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在那个繁花似锦的春天,1958年4月1号,我出生在杭州京杭大运河边的左家桥。4月1号是西方的愚人节,改革开放以后,西方的愚人节传入国内。都说孩子的生日是母亲的受难日,所以我每年生日那天,一定会去看望母亲,感恩母亲给予我生命。前年我过生日去看望母亲,开玩笑的和母亲说,因为我生在愚人节,所以我笨笨的。92岁母亲的回答更绝,“因为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你禁不起诱惑,自己提早出来了”哈哈哈哈,我们母女开怀大笑。母亲说我是晚上9点出生的属狗,杭州老话说,晚上出生的狗是一只管家狗。母亲还说我不算早产儿,但也没有足月,所以只有5斤2两。母亲在大学教书,上课一直站着,还有做实验。哥哥大我3岁,所以母亲很辛苦,我就提前来到这个世界。</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这就是我出生地京杭大运河岸边景</p> <p class="ql-block"> 父亲说我出生时,头发很黑,皮肤雪白,都能看到跳动的血管,我长得酷似父亲,父亲亲昵的叫我雪儿。六月底七月初的杭州,正值黄梅季节潮湿闷热,蚊子飞来飞去。傍晚全家在吃饭,哥哥的奶妈宝珠,心疼我被蚊子咬,就在床角落点了一盘猎狗牌蚊香。老话说七坐八爬,没想到我3个月大会翻身,应该是被蚊香燃烧的红点吸引。突然一阵撕心裂肺哭声,吓得全家一起跑过来,抱起来一看,蚊香还粘黏在我眼皮旁边,父亲抱着我飞奔而去,送医及时,幸运的是眼睛没有伤到,眼角留下一小块疤痕。父亲恳请医生用最好的药,不要让我破相,老天保佑没让我难看,这是我出生后第一次身体受伤。</p> <p class="ql-block">父亲和母亲,母亲正怀孕,我在她肚子里。</p> <p class="ql-block"> 我太公是有名的丝绸商,太公宋瑞甫在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在杭州杨公堤28号卧龙桥畔建宋庄,又名“端友别墅”,东临西里湖,南濒卧龙桥,西靠杨公堤,北接曲院风荷。后因家道中落易主,现为风景区郭庄。爷爷不愿经商,投报军校,是保定军校(黄埔军校的前身)毕业的国民党军官,解放时被俘,关押在监狱,还没等到特赦1964年因病逝于狱中。</p> <p class="ql-block">年轻时的母亲</p> <p class="ql-block"> 奶奶生了6个孩子,一男五女,父亲是老二,大姑嫁给爷爷同学何应钦的孩子,一起去了台湾。反右运动开始,我们这样的家庭出生是躲不过的,要抓父亲,爷爷的旧部感恩爷爷的栽培,不忍让宋家断后,帮助父亲逃亡了海外,父亲丢下一封离婚书,想用这种方式让母亲能自保。可怜的我还不满四个月,变成没有父亲的弃儿,改姓母亲,外婆取名贞贞,这次伤的是我的心整整22年。</p> <p class="ql-block">儿时的我</p> <p class="ql-block"> 四个月大的我就由外婆带,母亲上课去前给奶挤好,放在桌上,中午再赶回来喂我。大我三岁已经断奶的哥哥,经常爬到桌上给喝了,还说要喝妈妈的牛奶,外婆只能给我喂米汤。我不吃母乳后,外婆带我回到大关桥住,逢年过节或星期天外婆带我回母亲家。那时没有行李箱,外婆用一块方形蓝底白花的布,把我的小衣服打个包,从大关桥坐2站电车到米市巷下车。</p> <p class="ql-block">年轻时的父亲</p> <p class="ql-block"> 那时候国家经济很困难,物资匮乏,都要凭票供应。小时候我就喜欢吃肉,母亲为了孩子,经常在学校食堂买菜,把里面的一点点肉挑出来,带回家给我和哥哥打牙祭。到60年三年自然灾害的困难时期,这些肉已经无法满足我们两个食肉小“动物”。我们住在一楼,有一个院子,母亲就开始养兔子,外婆养几个母鸡,能让我们每天有鸡蛋吃。母亲在浙江丝绸工学院任教(浙江理工大学)的前身,有时候用蚕茧做实验,里面有蚕蛹还是活的,她就带回家炒一炒给我们吃,她说那是高蛋白。母亲一边讲知识一边给我们分,东西少只能分着吃,纸里一小堆,母亲把纸卷成漏斗状,我和哥哥一人一个,炒蚕蛹很香,我们吃的不亦乐乎。</p> <p class="ql-block">养育我长大的外婆</p> <p class="ql-block"> 母亲出生在一个富裕的高知家庭,外婆的娘家经济条件优越,太公太婆十分宠爱,从小私塾读书。外婆出嫁十里红妆陪嫁,还有多家店铺陪嫁。我住在大关桥时,旁边的米店、南货店、裁缝店、丝绸庄、酱油店原来都是外婆的陪嫁,解放时归国家所有。外公留洋回来在上海,开了一家法律事务所,养了4个孩子,2男2女,母亲是老二。外公在上海有一座二层的别墅,有私家车,还有二个法国厨师,一个做糕点,一个做西餐。在上海吃牛排长大的母亲,为了孩子自己连肉都不舍得吃,还养兔子,养兔子清理很臭。我如今想起来,母亲是多么的伟大,她太不容易了,从大小姐到教书,独自艰难的养育我们,但母亲很坚强乐观,从不抱怨,把全部精力都献给教育事业。</p> <p class="ql-block">晚年回来的父亲和我在柳州</p> <p class="ql-block"> 我童年虽然没有父爱,但外婆和母亲极尽全力给我爱,小时候哥哥也宠我,出去玩他就是我的保镖,有哥哥护着也没有人会欺负我。我记忆中没有挨过大人打,做错事了,也是教育为主。 以前冬天很冷,没有空调,母亲就给我了买一个大红色的热水袋,小伙伴都是一个玻璃盐水瓶。</p><p class="ql-block"> 第二天,外婆在做针线,我在沙发上玩,抱着热水袋,不知道怎么想的,拿了一根外婆的针线,往热水袋上扎了一个眼,手一摁热水袋,水就射出来,开心啊,又扎了几个洞形成一个圆圈,还得意忘形的让外婆欣赏。外婆一看沙发上都是水,热水袋漏水不能用了,外婆急了,说你干的好事,你妈给你买一个橡胶热水袋,要一个星期的菜钱,你二天就破了。母亲回家知道后没有发火,问我为什么扎破,是不是不喜欢?我委屈的说我这是发明射水,因为我没有水枪,搞得母亲哭笑不得,母亲告诉我不能破坏有用的东西,有需要告诉大人。新热水袋买来母亲还做了一个漂亮的绒布套子给我。这就是愚人节出生的傻丫头的福气。</p> <p class="ql-block">连载雪儿回忆录(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