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北碚金刚碑</p><p class="ql-block">坐落于重庆北碚区缙云山下,嘉陵江畔温塘峡口的金刚碑古镇是晚清时期形成的民居村落。</p><p class="ql-block">金刚碑古镇依山傍水的布局,正如汉代儒学大师董仲舒提倡的“天地合一”的观念,刚好契合“枕山、环水、画屏”的风水原则,具有独特的和谐之美。</p><p class="ql-block">早在清朝康熙年间,缙云山南坡的小煤窑星罗棋布,煤炭业日益兴旺,煤炭必经过金刚碑嘉陵江出口,运销外地,于是形成了产煤、运煤、销煤的水运码头。</p><p class="ql-block">民国时期,该村已经形成了姚家院子,熊家院子,郑家院子几家较大的民居建筑群。</p><p class="ql-block">抗战时期因古村隐蔽的环境,吸引了国民党中央部级以上单位13个,下属中央局处级单位30多个,一大批科学文化教育经济名流约有3000余人先后涌入金刚碑一带。还有不少社会名流移居于此,如章伯钧,梁漱溟,翁伯赞等,老舍著名的《四世同堂》也在此成稿。中国第一位地质学博士翁文灏曾在在此写下《焦园诗集》。</p><p class="ql-block">2018年3月,政府全面启动了金刚碑古村落修缮工作。工程以保护,传承为主,以传统建筑,文物建筑构成聚落中心,以旧修旧,生成12个建筑群,打造原汁原味的古村落风貌</p> <p class="ql-block">金刚碑离北碚城区大约有五公里,现在有北碚直达的公交车,方便到达“一条石板路,千年金刚碑”。</p> <p class="ql-block">熊十力旧居(作为文物活化,现在是一家咖啡茶馆,茶馆露台上都是利用旧家具和门窗布置,显得很雅致。在那里与老板娘聊了会天)</p><p class="ql-block">梁漱溟在卢作孚和卢子英两兄弟的支持下,于1941年在北碚亲手创办了勉仁中学,他在北碚定居三年,并潜心著书和办学。还在金刚碑兴办了勉仁书院,学校附近还开办了勉仁农场。</p><p class="ql-block">金刚碑亦是大师出没的地方,中国第一位地质学博士翁文灏携全家老少于1938年7月31日应老友南开校长张伯霖之邀,将家安在重庆,部分家属搬迁到北碚金刚碑所建缙岗新村居住。</p><p class="ql-block">正中书局著名的散文学家谬崇群在金刚碑写下了三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散文集,《夏虫集》、《石屏随笔》、《人间百相》,最后积劳成疾,38岁时病逝后葬于金刚碑。</p><p class="ql-block">梁实秋在北碚居住,时常奔波于市区和金刚碑之间。在八年的时间内,从未停止过写作采风。在此期间,撰写了20多篇散文随笔,并以《雅舍小品》命名出版,从而奠定了梁实秋在中国现代散文史上的地位。</p><p class="ql-block">抗战时期,国民政府迁到重庆作陪都,一大批经济实业家,史学家,文学家,社会活动家,寓居金刚碑,名人云集,人文荟萃,热闹非凡,仿如集镇 ,当时应该是金刚碑繁荣的顶峰。</p> <p class="ql-block">金刚大庙(现财神庙)大堂外面的缺头石像</p> <p class="ql-block">当时的中国石油大王孙越崎还在金刚碑创建了中福公司,现存有几栋二楼一底的住宅楼,是其见证。民国时期的金刚碑,酒幡招展,人气兴旺,大量的人文元素,成为嘉陵江边的“小北碚”。</p> <p class="ql-block">曾任国民政府行政院院长的翁文灏也曾寓居金刚碑,写下了《焦园诗集》。</p> <p class="ql-block">原正中书局印刷厂旧址,曾经为后方小学提供课本。</p> <p class="ql-block">正中书局洞口就是昔日的财神庙,外面的建筑很新,里面有几尊菩萨石像或是供养人石像?</p> <p class="ql-block">曾经水陆交汇的金刚碑码头在清同治年间当时已经陆运密集,船运发达,商号、客栈、茶楼,酒肆林立。各个行业兴旺繁盛,成立了以煤、盐、船、驮、牛、马为首的行业帮会“七帮会”。</p><p class="ql-block">民国时期,这里已经形成了姚家院子,熊家院子,郑家院子几家较大的民居建筑群,极盛时期,沿河街有商店、货栈等,生意一派兴隆。</p> <p class="ql-block">当年,一些为了生存的农民到缙云山运煤,在金刚碑建房而居。他们在金刚碑溪河两岸半山腰,建起一座座穿斗吊脚楼,简朴实用,有石头墙,土墙,竹木夹壁墙的老房子,依崖而建,独具巴渝特色。用青石板铺成宽2米,长500余米的街道,两旁的青瓦房随蜿蜒曲折的山势延伸上去,形成了若干民居建筑群。</p><p class="ql-block">后来,由于种种原因,金刚碑居民逐渐搬迁,喧闹的街巷人烟渐稀,一段历史也在这里戛然而止。</p> <p class="ql-block">2018年金刚碑古镇开始封闭改造,2022年元旦正式对外开放,小镇格局依旧,一株株百年老树,一座座串联村庄的石桥和潺潺溪水依然未变,但却失去了往昔的味道。</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