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刘进贤(1898年—1935年),幼名田源,单名刘魁,化名求贤,安徽省东至县龙泉镇大板村人。幼年就读私塾,后入公学,毕业于北京朝阳大学。归乡后投身教育事业,担任秋浦县(现东至县)南门岭高等学堂教导主任。1928年投身革命,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不久转为中共党员,历任共青团秋浦县特别支部书记、红十军某部秘书、秘书长及中共江西省委组织部长等职。1935年,在江西第五次反“围剿”中壮烈牺牲,年仅37岁。</p> <p class="ql-block">投身革命</p><p class="ql-block">1930年,闽浙赣革命根据地蓬勃发展,红十军接连攻克波阳、湖口、都昌、彭泽等县城,威震九江。随后,红十军出其不意转向皖南,挥师东进,攻打秋浦。同年11月5日,红十军于江西石门街召开排长以上干部会议,邵式平、周建屏等领导进行战前动员。全军约3000余人,夜行120里,突破陈家镇、罗家亭、尧渡街三道防线,于6日凌晨占领秋浦县城。此时,刘进贤已转为中共党员。在他的协助下,红十军迅速进驻南门岭高等学堂,捣毁国民党秋浦县政府机关,释放被捕进步人士约90余人。刘进贤不仅提供了城中军事情报,还汇报了师生参军的强烈愿望。红十军领导决定由先锋连连长黄元庆召开会议,邵式平在会上发表讲话,号召热血青年跟随红军革命。刘进贤率先报名参军,带动32名师生加入红军。经过两天跋涉,抵达赣东北省委驻地江西葛源,受到方志敏接见与赞扬。大部分师生被安排至红军总医院学医,刘进贤则留任秘书工作。</p> <p class="ql-block">意外被捕</p><p class="ql-block">刘进贤动身前,对本地党组织任务作了详细交代。临行时,他手提糖包,声称拜年,实则前往江西。刚至(侯家岗船湾)不幸被国民党便衣特务拦住,搜出身藏手枪及材料,随即被捕,遭受严刑拷打,准备送交饶州入狱。关键时刻,其表兄陈亭如,时任饶州义勇队大队长,出面保释,将刘进贤带回家中训导。两日后,刘进贤要求回家种田,表兄答应并护送一程。别后,刘进贤前往江西景德镇、乐平等地寻找方志敏,与红十军取得联系并担任要职。1934年,多次率领红军独立二师攻打景德镇和谢家滩,指挥果断,速战速决,令敌闻风丧胆。特别是攻打谢家滩驻敌一战,沉重打击了敌人嚣张气焰,敌鄱阳报纸承认红军胜利。不久,刘进贤被任命为中共江西省委组织部长,展现出非凡才能与忘我精神。</p> <p class="ql-block">光荣牺牲</p><p class="ql-block">1935年,国民党对江西革命根据地发起疯狂“围剿”,刘进贤在战斗中英勇牺牲。刘进贤烈士的光辉事迹永远铭刻在皖赣边区人民心中。</p> <p class="ql-block">刘进贤烈士的革命足迹深深印在皖赣大地上,其光辉事迹陈列于南昌革命烈士纪念馆。在东至革命历史纪念馆,可见一张1930年刘进贤与南门岭高等学校师生的合影。记者从刘进贤外孙程玉华处得知,刘进贤烈士为百姓、为革命不怕牺牲的精神深深影响了他的家人及子孙。“我外公的父亲及兄弟皆随外公参加革命并牺牲,我父亲参加抗美援朝后负伤,我也曾去军营历练并在部队入党。如今,我侄子也参军报国。”程玉华说,外公是家族几代人的榜样,大家都有共同理想,为国家做出应有贡献。</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