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入住的书香酒店</p> <p class="ql-block">镇江西津渡</p><p class="ql-block">位于镇江主城区西北部,地处长江与京杭大运河交汇处,始于三国,盛于唐代,西津渡渡口历史存续一千四百多年,一直是我国南北水上交通、漕运枢纽,是一条有着千年历史且令人称奇叫绝的古街,全长虽仅一千米左右,但有自唐宋以来的青石街道,元代的石塔,晚清时期的楼阁,都是别具风情的建筑。</p> <p class="ql-block">英国领事馆旧址</p><p class="ql-block">建于云台山山麓,小码头街东端。</p> <p class="ql-block">昭关石塔</p><p class="ql-block">元代所建,喇嘛式过街石塔,也是目前全国过街喇嘛塔的孤例。</p> <p class="ql-block">救生会</p><p class="ql-block">中国最早的江上救生组织</p> <p class="ql-block">观音洞</p><p class="ql-block">又名古普陀岩,三层楼,依山而建,内为一处天然岩洞,洞内共供奉219尊观音像,古时香火颇旺。</p> <p class="ql-block">小码头街景</p><p class="ql-block">沿坡而建的几道券门古色古香,门楣上历代名人的题字清晰可见,西边小码头街仍保持着唐宋风韵,漫步在这条古老的街道上,似乎是在一座天然的历史博物馆内散步,可领略当年古城地处要塞,。商旅繁荣的风貌。</p> <p class="ql-block">待渡亭</p> <p class="ql-block">焦山</p><p class="ql-block">位于镇江东北面,高71米,占地面积570亩,是万里长江中一座四面环水可供游人观光探幽的岛屿,因东汉末年焦光隐居于此而得名,向以山水天成,古朴幽雅而闻名遐迩,因碧波环抱,林木蓊郁,绿草如茵,滿山苍翠,宛然碧玉浮江,古称“浮玉山”。焦山的寺庙、楼阁等名胜古迹颇具特色,大多掩映于绿树从中,若隐若现,故有“山裹寺”之谚。</p> <p class="ql-block">定慧寺</p><p class="ql-block">始建于东汉兴平元年(194年),为我国较早兴建的古道场,宋代称普济禅院,又称普济寺,清代康熙皇帝南巡游焦山时才将寺名改为定慧寺,沿用至今,寺庙现仍保持明代建筑风格。</p> <p class="ql-block">大雄宝殿内雕龙描凤的屋顶不用钉子,全都采用小方木头拼合而成,图案美观,还有飞檐、斗拱,艺术高妙,国内少见,加上堂内三尊金碧辉煌的大佛更显大殿气宇轩昂。</p> <p class="ql-block">六朝著名摩崖石刻《瘗鹤铭》,原刻于焦山西麓崖壁之上,后因山石崩塌坠落江中达七百余年,清康熙五十二年陈鹏年募工打捞,将残石五方,九十三字(其中十一字不全),相传为王義之所书。《瘗鹤铭》为中国书法发展史上字体由篆、隶向楷书过渡时期一个极为珍贵的实物遗存,行笔雄健,方圆并举,体势开張,结字错落,富于变化,素有“大字之祖”、“书家冠冕”之美誉,在中国书法史上具有极高的地位。</p> <p class="ql-block">焦山碑林</p><p class="ql-block">源于北宋庆历八年(1048)镇江太守錢彦远所建宝墨亭,明代扩建为宝墨轩,自清以来蜚声江左。现碑林占地7000平米,庭院错落有致,回廊曲径,荫浓生香,玲藏碑刻五百余方,集江南碑刻精粹,敷历代书法风范,融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为一体,诚为名城胜迹,国之魂宝。</p> <p class="ql-block">古炮台</p><p class="ql-block">位于焦山东麓,面向长江,炮台建于1840年,呈扇形布局,由八个炮堡、一个大弹药库和营墙门三部分组成,整个炮台呈暗堡式,每个堡身以青石为基,圆木为骨,用粘土、石灰、细砂配以糯米汁分层夯筑而成,异常坚固。</p> <p class="ql-block">摩崖石刻</p><p class="ql-block">石刻环集于焦山西侧崖壁,气势磅礴,存有六朝以来刻石八十方,唐《金刚经偈句》、宋《米芾题名》、《陆游踏雪观瘞鹤铭》等,均属上品,弥足珍贵,特别是书法史上被誉为“大字之祖”的六朝石刻《瘞鹤铭》自北宋发现以来,历朝历代的文人雅士每到枯水季节,石头露出冮面之时便结伴前来寻访朝拜,因此留下了大量的诗文题刻。</p> <p class="ql-block">北固山</p><p class="ql-block">为镇江“三山”风景名胜之一,向以“天下第一江山”闻名遐迩,它宛如一条昂首、翘尾、拱背的巨龙雄踞在镇江城北扬子江畔,“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辛弃疾这首著名的词句就是对北固山景观的真实写照,北固山风光壮丽,景色宜人,闻名中外的甘露寺就建于山顶,山上古迹大多与“甘露寺刘备招亲”有关,历代文人墨客如沈括、苏轼和米芾、陆游、辛弃疾等都在此留下了千古传诵的名篇。</p> <p class="ql-block">天下第一江山</p><p class="ql-block">相传三国时期,刘备来甘露寺招亲,当他看到北固山雄峙江滨,江天开阔、气势雄伟,不禁赞叹道:“此乃天下第一江山也!”,六朝时梁武帝萧衍游览北固山,看到江山景色非常壮观,兴致勃勃挥笔写下“天下第一江山”的题字。</p> <p class="ql-block">铁塔</p><p class="ql-block">为我国仅存的六座铁塔之一,也是江苏省境内唯一的一座,1960年修复铁塔时发现了唐宋两代重瘗佛舍利的地宫,出土了佛舍利及金棺、银椁和石碑等大量文物,反映了古城镇江辉煌而悠久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多景楼</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始建于唐代,</span>是古时的北固楼。 是古代“万里长江三大名楼”之一,与“岳阳楼”,“黄鹤楼”齐名,相传吳国太曾在此相看刘备,孙尚香出嫁前曾在此梳妆,所以又叫“相婿楼”、“梳妆楼”。米芾官题书“天下江山第一樓”,登楼远眺,山光水色、奇景多姿,有着凌空飞翔之感。站在楼台远眺<span style="font-size:18px;">焦山隐现于波涛之中,金山巍峨矗立,群山连绵起伏。</span>历代文人雅士在此留下了许多著名的诗篇,当年陈毅元帅曾感慨:“不要看画了,这里就是万里长江画卷”。</p> <p class="ql-block">北固楼</p><p class="ql-block">始建于东晋初期,在国内名楼中仅比黄鹤楼晚一百多年,位居笫二。于2010年复建的北固楼为一座宋式仿古十字脊阁楼式建筑,展现了江南阁楼特色,重现了辛弃疾笔下“何处望神州?滿眼风光北固楼……”的胜景。</p> <p class="ql-block">狠石</p><p class="ql-block">形似伏羊,大小与真羊相仿,无角。相传孙权曾骑在狠石上和刘备共商破曹大计,定下了“赤壁之战”的妙计。</p> <p class="ql-block">甘露寺刘备招亲</p><p class="ql-block">据《三国演义》刘备借东吴的荆州后没有归还之意,周瑜便定下了美人计,不料这一计被诸葛亮识破,将计就计,孙刘联姻弄假成真,结果东吴是“赔了夫人又折兵”。从此,“刘备甘露寺招亲”的故事被传为千古佳话。</p> <p class="ql-block">试剑石</p><p class="ql-block">相传孙刘联姻弄假成真,孙刘为了争夺荆州,在此私下较量,暗卜各人图霸事业成败的遗迹</p> <p class="ql-block">凤凰池</p> <p class="ql-block">金山寺</p><p class="ql-block">金山寺,东普始建称“泽心寺”,唐时赐名“金山寺”,北宋真宗时期赐名“龙游寺”,清康熙年赐名“江天禅寺”,民间传说《白蛇传》中的金山寺即指所此。金山寺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为中国佛教禅宗的四大名寺之一,历史上与普陀寺、文殊寺、大明寺齐名。</p> <p class="ql-block">穿过这座廊桥还需步行一公里才能到达天下第一泉。</p> <p class="ql-block">芙蓉楼</p><p class="ql-block">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使芙蓉楼天下闻名,因此而成为名胜古迹,该楼坐落于金山天下第一泉的塔影湖滨,其原建于古镇江城内三山(日精山、月华山和寿丘山)中的月华山上,为东晋刺史王恭所建,唐代犹存,现芙蓉楼于1992年易址重建,总体建筑由芙蓉楼、冰心榭、掬月亭及湖中三座石塔组成,它们之间由曲折的回廊相连,构成一幅美丽的图案。</p> <p class="ql-block">天下第一泉</p><p class="ql-block">金山寺西约一公里处有中泠泉,被唐代名士刘伯刍评为天下第一,石栏的南璧上刻有着清末状元、镇江知府王仁堪写的“天下第一泉”五个字,历代文人雅士对中泠泉颇为向往,所留名诗佳作甚多。</p> <p class="ql-block">金山寺打破寺院坐南朝北的格局,分三路布局,依山就势,大门西开,正对江面,各色建筑散布其上,风格奇特。</p> <p class="ql-block">金山寺是水陆法会的发源地,从梁天监四年(505),梁武帝在金山寺启建水陆会开始,经隋、唐、宋、元、明、清、民国和当代的传承,至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2006年,金山寺水陆法会被批准列入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p> <p class="ql-block">慈寿塔</p><p class="ql-block">塔高36米,砖木结构,七级八面,矗立于数重楼台殿宇之上,为金山标志,最早的慈寿塔建于南朝齐梁时期,原为两座,南北对称,后倒塌,宋哲宗元符年间(1098~1100)修复,重建后成为一座八角七层塔,明隆庆三年(1569),明了禅师重修,如今的塔是光绪二十六年(19oo)修建的。</p> <p class="ql-block">法海洞</p> <p class="ql-block">白龙洞</p><p class="ql-block">位于金山西北山脚下玉带桥旁,相传武则天的侄孙灵坦来金山在此洞打坐参禅,白蟒就避走了,毒气也没了,白龙就是指这条白蟒。洞旁塑有白娘子、小青青两座汉白玉石像,高两米左右,洞内刻有的蛇像。</p> <p class="ql-block">镇江博物馆</p><p class="ql-block">是一座地方历史综合艺术博物馆成立于1958年,馆址为原英国领事馆旧址,五幢东印度风格的建筑依山而建,错落有致。在这座艺术殿堂中,珍藏着3万余件从石器时代至明清时期的文物和10万册古籍书,其中国宝级文物一件,国家一级文物70余件,二级文物300多件,西周的青铜器,六朝青瓷器,唐、宋、元、明金银器,明清书画为馆藏特色。</p> <p class="ql-block">馆内藏品</p> <p class="ql-block">酒店门前的伯先路一直通往西津渡古街,步行只需几分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