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寿皇殿位于北京市西城区景山西街44号,是景山公园内的一组古建筑群。寿皇殿始建于明万历三十年(1602年)之前,后在清乾隆十四年(1749年)拆除并移建至现址。它是清代皇帝供奉祖先牌位的地方,也是北京城“五坛八庙”之一。寿皇殿面积约21256平方米,由内外两进院落组成,整体建筑是仿照太庙规制而建,是中国古代最高等级的建筑形式,也是北京中轴线上除故宫之外的第二大建筑群,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寿皇殿建筑群的建筑风格和装饰艺术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的独特魅力,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瑰宝。</p><p class="ql-block"> 1956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这里曾经是北京市少年宫所在地。</p><p class="ql-block"> 2001年6月25日,包含寿皇殿在内的景山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 宝坊,是位于寿皇殿最南端的东、西、南三座牌坊,均为四柱三间九楼形式,黄琉璃瓦庑殿顶,和玺彩画,坊额原为乾隆皇帝御笔题写。</p> <p class="ql-block"> 砖城门,是寿皇殿宫墙的南大门,包括一座正门和两座便门。正门为随墙牌楼门形式,黄琉璃瓦庑殿顶,琉璃单翘单昂五踩斗拱,朱门金钉,共设有三个门道,中间供皇帝通行,两侧供后妃和文武大臣通行,两侧各有一石狮守护。</p> <p class="ql-block"> 寿皇门又称戟门,是寿皇殿内垣大门,20世纪80年代烧毁后重建。坐北朝南,黄琉璃庑殿顶,重昂五踩斗拱,金龙和玺彩画。</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西配殿,在清朝时期主要用于存放皇帝先祖的影像和皇家珍宝。</p> <p class="ql-block"> 燎炉,也叫焚帛炉,建于清乾隆十四年 ( 1749) 。东西各一座, 黄琉璃瓦、砖仿木结构,用于焚烧祭祀祝版和香帛。</p> <p class="ql-block"> 东配殿,始建于清乾隆十四年 ( 1749年)。用于存放寿皇殿正殿内陈设物品及祭祀礼仪时使用的乐器。</p> <p class="ql-block"> 神厨,是寿皇殿祭祀时制作祭品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神库,是存放寿皇殿祭祀用品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井亭。</p> <p class="ql-block"> 寿皇殿是寿皇殿建筑群的主体建筑,为九间重檐庑殿顶建筑,是中国古代建筑中等级最高的建筑形式之一。</p> <p class="ql-block"> 寿皇殿内供奉着清代皇帝的祖先牌位,牌位按照辈分和功绩排列,牌位前摆放着香炉、烛台等祭祀用品。</p> <p class="ql-block"> 衍庆殿,用于存放爱新觉罗家族的族谱玉牒,</p> <p class="ql-block"> 绵禧殿,曾用于贮藏爱新觉罗族谱玉牒。</p> <p class="ql-block"> 东碑亭。始建于清乾隆十四年 (1749年)。亭內石碑分别由满文、汉文撰写, 石碑南面是乾隆皇帝御笔 《重建寿皇殿碑记》。</p> <p class="ql-block"> 西碑亭。</p> <p class="ql-block"> 御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