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春日的暖阳倾洒在乌市第四十中学小学部,2025年3月14日的清晨,这里正进行着一场别开生面的语文研讨课。苏秀红老师为二年级的同学们带来了《彩色的梦》第一课时的精彩教学,这堂课在提升课堂实效的探索中迈出了坚实一步,凝聚着集体的智慧与力量。</p> <p class="ql-block">精心筹备,汇聚集体智慧</p><p class="ql-block">自上周起,为了打造这堂高质量的研讨课,全体语文教师积极投入策划。大家围绕“提高课堂实效”的核心目标,从教学目标的精准设定、教学内容的合理筛选,到教学方法的创新运用,各抒己见、畅所欲言。每一次热烈的讨论,每一个宝贵的建议,都像是为这堂课添砖加瓦,充分展现了集体教研的强大力量,为苏老师的课堂展示筑牢根基。</p> <p class="ql-block">情境导入,激发兴趣</p><p class="ql-block">苏老师以一盒五彩斑斓的粉笔开启奇妙之旅。随着彩色笔尖在黑板上灵动游走,柳枝泛绿、燕子欢歌、太阳含笑的春日美景徐徐展开,瞬间点燃了学生们的好奇心,自然流畅地引入《彩色的梦》这一课题。在指导书写课题时,苏老师对笔画结构的细致讲解,既培养了学生的书写习惯,又展现了扎实的教学功底,为整堂课营造出浓厚的学习氛围 。</p> <p class="ql-block">多元朗读,夯实基础</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初读课文环节,苏老师巧妙借助多媒体,安排学生自由读、跟音频读,充分利用低年级学生模仿能力强的特点,帮助他们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在识字教学中,苏老师不仅强调部分字的读音、结构及书写要点,还通过熟字比一比、加一加、减一减等妙趣横生的方法,将抽象的识字变得生动有趣,让学生轻松掌握生字。翻开大册子进行连线组词练习,并对应拼音朗读词语,及时巩固所学,体现了教学的实效性 。</p> <p class="ql-block">修辞解析,感悟语言魅力</p><p class="ql-block">在理解词句时,苏老师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深切感受到拟人句的独特魅力。如通过联想与妈妈聊天的场景,学生们轻松理解了彩色笔在铅笔盒里“聊天”、在白纸上“跳蹦”的拟人化表达,体会到作者赋予彩色笔的生命力和情感。讲解比喻句时,引导学生将草坪想象成碧绿的地毯、翡翠等,让学生直观感受到比喻的生动形象,提升了语言鉴赏能力 。</p> <p class="ql-block">句式练习,提升表达能力</p><p class="ql-block">在理解“一大把”含义后,苏老师引导学生用“有的……有的……有的……”句式描述生活场景,这一环节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学生们踊跃发言,描绘出操场上同学们的欢乐活动、公园里花朵的缤纷姿态,课堂气氛十分活跃。</p> <p class="ql-block">仿写拓展,放飞想象</p><p class="ql-block">苏老师仿照课文第二小节进行示范,为学生搭建了写作的支架,引导学生大胆想象,结合课后练习题进行仿写练习。学生们积极响应,写出了“大片枫叶红了,大块田野绿了,大片云朵白了,白的透明”等精彩语句,充分展现了他们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实践中提升了写作能力 。</p> <p class="ql-block">研讨交流,共促教学成长</p><p class="ql-block">课后,听课老师提出真挚的建议,围绕苏老师的课堂展开深入研讨。大家对课堂中的诸多亮点给予高度评价,如充满创意的导入、扎实有效的字词教学、生动形象的修辞讲解等。同时,也诚恳地提出了改进建议。在时间分配上,应进一步优化,为重点内容留出更充裕的时间;在文本挖掘方面,需引导学生深入体会作者的情感和思想,提升文学素养;评价方式应更加多元化和具体,为学生提供更具针对性的反馈 。</p> <p class="ql-block">本次《彩色的梦》研讨课,紧扣提高课堂实效这一主题,从前期策划到课堂展示,再到课后研讨,每一个环节都凝聚着集体的智慧。多媒体在课堂中的有效运用,充分激发了低年级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教学增色不少。</p><p class="ql-block">相信在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乌市第四十中学小学部的语文教学将不断迈向新的高度,为学生打开更广阔的知识天地,助力他们编织属于自己的彩色梦想 。</p> <p class="ql-block">编辑:任小芹</p><p class="ql-block">初审:杨宁霞 薛雨田</p><p class="ql-block">复审:杨卫菊</p><p class="ql-block">终审:邵竞勇 张林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