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冬时节南粤行(七)——粤韵广州

悠游

<p class="ql-block">自惠州一个小时的动车,眨眼间脚下已是广州的土地,现代化的交通真是让人瞬间位移,从惠州西湖边的清幽一头撞进了大广州的繁华。</p><p class="ql-block">站内换乘地铁,听到闸机处有“免费卡”的打卡声,于是询问遇到的工作人员(保安?):老年人乘坐地铁公交免费吗?得到的回答是:只对广州本地老年人免费。随口搭了一句:这样啊!在我们山东,60以上老年人,只要凭身份证,无论你本地外地,一律都免费。结果砸过来硬邦邦的一句话:那你回你们山东坐车去吧!</p><p class="ql-block">大广州这迎客方式有点特别啊!😂😂</p> <p class="ql-block">此前与广州的渊源仅限于十年前自海南回青岛,因换车在此停留过一个白天,来去匆匆,只简单的走了一下沙面和上下九。所以一直以来,游广州是我的一个小小执念。</p> <p class="ql-block">找到住处扔下行李就去了离此不远的陈家祠堂,这里也叫“陈家书院”,现在是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p><p class="ql-block">从荔湾路拐入陈家祠道,远远的就见一片青砖灰瓦的恢宏院落,这里便是被奉为“岭南建筑艺术明珠”的陈家祠。它始建于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1893年正式落成,是清末广东各地陈氏宗族共同捐资兴建的“合族祠”,为广东现存规模最大、装饰最华丽、保存最完好的祠堂式建筑。</p> <p class="ql-block">来陈家祠的游客很多,大门处,院子里到处都是熙熙攘攘的人群。跨过黑漆大门,走过威风凛凛的尉迟恭和秦琼两个门神,三重庭院在面前次第展开。</p> <p class="ql-block">陈家祠堂最引人注目的是屋脊与山墙等处的彩色灰雕,每一幅灰雕都似是凝固的历史瞬间,细腻地刻画出了神话故事、吉祥图案与民间传说。这些灰雕不仅装饰了屋脊,更为这古老的祠堂增添了几分鲜活的生动。</p><p class="ql-block">遍布整幢祠堂的装饰,不仅只灰雕,还巧妙地运用了木雕、砖雕、石雕、陶塑、铜铁铸和彩绘壁画……等等多种装饰工艺,题材广泛、造型生动、技艺精湛。正脊上的陶塑群像演绎着神话典故,石台石栏浮雕着岭南瓜果,柚木屏风透雕出蝠鼠铜钱纹样,连垛头上的砖雕都藏着戏文故事,这些精美的装饰体现了人们对美的极致追求‌。</p> <p class="ql-block">聚贤堂为中进大厅,是族人举行春秋祭祀、议事聚会的地方。这里梁架雕琢精细,堂中横列着硕大的木雕屏风。</p> <p class="ql-block">这座金漆木雕大神龛,看上去精美绝伦,被玻璃罩小心翼翼的保护着。也因如此,拍照时无论哪个角度都会反光,让这件“神器”失了几分韵味。</p> <p class="ql-block">陈家祠的偏房内正有一个广州传统家居展览,里面的老家具精美精致精细的令人惊叹!这里的每一件老物件都似从岁月深处走来,带着独有的时代印记。</p> <p class="ql-block">不觉中时间已过正午,我们也走出了陈家祠。从陈家祠门前神态可掬的石狮子前出发,弯弯绕绕走到了龙津西路。本打算顺着这条途中满是看点的路前往永庆坊,却没料到导航出错,将我们带进了一条小巷子。</p><p class="ql-block">一番辗转出来,已然到了另一旁的宝华路。宝华路看上去非常繁华,店铺林立,我们正好也饥肠辘辘,干脆在路边找了一家煲仔饭,填饱了肚子。</p> <p class="ql-block">这无意中撞进来的,是宝华路上的华记煲仔华·传承广府煲仔饭,一家1988年创立的老字号,据说是老广们的心头之好!</p><p class="ql-block">此处古香古色,环境不错,味道嘛,作为一个北方人就不加妄评了!</p> <p class="ql-block">吃罢煲仔饭,重新设置导航,穿过了一条正在维修的骑楼街,走回了龙津西路上的“逢源大街”,这里是一个历史老街区。</p> <p class="ql-block">逢源大街的街巷众多,仍保留着清末民初的建筑风格。两侧多是三两层的砖木建筑,小街的麻石路面曾经印刻着无数行人的足迹。狭窄的街巷里,仿佛依然飘散着芝麻糊、绿豆沙的香气,让人似是能触摸到时光的纹理。</p> <p class="ql-block">走在小街上,拐过一处街角,见到这个省级剧团就这样低调地隐匿在市井之中。</p> <p class="ql-block">这处令人叹为观止的“石上飞榕”,它最初被叫做“风云际会”,名字中便透着一股豪迈与磅礴的气势!这是一棵长在太湖假山石上的老榕树,据说是由燕雀带来的种子撒落在石山上长成的。经过了近百年时间,树干气根和假山盘绕着,相互交织,彼此依存,形成了如今这样蔚为壮观的天然大盆景。燕雀的无意之举,却成就了岭南石盆景的一绝。</p> <p class="ql-block">著名抗日将领蒋光鼐故居位于荔湾区博物馆旁,是一座中西合璧的建筑,建于1920年左右。故居整体呈“凹”字形,内有两个天井,岭南建筑风格与西式建筑风格在此碰撞交融,独特的美感由此产生。</p> <p class="ql-block">简单的转完逢源大街历史街区,我们走回龙津西街继续去永庆坊。</p> <p class="ql-block">特别想说说下面这张照片背后的趣事:待我的游记懒懒散散写到广州这里时,Deepseek已经横空出世,既然遇到“不明物体”,自然就去询问万能的它了。照片中街头的高围栏我不知道该怎么称呼,上传图片给小“D”,它前前后后反复搜索分析了三次,都不是我想要的结果。最后,在我调整了询问的叙述方式,它搜索了各种岭南建筑元素,经过深度思索,给我的回答是:沿着人行道向前延伸的,极具岭南特色的高围栏,叫“骑楼廊柱悬空围栏”。</p><p class="ql-block">Deepseek的检索很认真,若是答案有偏差,那应该是我的询问没有提炼准确关键词,以致影响了答案的正确率。见谅😜!</p> <p class="ql-block">作为外来客,总是难以抗拒广州街头独有的魅力。缓缓行走在龙津西街,一家名为“甜芳园”的店铺闯入视野,单看名字便知道,这是一家甜品店。</p><p class="ql-block">之所以对这里印象很深,是因为店内甜品种类不少,既有双皮奶、姜撞奶这些传统粤式糖水,也有水果捞、杨枝甘露这类创意甜品。我们仨每人点了一份双皮奶,入口那浓郁丝滑醇厚的感觉丝丝萦绕在齿间。这家店的品质、口味、价格均长在了我们的需求点上。所以短短的几天,我们两次光顾了这家店。</p> <p class="ql-block">走出甜芳园不多会,脚下的龙津西路在不觉中已经变成了恩宁路,这里比龙津西路更具老广东的韵味,骑楼廊檐下凉茶铺、便利店、糖水铺等挨挨挤挤,一眼望不到头的店招热热闹闹。</p><p class="ql-block">再向前,不远处永庆坊到了。</p> <p class="ql-block">路边出现了李小龙祖居的大门,黑漆漆的两扇木门紧闭着,门环上铜锈斑驳,仿佛凝固了旧日时光。门楣处悬着黑底金字的牌匾,“李小龙祖居”几个遒劲大字在斜阳下泛着微光。</p><p class="ql-block">这里并非游客参观的正门,参观需要绕到永庆坊内里的祖居入口。这扇沉默的木门,如同功夫宗师收势时的凝定,将那些传奇悄然掩在了门扉之后。</p> <p class="ql-block">永庆坊旅游区主要分为两大核心片区:北部荔枝湾片区,南部恩宁路片区(包括永庆坊和粤剧艺术博物馆),也就是我们现在所处之地。整片永庆坊融合了西关风情、骑楼建筑、岭南曲艺等 ,充满了浓郁的岭南文化韵味。</p> <p class="ql-block">自这道牌坊门入内,里面游人熙攘,热闹非常。在窄窄的麻石街巷中漫步而行,各式店铺琳琅满目,文创店、老字号、手绘的画作……,随意的小小角落都能吸引游人探寻的目光。</p> <p class="ql-block">麻石板街巷中,这个卖鸡公榄的小贩格外醒目,身上套着一只活灵活现的大公鸡,嘀嘀嗒嗒吹着一支长长的喇叭,身旁的孩子被这特别的装束吸引,目不转睛的盯着,我们也被这从未见过的新奇场景勾住了脚步。喇叭声和老街的喧闹交织,满是岭南市井的烟火气。</p> <p class="ql-block">走出永庆一巷,沿着仍然狭长的巷子继续向前,踏上几段石阶,猝不及防的转角处,一个充满岭南风情和江南水乡特色的园林呈现在面前,这便是粤剧艺术博物馆。只见古韵风格的亭台楼阁与葱茏蓊郁的绿意簇拥着一汪碧水,临水戏台上红色的衣袂水袖上下翻飞,一出粤剧正精彩上演,环绕湖水的亭榭轩阁上站满了观戏的人群。</p><p class="ql-block">穿过廊道,转至湖畔小轩“红船晚沙”,这里是拍摄对面空中楼阁的绝佳点位。</p><p class="ql-block">我们走的有点匆忙,后来才知道,在永庆巷的岁月邮局旁边沿着楼梯去三楼,就可以登上空中楼阁俯瞰整个永庆坊,这里的视野非常开阔!很遗憾,我们错过了,同时错过的还有此处的钟书阁。</p><p class="ql-block">旅行如同人生,就是不断的错过,不是吗?</p> <p class="ql-block">又是一天广州的清晨,早上广州的朋友热情的邀我们仨去吃早茶,因同伴勤另有邀约,所以我和兰子两人相携而去。</p><p class="ql-block">旅途的相逢总是让人觉得温暖,广州的老朋友早在我们出发前就发出了邀约,结果这一路仨人走的随心所欲想停就停,到达广州时距出发时间已经过了整整二十天。这位大哥为了践行请我们吃早茶的约定,放弃了和朋友们约好的海南自驾,听闻此事让我们既感温馨又觉愧疚!真的愧疚!</p> <p class="ql-block">很少的几次吃早茶,还都是在国外的香港茶楼。</p><p class="ql-block">广州的早茶给人的感觉不仅仅是美食,更是一种老广的情怀,一种仪式的体现,一种文化的传承。</p><p class="ql-block">至于早茶的味道,则借用看来的一段话:<b>每一口都是对味蕾的极致挑逗,仿佛在舌尖上舞蹈‌。</b>窃以为,然也!</p> <p class="ql-block">吃罢朋友招待的美味丰盛的早茶,奔沙面而去。</p> <p class="ql-block">路过文化公园,随手来了一张。园内趁着冬季正在修整,大景拍不了。</p> <p class="ql-block">跟热情相送的朋友在文化公园外告别,公园对面不远处,便是沙面岛。沙面,旧称“拾翠洲”,在历史的沧桑中曾沦为英法租界。自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这里逐渐形成了完整的建筑街区,汇聚着广州最具异国情调的欧洲建筑群,享有“露天博物馆”的美誉。</p><p class="ql-block">沙面的建筑与青岛的八大关很有些相似,都极具异国风情;不同的则是走在沙面的路上,随处可见高大的树木,处处绿意扑面。而这个季节的青岛,树叶几乎落尽,枝头极为萧瑟,有几分寂寥。</p> <p class="ql-block">车厢里的法国西餐厅似乎没开业,只有如我们这样的游客在外面打卡。</p> <p class="ql-block">这画面很有点意思!小家伙的加塞让画面有了动感!</p> <p class="ql-block">由西至东转完沙面,沿着沿江西路去看圣心大教堂。都说沿江西路是Citywalk必到,<span style="font-size:18px;">一路伴着珠江而行,景色确实美极了!珠江边人少景美,适合慢慢走,慢慢看,慢慢享受阳光下的这份悠闲。沿途依</span>次走过了粤海关、邮政博物馆、南方大厦等极具历史韵味的老建筑,每座建筑都有着独属于自己的风情。</p> <p class="ql-block">沙基惨案纪念碑,毋忘此日——民国十四年(1925年)6月23日的沙基惨案。</p> 粤海关大楼 邮政博物馆 南方大厦 <p class="ql-block">走了又走,穿过细长的巷子,拐过几个弯,只见一座哥特式建筑蓦然出现在眼前,圣心大教堂(也叫石室教堂)终于到了。</p><p class="ql-block">看到大教堂的第一眼,一种熟悉的感觉油然而生,这座教堂跟青岛的圣弥厄尔大教堂(亦称天主教堂)简直太像了,除了顶部的红瓦有些不同,其余部分造型极为相像。</p><p class="ql-block">在教堂前拍了几张照片,上午的游逛结束。</p> <p class="ql-block">看过与青岛圣弥厄尔大教堂酷似的圣心大教堂,打了个车又去了昨日意犹未尽的西关。</p><p class="ql-block">在西关龙津桥旁下车,不远处就是文塔。桥下碧水悠悠,赭红色的游船缓缓划过,两岸绿树成荫,一串串红灯笼点缀其间,红绿交织,美不胜收!</p><p class="ql-block">桥对面,尽是岭南风情的仿古建筑,亭台楼阁质朴典雅,街道小巷古色古香,只是与永庆坊的喧闹比起来,这边要清冷不少 。</p> <p class="ql-block">矗立在龙津西路与荔枝湾涌交汇处的文塔,又名“文昌塔”,至今已有四百多年历史。因塔的外观酷似挺拔向上的笔尖,而得此名。这里曾是古代文人祈求科举功名的风水塔,也是如今游客探寻广州历史文化的到访之地。</p> <p class="ql-block">在西关,我们还曾执着的寻找过一处“西关大屋”,想亲眼目睹一下西关岭南特色老屋的独特样貌。昨日遍寻未见,今天仍不死心,多方打听,几番周折,终于确定“大屋”在龙津西路55号。及至走到近前,只见两尊石狮子守护着一扇紧闭的大门,门楣写着“西关大宅门”几个字,这才惊觉,原来昨天曾经从这门前走过,只是当时浑然不知而已。眼前的大宅,门上落锁,外层防盗护栏遮挡,完全无法入内,看“西关大屋”的想法彻底告吹!</p><p class="ql-block">其实,直到后面才悟过来,所谓“西关大屋”并非是哪一座具体的屋子,它应该就是西关(荔湾)一带兴建的,富有岭南特色的一种传统民居。我们着相了!😂😂</p> <p class="ql-block">大屋没看成,路边经过的泮溪酒家却吸引了我们,这是一家庭院式的酒店,店内小桥流水、亭台楼阁,看过去精致典雅。本以为在这里用餐价格一定不菲,没想到随手一查,网上团购价竟然非常亲民,三人餐只需一百几十元,如此实惠的佳肴美馔岂能错过,三人当即毫不犹豫的进了酒店。待到菜品上桌入口一尝,地道的粤味在舌尖上爆开,这顿饭吃得真叫一个畅快满足!</p> <p class="ql-block">酒足饭饱继续逛,下一个目标瞄准了泮塘古村,这里也称作“泮塘五约历史文化街区”。</p><p class="ql-block">泮塘五约,指的是泮塘村分为五个聚居点,即首约、二约、三约、四约和五约。其中,首约至四约已经城市化,而五约是保留最完整的聚居点,仍然居住着相当多的原住居民。</p> <p class="ql-block">(下图照片来自网上,我们可能进村走的方向不对,并没有看到这座大门)</p> <p class="ql-block">古村与荔湾湖公园毗邻而居,抬脚即可到。踏入村中,原汁原味的岭南建筑风貌扑面而来,青砖黛瓦错落有致,飞檐翘角轻盈灵动。街巷中,各色小小的工作室、散发着文艺气息的小店与弥漫着香气的咖啡馆散落在各处,各自独具风情。随处可见的手绘壁画与涂鸦,为古村更添一笔灵动的色彩。沿着小巷的青石板路徐徐前行,恍然间让人觉得时光倒流,往昔的烟火日常似在眼前徐徐铺展。</p> <p class="ql-block">来泮塘古村的很大一部分原因,也是为了寻找这些有“西关”“老广”特殊标志的网红墙。</p> <p class="ql-block">待到华灯初上时,我们又来到了永庆坊,只为欣赏这里不一样的夜景。夜晚的永庆坊,灯光璀璨,与喧闹的白天又是不同。</p><p class="ql-block">本想再进粤剧艺术博物馆,拍一拍暗夜里的水榭亭台,网上有不少取景独特的照片,看的让人心动。没想到时间不凑巧,周一博物馆闭馆,没办法,只能放弃!</p><p class="ql-block">虽说与博物馆失之交臂,但夜色里的永庆坊却恍如笼上了一层梦幻的薄纱,沿着荔枝湾涌漫步,每一处角落都散发着迷人而独特的韵味 ,尽显着夜的浪漫。</p> <p class="ql-block">月亮桥上的灯光倒映在水中,构成了一钩美轮美奂的水中弯月,偶有游船悠悠滑过,那娇俏的弯月便瞬间破碎,一池静谧也随之被轻轻搅动,浮成了闪烁的碎银 。</p> <p class="ql-block">转天早上,我们来到广州艺术博物院,与昨夜弥漫着老广州韵味的永庆坊不同,站在艺博院楼前,远处一座别致又现代的建筑蓦然映入眼帘。抬眼望去,它身姿优雅,直插云霄,好似来自科幻大片,瞬间就抓住了我们的目光,不愧是大广州标志——小蛮腰!</p><p class="ql-block">此后的一天里,小蛮腰(广州塔)便不断以各种角度闯入我们的镜头。</p> <p class="ql-block">以独出心裁的建筑造型吸引着不少游客来这里拍照打卡的广州艺术博物院,是国家重点美术馆、国家一级博物馆。它的外形设计以“水中盛放的木棉花”为主题,尽显岭南风格和广州地域特色。</p><p class="ql-block">设计师将五个立面都采用了光伏技术,“木棉花”的每一片花瓣都由一块块鱼鳞状的玻璃拼接而成,晴日熠熠生辉,阳光透过玻璃穹顶,从高空洒下,在馆内形成一场光与影的完美交织;入夜,两万多片鱼鳞状的光伏玻璃外墙,让这朵“木棉花”在暗夜中流光溢彩‌‌,在璀璨灯光的映衬下,宛如一朵盛放的绚烂之花。</p> <p class="ql-block">走进艺术博物院,这里最引人注目之处当属中庭,而中庭的点睛之笔则是网状倒置的穹顶。奇幻穹顶随时间与光影的流转,演绎着艺术与光影的绝美邂逅。阳光移动,光影变幻,视觉冲击感极强。正午12点,柔美的光影弧线会投射在正中墙壁上,设计之妙,令人称奇!</p> <p class="ql-block">站在中庭一层抬头仰望,“解密达芬奇”与韩美林艺术展的巨幅展示牌从高处垂挂而下,艺博院似乎有两个艺术展在这里展出。</p> <p class="ql-block">踏入韩美林艺术展展厅,展览分创作思维、艺术感知、情感表达、意象转化四大主题板块。展厅内大师的各种绘画、雕塑等作品韵味盈满,神态各异,以至于让人站在作品前常常会挪不开脚步 ……。这应该是我此生不多几次的,进美术馆东张西望里的天花板级别了吧?</p> <p class="ql-block">艺博院现在开放了五层,五楼有不少栩栩如生的雕塑作品。这里也是离光源最近的地方,45米高的中庭,阳光从穹顶倾泻而下,洒下的光影如梦似幻。</p><p class="ql-block">站在五楼的围栏前望去,面前的穹顶似一个大大的热气球,仿若眨眼间就会腾空而起,绝尘而去。</p> <p class="ql-block">三楼有一处地方,写着“广州塔最佳拍摄位置”,好多年轻人或蹲或坐的在这里拍摄。我也好奇的凑过去向上张望,果然,透过穹顶的圆环,玻璃幕墙外小蛮腰窈窕的身影清晰的镶嵌其中。</p> <p class="ql-block">来广州之前搜到过网上热炒的“广州最美七公里”,于是决定待看完艺博院后去走一趟。</p><p class="ql-block">最美七公里是指从广州塔(小蛮腰)到万胜围的有轨电车路线,全长约7.7公里,沿途经过多个著名景点和历史遗迹,被誉为广州最美的风景线之一。</p> <p class="ql-block">离开广州艺术博物院走不多远,就看到了这座峭然矗立的砖塔,当时我们急于赶路,只拍了照片,没有细究此塔的名字。游记写到这里却有些茫然,高德地图输入艺术博物院,周边却看不到任何有关塔的标示 。无奈中网上搜索了一下,竟然与清代羊城八景之一的琶洲塔照片极为相似。</p><p class="ql-block">再三询问Deepseek,经它两次修正才查到,这座塔名为“赤岗塔”,与琶洲塔同为明代风水塔,用于“镇水口”和导航,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小小的一座不起眼的砖塔,不可小觑啊!</p> <p class="ql-block">经过约20分钟,一公里的步行,我们来到了小蛮腰近前,广州塔前的游客没有想象中的多,或许都在登塔的半途中吧?</p><p class="ql-block">令人失望的是,最美七公里有轨电车设在广州塔的始发站,因配合周边路况升级改造已被取消,始发站变成了猎德大桥处。无奈之下,我们打车前往猎德大桥。</p> <p class="ql-block">初见猎德大桥,眼前顿时一亮。高耸的桥塔宛如一枚巨大的贝壳,屹立于珠江之上,因着独特的造型,被广州人亲昵的称为“珠江之贝” 。</p><p class="ql-block">桥下的江面上,小小的货轮犁开水波悠然前行,稍远处的小蛮腰与眼前的大桥遥遥相望。</p> <p class="ql-block">不少“最美七公里”游玩指南都提到,在猎德大桥的有轨电车站,能拍到小蛮腰与电车同框的画面。于是我们在车站旁等了许久,不放过每一辆进出站的电车,无奈拍出来的照片却始终不是太如人意,不过好歹也算尽力了。</p> <p class="ql-block">自猎德大桥处向前,五百多米外就是下一站——琶醍有轨电车站 ,这里是用工业年代的货运码头改造成的啤酒文化创意艺术区,此地或许曾经繁华热闹过,现在看过去却是一片寂寥萧条。</p> <p class="ql-block">没有在琶醍多加停留,我们很快就坐上了有轨电车,车票非常不贵,只有2元。从车窗望出去,这号称“最美七公里”有轨电车的观光线可能是季节不对吧?沿途的景色与普通街区并没不同,以至于在车上,因兴致缺缺,一张途中的照片都没拍。</p> <p class="ql-block">无聊的坐到终点,换乘地铁转到了海心沙亚运公园,这里是看夜景的好去处,尤其是观赏小蛮腰,隔水相望是最美的角度。</p> <p class="ql-block">高耸的农商银行大楼好气派!</p> <p class="ql-block">天空慢慢暗下去,夜色悄悄涌上来,二沙岛公园休闲的人群渐渐多了起来。小蛮腰通体亮起了五彩的灯光,在落日余晖与暮色间,格外夺目。</p> <p class="ql-block">暮色似一张无边的轻纱笼罩下来,我们缓步走上了连接二沙岛艺术公园和广州塔的海心桥。夜幕下的海心桥横跨珠江,宛若一架古琴,又似甩出的飘逸水袖,将两岸的灯火连成一片。</p><p class="ql-block">站在这座“珠江两岸人行景观桥”上,灯火中小蛮腰亭亭玉立的身影被水中的波纹轻轻揉皱,一簇变幻着色彩的游船驶过,搅碎了满江霓虹。</p><p class="ql-block">抬眼四望,两岸高楼闪闪烁烁的灯光如光瀑倾泻,倒映在暗绸般的水面上,如繁星碎金随浪浮沉。</p><p class="ql-block">夜色愈浓,海心桥真是个观赏夜景的好去处!</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黄埔军校,是来广州后一直心心念念要去的地方。网上关于大广州的各种介绍铺天盖地,却鲜少提及这所在中国历史与军事史上意义非凡的传奇军校。那些曾震撼几代人的风云人物与事迹,难道真的要被岁月尘封了吗?</p> <p class="ql-block">一路换乘地铁,终于抵达了久负盛名的黄埔军校,作为近代中国军事与政治人才的摇篮,它曾孕育了无数将星,诸多威名赫赫的将领从这里踏上征程,在波澜壮阔的中国历史与军事史上,镌刻下了浓墨重彩的篇章 。</p> <p class="ql-block">来这里参观的人群中,老年人占了多数,旅游团队更是络绎不绝。像我们这样独自出行的散客,极为少见。</p> <p class="ql-block">遇到一队军校的士兵们,想必是专程来这里追溯前辈们曾经的艰难历程吧!</p> <p class="ql-block">这些简朴而又威严的教室、整洁的学生宿舍、干净利落的学生食堂,无不展现了曾经这所军事院校管理的严格。</p> <p class="ql-block">沿着木楼梯,走到二楼黄埔军校的学生宿舍,宿舍整齐有序,简单朴素,干净利落。简陋的木床、白色的床单、叠放整齐的“豆腐干”被子、教室一般大小的集体宿舍,无不展示着军校纪律的严格和生活节奏的紧张。</p> <p class="ql-block">二楼有校长室及各部领导办公室,军校领导人员及教务人员工作生活的条件都很简朴。</p> <p class="ql-block">黄埔军校大门旁有副对联,“贪生怕死勿入斯门,升官发财请往他处”。铁血话语,铿锵有力,这可以说是黄埔军校的军魂。</p> <p class="ql-block">走出黄埔军校后,我们乘坐长洲的羊城小巴前往7号线地铁站。小巴车厢是清新的马卡龙色系 ,手绘着深井烧鹅、煲仔饭等美食,一上车就被温馨、活泼的氛围萦绕。我们坐的这辆车以深井烧鹅为主题,和刚刚黄埔军校肃穆庄严的氛围截然不同。</p> <p class="ql-block">广州有句俗语“东山少爷,西关小姐”,生动勾勒出旧时广州的社会风貌。东山是权势人物集中地,出入东山的多是官家子弟;而西关是富商之家居住的地方,小姐们仪态万千、风姿绰约。花园洋房与西关大屋,权力与财富,现代与传统,各分东西,相辅相成。</p><p class="ql-block">离开黄埔军校,我们与来时同样,一路换乘地铁,奔向东山口。</p> <p class="ql-block">东山口,广州闻名遐迩的潮流地标。咖啡馆、艺术工作室、潮牌店与烟火气十足的小吃店云集于此,满溢着这座城市的现代活力 。</p> <p class="ql-block">提前找了一幅东山各处可看可拍照的点位图,准备按图索骥。导航又撒野了,带我们东绕西转划了好一个大圈,才终于走到了我们要找的庙前西街。</p><p class="ql-block">从小巷子中一头撞出来,便被眼前的景致惊呆了,这里随处可见时尚的地标与装扮极具现代感的姑娘们,正逢圣诞,街头处处装扮的绚烂靓丽,每一个转角都收藏着欢快的惊喜。</p> <p class="ql-block">闲逛中,在一处雅致的小院里看到了这幅挺有意思的墙画,仨老太于是开始轮流拍照。旁边有一小姑娘主动上前提议帮我们拍合影,须臾间合影拍完,离开后我们才反应过来,人家可能是想让咱们赶紧拍完,好给她们腾地方吧?看这高情商,也是没谁了😜!</p> <p class="ql-block">一圈走下来,又回到了庙前直街,不同于西街的时尚潮范,这里烟火气十足,街边不少特色的广式小吃店,心急的食客捧着小吃站在店门口吃的津津有味,让人瞬间领略到广州美食的独特魅力。</p> <p class="ql-block">东山口可看可赏的景致颇多,想细细的看过去需要不短的时间,我们还是决定离开了。旅行嘛总要有取有舍,还是留点遗憾给以后吧!</p><p class="ql-block">沿着署前街走到了不远处地铁站,就此别过东山口,坐6号线去逛北京路步行街。</p> <p class="ql-block">站在北京路街头,只见满大街川流不息的人流,摩肩接踵、熙熙攘攘、热闹的仿佛是宇宙的中心。</p><p class="ql-block">作为广州的历史文化名街,北京路的每一步都踏在历史印记上。这里的老字号店铺传承着不变的味道,每一口都是回忆与满足‌。古老的骑楼诉说着往昔,而闪烁的霓虹灯则为这条古街增添了无尽的活力与时尚的感‌觉。夜幕下的夜市热闹非凡,各种小吃店琳琅满目,每一家都似乎藏着不一样的惊喜。</p> <p class="ql-block">看这长长的队伍!美食,总能轻易撩拨人们的味蕾 。</p> <p class="ql-block">我们对美味的渴望,也被极大的激发了🤪。</p> <p class="ql-block">在北京路街头看到了铜壶滴漏的景观,这里的铜壶滴漏虽是观赏用的雕塑作品,不具备计时功能,但它却是广州历史文化的重要象征之一‌。</p><p class="ql-block">铜壶滴漏的原理是通过水滴的均匀滴落来计量时间,这套滴漏有四个壶,由上至下依次为“日壶”、“月壶”、 “星壶”、“受水壶”。这些铜壶通过水滴依次滴落来实现计时功能,每一滴水都承载着历史的厚重。</p> <p class="ql-block">兽首十二生肖喷水池,每个生肖前面都有个铜篆字,特意拍了这个“申”字,你懂的😜。</p> <p class="ql-block">都说大佛寺的夜景美到极致,不亲眼一见会三生遗憾!我们这个夜晚游览的最后一处,便是去领略大佛寺的迷人夜色。</p><p class="ql-block">从铜壶滴漏旁转了个弯,行不远,眼前一片光与影的交织里,一座璀璨夺目、熠熠生辉的楼阁出现在面前,这,就是大佛寺了!</p><p class="ql-block">夜幕中的大佛寺宛若一幅鎏金画卷,暖金色的灯火勾勒出层叠的飞檐与雕梁,琉璃瓦上光影柔动。树影轻摇处,光晕如梵音流淌。四周商厦霓虹喧闹,唯有古寺于灯火辉煌处静立暗夜。</p><p class="ql-block">望去,说不出的美,道不尽的禅意!</p> <p class="ql-block">大殿内供奉着三宝佛,释迦牟尼、药师佛和阿弥陀佛,烧香拜佛的游人不在少数。我们也随着人流绕三尊佛像顺时针转了三周,求个平安吧!</p> <p class="ql-block">看罢阆苑仙葩的大佛寺,告别人声鼎沸、人流熙攘的北京路,我们也将要与广州这座繁华大都市告别了!明天,我们要去往“世界美食之都”——顺德!</p><p class="ql-block">(未完待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