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在我的家乡,有一种瓜果甚是罕见,却在我的记忆深处留下了难以磨灭的痕迹,那便是佛手瓜。它那独特的形状和清新宜人的绿色,使其在众多瓜中脱颖而出。其外形宛如两只并拢且握拳的手,恰似一双佛手,故而得名佛手瓜。</p><p class="ql-block"> 小时候,父亲是个生意人,常年在外奔波忙碌。他见多识广,见过许多我们家乡人未曾见识过的新奇事物。某一次,他带回了一颗佛手瓜的种子,这可让我们一家人都充满了好奇与期待。我们都在揣测着它会长出何种模样,是扎根于泥土深处,还是高高悬挂在枝头?</p><p class="ql-block"> 当春回大地,天气逐渐回暖,正是种瓜苗的绝佳时机。佛手瓜的种子是在瓜蒂处萌发出娇嫩的芽。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商讨着该把它栽种在何处。父亲表示,这种瓜是爬藤类的,得在靠墙的地方搭一个瓜棚,这样棚才能搭建得稳固。母亲在老房子边的菜园观察,最终将目光锁定在了墙角的角落。那里是奶奶时常倾倒垃圾的地方,土壤相对肥沃。当我们征求奶奶的意见时,奶奶欣然同意,她和我们一样对这个新奇的瓜充满好奇,还亲切地给它取了个名字叫“美人瓜”,而我从小就知道它在我们的家乡话里叫“合手瓜”。</p><p class="ql-block"> 母亲熟练地挥动锄头挖坑,我则小心翼翼地把瓜种递给母亲,轻轻地放置在土中,再仔细地覆盖上一层土,让嫩芽露出地面,随后浇上适量的清水。在阳光过于强烈的时候,母亲会折来一些树枝插在瓜苗旁边,用心呵护着嫩芽健康成长。每到傍晚时分,母亲又会将树枝挪开,以便让夜晚的露水能够滋养这幼嫩的植物。</p><p class="ql-block"> 随着夏天的脚步临近,母亲菜园里的各类瓜果陆续成熟,葫芦瓜、丝瓜、豆角、茄子等等。然而,那爬藤的佛手瓜却依旧不见果实的踪影。父亲在一次经商回家时,看到那长长的瓜藤已经蔓延在矮墙上。他说道:“这佛手瓜的爬藤能力很强,得搭建一个更大的瓜棚才行。”于是,父亲上山砍来了竹子和树枝,拉回菜园后,叫上母亲一起,准备好绑绳,搬来了木梯。父亲站在梯子上,两人一边默契地合作搭建着瓜棚,一边愉快地交流着父亲在外做生意的种种见闻。</p> <p class="ql-block"> 父亲告诉我们,这佛手瓜的种子是一位旅店老板赠送给他的。由于父亲常年在外做生意,经常入住同一个旅店,与那些老板们渐渐熟悉起来,老板便将这珍贵的瓜苗送给了父亲。母亲的菜园四季都种满了各种各样的瓜果蔬菜,随着季节的更替,种植的品种也在不断变化。而佛手瓜却是第一次出现在我们的菜园中,所以母亲每日都格外精心地照料它,浇水、施肥、除草,每一项工作都做得一丝不苟。一两个月的时间匆匆而过,瓜藤已经爬满了父亲搭建的架子。那叶子宽大而又浓密,在藤的分枝处开始冒出了花蕊。这个时候,需要进行适当的修剪,剪掉一些多余的叶子和瓜头的须须,这样才能保证长出又大又美观的佛手瓜。</p><p class="ql-block"> 当夏日的酷热达到巅峰,佛手瓜的架子上绽放出了一朵朵淡黄色的小花,星星点点,宛如璀璨的繁星。瓜架下成为了乘凉的绝佳去处。常常能够看到奶奶坐在瓜架下的小凳子上,手中拿着用麦秆编织的蒲扇,悠然地轻轻摇动。时间仿佛在这一刻静止,奶奶沉浸在这片刻的宁静与闲适之中。只见阳光从墙角缓缓移动到瓜棚上,再映照着房子的石头墙壁,夕阳的余晖最终洒落在奶奶慈祥的目光中。奶奶抓一把麦糠撒在地面上,几只奶奶亲手养大的小黄鸡仿佛听到了召唤,刚刚还在瓜棚下悠闲地乘凉,此刻迅速朝着奶奶声音的方向飞奔而去,那急切的模样,仿佛晚一秒就会错失美食。</p><p class="ql-block"> 夏日的暑气还未完全消散,中秋佳节已悄然临近,满藤的佛手瓜逐渐成形。阳光透过稀薄的云层,温柔地洒落在绿意盎然的瓜棚上,一个个淡绿色的小精灵挂在棚上,如同欢快荡秋千的孩童。它们尽情地随着微风摇曳,似乎在庆幸自己能够来到这美好的世界,贪婪地吮吸着夏日里充足的阳光和雨露。</p><p class="ql-block"> 父亲在中秋时节从外地归家团聚,心中一直挂念着菜园里的那株佛手瓜。刚一到家,他便迫不及待地走向菜园。令他感到惊喜的是,瓜棚上挂满了密密麻麻的成熟果子。这些独特形状的瓜果吸引了不少路过的村民,大家纷纷发出由衷的称赞。常有邻里菜农好奇地打听种子的来源,他们用羡慕的目光看着我们,只因我们有一个在外闯荡、见识广博的父亲。</p><p class="ql-block"> 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清晨,阳光刚刚拭去佛手瓜上的露水,奶奶兴高采烈地呼唤我赶紧拿菜篮子过来,因为爸爸妈妈要采摘佛手瓜了。我提着篮子站在瓜棚下,小小的我咧着嘴,仰起头好奇地望着。一家人欢天喜地地叫嚷着,这边有个大的,那边也有个大的。父亲听从我们的指挥,小心翼翼地用剪刀剪下佛手瓜蒂,再一个一个递给我放进篮子里。</p> <p class="ql-block"> 丰收的佛手瓜,我们也慷慨地分享给了附近的邻居。她们接过时总会好奇地问一句,这瓜该怎么烹饪才美味。母亲会耐心地告知她们,炒着吃,比白萝卜还要甘甜清脆。然而大家仍是一脸疑惑,继续热烈地讨论着这新奇的食材到底该如何烧制才能更加美味可口。淡绿色的瓜皮,外形如同两只并拢的拳头,切开后中间是瓜核,瓜内呈现出米白色。食用时需要削去皮,挖出瓜核,剩下的瓜瓤都可以食用。可以单独炒着下饭,也能用来煮汤,还能当作配菜烧粉干挂面,烹饪方式多种多样。</p><p class="ql-block"> 后来,许多人都渴望得到佛手瓜的种子,可我们却不懂得如何培育瓜苗,也无法留存下种子。待到秋季,天气渐渐转凉,佛手瓜果的数量也慢慢减少。当不再结出新的瓜时,母亲便用刀割掉瓜藤,只留下根部粗粗的根藤。那时的我们并不清楚这根还有无用处,也不舍得将根挖出,整个冬天,它就这般悄无声息地被掩埋在垃圾之下。后来到了第二年春天,天气回暖,这棵佛手瓜竟然又奇迹般地发芽、爬藤、结果。只是这一年的生长状况远不如第一年那般繁茂。再往后,它便彻底停止了生长,或许是根部已经腐烂。</p><p class="ql-block"> 这株佛手瓜,成为了我童年记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后来,菜园里再也没有种植过它,集市上也鲜少能够看到它的身影。或许在北方,它更为常见吧!有一年,在国外的中国人超市里偶然看到它,那一刻,童年时初见那从北方带来的种子的情景瞬间浮现在眼前,那些曾经一家人因它而带来的欢乐与幸福时光也一并涌上心头。</p><p class="ql-block"> 它生长于妈妈菜园的角落里,从发出嫩芽到蜿蜒攀爬的藤曼,从娇艳绽放的花朵到丰硕饱满的果实。它曾短暂地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而后又悄然消失,往后犹如我生命中的匆匆过客,却深深地镌刻在我的记忆深处。回想它的枝繁叶茂,它的累累硕果,还有那鲜脆的口感,清淡微甜的滋味,以及一家人团聚在那个美好秋天的温馨画面,都成为了我心中永恒的珍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