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城乾明寺——千年古刹的历史遗韵与文化传承。拍于2025年3月11日

樱桃

<p class="ql-block">乾明寺,俗称背影寺,位于襄城县南的首山之阴,众所周知,天下寺院都是座北朝南的,乾明寺却座南而向北,且该寺建于首山之阴,八卦方位的乾方,所以叫“乾明寺”,俗称背影寺,“明”是 “佛光高照”的意思。</p> <p class="ql-block">  据旧县志记载:乾明寺,始建于唐武德年间,五代后唐清泰元年(公元934年),高僧省念禅师又在首山北麓开山重建。元初曾遭兵焚,多数建筑被毁。到了明成化年间(公元1465年——公元1479年),主僧深别源,靠化缘募捐锲而不舍地集了14年,才将乾明寺重建成功。主体建筑占地一百五十余亩。自北向南先后建成了照壁、山门、四大天王殿、地藏王殿、中佛殿、弥勒殿等,后院建筑有三佛殿、左右禅堂、斋堂、方丈室、知客房等,千年公孙树至今犹存。寺西侧有元、明、清时所建砖塔三百七十余座,错落有致,相应生辉,可与少林寺相媲美,可惜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被毁。乾明寺由于较高的历史、艺术价值和在佛教界的较大影响,1963年被省政府公布为首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乾明寺古建群造型古朴,在做法上多因袭古制,有很强的地方特点,是研究中原地方建筑的重要资料。其中照壁,为一字形砖砌照壁,是我省保存不多的明代照壁之一,建于嘉靖二十八年(公元1549年),照壁全长12.93米,高4.66米,厚0.73米,上嵌青砖浮雕,正面是“黄帝首山采铜图”,上下配有对联,上联是:锦屏华丽囗(怕)沾天泽无疆,下联是:古刹崔巍大壮地灵攸峨(岭).画中人物,造形古拙、栩栩如生,使人望之生情。据史记记载:“天下名山有八,三在夷狄,五在中国,首山其一也”。照壁砖雕精细,具有很强的地域特征,做工精致,保存完整,在内容和形式上最具独特性,对研究明代建筑装饰。</p> <p class="ql-block">  中佛殿,是乾明寺现存最早的建筑,也是该寺的主体建筑,面阔、进深均为三间,东西长14.74米,南北宽深12.46米,高12米,单檐歇山式建筑,其内部梁架和内檐斗栱形式保留了很多早期建筑的做法,造型古朴,特点突出,青灰色琉璃瓦履盖殿顶,檐下置28攒斗拱,有明显的内槽斗栱,大斗均用圆形瓜愣斗。第一跳头上仅用一个瓜栱,第二跳上置异型厢栱,每一跳的间距并不相同。该殿三梁起架,有14根木柱支撑上部所有建筑,其中金柱四根,柱础为青石履盆莲花状,前金柱的叉柱造的做法也是早期建筑常用的手法,前两根金柱中间加入两攒五踩斗拱,既增加了木结构的弹性又美化了整个大殿,为全省仅有。前墙明间为棂子门,次间各开格子窗,后墙明间开园券拱门,可穿殿而过,殿内梁枋上均有彩绘。</p> <p class="ql-block">  过山门原有钟、鼓二楼,其中钟楼上有一口数百斤重的大铁钟,围可4抱,拂晓钟鸣,声闻数里。“乾明晓钟”为襄城八景之一,明户部尚书李敏有诗赞云:南山佳气蔼氤氲,萧寺疏钟隔岸闻。一击唤回沧海日,数声敲破碧天云,音传小殿星初落,响彻春潮曙未分。正是幽人残梦觉,满窗梅月乱纷纷。</p> <p class="ql-block">天王殿,其正面门楣上有一青石匾,匾书“中州第一禅林”。据记载乾明寺兴盛时,僧徒众多,从山足直抵中峰,殿堂鳞次栉比,砖塔林立,烟火缭绕,钟鼓鱼馨之声不绝于耳。其规模在中原地区最大,所以就有了“中州第一禅林”之誉。</p> <p class="ql-block">乾明寺的后面是首山文峰塔。</p><p class="ql-block">乾明寺建筑的选址也很独特,其朝向为坐南朝北,为寺院之中罕见。据史志记载,乾明寺寺院内布局、寺前照壁、汝河岸边原来的两乐厅及寺后首山上文笔峰塔与城内文庙原有的的泮池、墨香厅相互对应,取以高垄为砚,汝水为池,山塔为笔,纳山川之灵秀,以兴文风而出俊才之意。这对研究明清时期的建筑选址、风水理念都有很高的参考价值。</p> <p class="ql-block">  乾明寺始建于唐武德年间,殿宇依山势而建。据传鼎盛时期南至首山顶,北到汝河岸,主体建筑面积一百五十余亩,主要殿堂一百五十多间,连同住室和其它用房共九百多间。寺院西侧有370多座砖塔</p> <p class="ql-block">历代的文人墨客游览乾明寺的题咏甚多,如明代嘉靖年间,时任许州知州的邵宝(二泉居士)题诗曰:峰有烟雾涧有泉,此中佳境是天然。山倾西北翻称首,寺背东南却号乾。三里到城如隔世,八年为郡几参禅。题诗不尽登临兴,分付淄流莫相传。</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如今,乾明寺已成为襄城的一张文化名片,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参观游览。它不仅是一座佛教圣地,更是一座历史文化的宝库,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智慧与精神。</p> <p class="ql-block">乾明寺简介</p><p class="ql-block">乾明寺位于河南省许昌市襄城县。1.5km首山之阴,故又称背影寺。 传统文化与八卦对八方,西北方书乾,故名“乾明寺”。乾明寺创建于唐武德年间。后唐清泰元年(934年)僧省念禅师开山重修,明清两代历经修缮,它南倚首山,北向汝水。西临古道,当冀盛时。内外银杏柏参天,郁郁葱葱,高阁重楼,鳞次栉比,金碧辉煌,自山麓直抵峰巅:室内钟声悠悠,香烟袅袅。僧众济济:历代丈人 墨客游至此方,无不萧然起敬,多有题咏:还有神奇的“乾明哓″能够不敲自鸣,每逢农历二月十五日,室内有以风筝为主题的古刹庙会。游客云集,或踏青赏春,或竞放风筝,热闹非凡,其乐融融。现存建筑有照壁、 天王殿、中佛殿、禅堂、方丈室等58间。建筑多为元末明初特色。寺西有宋、元、明、清历代所建72座浮图(砖塔)的遗迹。山门外照壁为明嘉靖三十年(1551年)建,长12.93米,高16.66米,厚0.73米,上嵌青砖浮雕,正面为黄帝采铜图,背面为圣迷径图,造形古雅,生动质朴。</p> <p class="ql-block">这是山门外照壁为明嘉靖三十年(1551年)建,长12.93米, 高16.66米,厚0.73m。,上嵌青砖浮雕,正面为黄帝采铜图,背面为圣迷经图,造行古雅,生动质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