,于是钰霖便过来教我投篮技巧。也许是我太笨拙总学不会,在他耐心教导几遍之后自己也不好意思便自顾投起篮来。只是我没有想到钰霖还会跟我说:“老师,您先自己练着哈,我去那边跟他们打一下。”感觉面子有被照顾到,哈哈……</p> <p class="ql-block"> 当然每到了周四的晚上便是孩子们期待又最能发泄自己心中不满的时候。为什么呢?因为周四开始小组总结啦!我们会把这一周孩子们的表现获得的分值加起来,再凭分数评出前三个小组。这个时候大家都期待也希望自己的小组胜出,眼巴巴的样子煞是可爱。当然也有害怕自己小组是最后一名的,所以还会有点紧张感。</p><p class="ql-block"> 除了评比出优秀小组和加油小组外,还需要小组内评出优秀个人。这个环节我不参与也不评价,全凭小组做主。当然除此之外更让孩子们理智发泄的便是组内的反思总结了。第四个星期,孩子们的荣辱感渐渐显现增强了。</p><p class="ql-block"> 当然这一周也有点小意外,炫辉不小心在打球的时候摔了,手受了伤。不过孩子们都积极帮忙,尤其是宿舍的舍友们,还有傅渝同学。而炫辉自己也比较自立,挺棒的!</p><p class="ql-block"> 只是今天大课间操的时候孩子们又被留下来了。即使今天孩子们的表现比昨天好很多,但是仍旧没有做到位。我想,孩子们需要领悟的东西还有很多很多。但不可否认当得知被他们维护着的时候内心是很感动的。</p><p class="ql-block"> 我们从来都知道教学需要出成绩,从来都知道对于学生而言成绩就相当于我们的业绩。但是我更知道成绩不是评价孩子的唯一标准,更不是否定孩子的理由,总有一天他们也会站在顶端俯瞰世界,总有一天他们也会成为别人仰视的存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