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一看:北京“元大都城垣遗址”

钟志华

<p class="ql-block">学历史的都知道,宋朝亡于蒙元。办事途经北京学院南路和明光桥交汇点的“元大都城垣遗址”西土城段时,忍不住匆忙到此一游。顺手拍了几张这里萧瑟的冬景,唉,不禁感叹:“黄沙土城今犹在,不见当年元大都。”</p><p class="ql-block">其实,从2011年6月的某一天,坐在公交车上途径这里的我,就已经好奇:中国的首都,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北京城,地处二环的闹市中,怎么还有几公里用黄泥土垒的城墙呢?那时,我在海淀区蓟门桥附近的中国《资源再生》杂志社上班,这里是我坐公交车去上班的必经之路。直到春暖花开时,我从公交车上的窗口看到:绿树掩映下,花枝招展中,土城墙好像是一个长长的舞台,舞台上的晨运者络绎不绝,来来往往。我猜想,可能土城墙上很宽阔吧,记得有:跳舞的、跑步的、舞剑的、抖空竹的…..特别是那抖空竹的,每天上班经过这里都能看到,看着他优美的姿势和娴熟的技艺,我想,等周末休息时间要专门过来现场观看他的表演,了解一下这土城墙的来龙去脉。可惜那时候,工作实在太忙太累,没法如愿。后来,上班地改到西直门的中国铝业大厦,离得不远也曾经多次想去看,又是没能实现。再后来,搬到西城区百万庄大街图书大厦上班,离得稍远了就没想去了。忙忙碌碌中,一晃十多年过去了……后来才知道,这延绵几公里的土城墙,原来是元朝元大都城垣的遗址。</p><p class="ql-block">不知道为什么北京要花巨资建“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听说公园范围很大,西起海淀区学院南路明光村附近,向北到黄亭子,折向东有海淀段和朝阳段,全长9公里。没有半天时间是无法游走完的。</p><p class="ql-block">学过历史的都知道,宋朝亡于蒙元。公元1271年,忽必烈宣布建立元朝,并将首都命名为大都,也被蒙古人称为汗八里。汗八里这个名字来源于蒙语,意思是“大汗的城市”。在元朝之前,北京一直处于中国版图的北部边缘地带。到了1279年,蒙古军队在南方终结了南宋,元朝统一了整个中国,北京第一次成为全中国的首都。在辽、金时期,北京的老街区、狭窄的小巷称为“街”,而蒙人却改叫“胡同”。“胡同”,成为元大都给北京这座城市所独有的符号。如今,北京的东四街道是大都住宅区保存最完好的遗迹之一,它有14条平行的胡同,被称为东四/十四条。扯远了…..</p><p class="ql-block">言归正传。听说,西土城路的这段算是起点,从西土城路向北到西土城地铁站,这一段几乎与现存的元大都城墙遗址西段重合,后来围绕着城垣、绿地和护城河建成了两个相连的公园,现在都是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的一部分。</p><p class="ql-block">走在长长的“元大都城垣遗址”上,突然发现历史真的是一面镜子:为什么汉族的大宋王朝,会被蒙人所灭,值得深思。还有,北京那么多古建筑,都被拆了,为什么元大都城垣确能保留下来?或者说,寂寞萧条的一丘黄土垒成的土城,实在不引人注目得以劫后余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