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春风飒飒,樱花烂漫。</p><p class="ql-block"> 时光清浅,岁月如歌。</p><p class="ql-block"> 唯有教研的芳华,沉香流年……</p> <p class="ql-block"> 教无涯,研无止。为进一步发挥区小学语文中心备课组的引领作用,研读新课标,赋能新课堂,提升教育教学质量,2025年3月14日,义安区小学语文中心备课组在钟鸣中心小学开展了以“双减背景下提升小学语文低年级读写能力策略探究”为主题的教学研讨活动。</p> <p class="ql-block"> 活动伊始,顺安中心小学的曹甜老师带来了课例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写话《我的好朋友》。曹老师以“猜猜他是谁”的游戏巧妙导入课堂,通过趣味互动激活学生思维,迅速拉近学生与写作主题的距离。教学中紧扣“他是谁?长什么样子?一起做什么?”三大核心问题,帮助学生搭建清晰的写话框架。课堂中,教师尤其注重分层指导,从说词语、连句子到成段表达,逐步提升语言组织的完整性,充分体现了“由扶到放”的教学智慧。</p> <p class="ql-block"> 第二节课是由义安区小学语文教研员丁燕老师执教二年级整本书阅读《神笔马良》导读课。丁老师以“激发阅读兴趣,开启想象之门”为核心目标,紧扣整本书阅读的教学要求,巧妙融合趣味性与启发性,为二年级学生搭建了走进经典民间故事的桥梁。整堂课设计新颖,环节紧凑,以“激趣—启思—导行”为主线,将经典文本转化为儿童喜闻乐见的学习体验,既点燃了整本书阅读的热情,又为低年级学生提供了可操作的阅读“工具箱”,是一堂充满童趣与文化韵味的优质导读课例。</p> <p class="ql-block"> 两节课后,顺安中心小学的曹甜老师进行了市级课题《基于微课的低年级写话创新教学实践研究》成果分享。该课题研究团队以“小切口”撬动“大变革”,用微课点燃低年级学生的表达热情,用数据赋能教师的专业成长,用技术重塑家校共育的新样态,为小学语文写话教学注入鲜活的时代生命力。课题成果兼具前瞻性、实操性与辐射性,充分彰显了“技术赋能教学,微课助力表达”的研究理念。</p> <p class="ql-block"> 高山仰止,方知才疏;三人同行,左右为师。课后,与会老师积极地参与评课,学习经验,分享收获,大家开诚布公、畅所欲言,探讨教学中的种种困惑,抒发教学中的得意情怀。</p> <p class="ql-block"> 最后,义安区小语教研员丁燕老师对本次教研活动进行了总结,并强调低年级语文教学是学生语言发展的关键期,需要教师以“兴趣为引、习惯为基、方法为桥”,整合技术赋能与人文关怀,让读写教学既扎根生活土壤,又绽放思维之花。希望老师们继续深耕课堂,在实践中探索“趣学、乐学、善学”的教学模式,为学生终身学习奠定坚实基础!</p> <p class="ql-block"> 独行快,众行远。我们将继续在新课程理念,新课标要求的背景下,在教研之路上砥砺前行,大胆创新,落实语文核心素养,为教育赋能。“教”学路漫漫,“研”途皆风景,我们一直在路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