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inherit;"><i style=""><b>老 友 记</b></i></span></div><div><br> 离开母国千里迢迢去澳洲看望儿子,开始时还不怎么习惯。主要是在国外语言不通,于是决意潜下心来学习点英语。首先从学单词开始。国语的发音讲究的是字正腔圆,而英语追求的是高视睨步,语系迥然不同。<br> “一”是量化词,是我在澳洲时学会的第一个英语单词。去超市买虾,年轻时髦的女售货员问我需要买多少,我吐出个0ne的单词。她瞪圆了杏眼,以为我只买一只,拿着一只虾在我眼前晃荡。是我忘记了说明重量,于是马上补充道 0ne Kⅰlo。她笑得差点没岔气,转过身去为我称虾。<br> “一”这个单词是很吉利的,预示着事物都是从一开始。也是我打开澳洲这个异域之国的钥匙。人总是从无知中逐渐成长起来的。因此无知不是一种过错,过错的是麻木不仁。<br> 没有语言沟通人与人之间很难走近。好的是澳洲人性格活泼热情,不管熟悉不熟悉,常常送过一句亲昵的问候,就可以缩短彼此间的距离。<br> 近些年来澳洲华人数量增长很快,自然形成了一些华人聚住区。这让我有了归属感,毕竟是同祖同宗,江山不亲但人亲。<br> 我有三个老友,年龄差距不很大,就连身高和胖瘦都仿佛。均是在澳洲结识的。一个是北京的,一个是陝西的,一个是常州的。常常能见面自然也熟络起来。<br></div></h1> <h1> 老姚是个美术学院的毕业生,专攻油画。他拿出自己的作品让我欣赏,画作让我很是吃惊。他还是个演员,曾在多部电视连续剧中有不凡的表演,虽不如当红影星那么名声显赫,但演艺绝对是别具风采的。<br> 去年在澳洲过春节,他邀我去他家吃饺子。室内摆放着很多艺术品,每一件的背后都有故事。书柜里错落有致的摆放着几张黑白照片,许是时间久远已经有些泛黄。但微笑依在,暖暖的像阳光撒在碧绿的草坪上。<br> 从后面的窗口可以看到青翠如屏的墨尔本的丹迪农山,每天早晨的太阳就是从哪里升起的。充满浓郁花香的气息也是从哪里飘过来的。<br> 靠在后院的藤椅上细细欣赏一幅大自然的精美杰作,心情顿时就会勃发而葱茏起来。人生中每日对画让心巡游一番,也是难得的一种享受。<br> 老姚很会做菜,尤其是卤肉很拿手。每个菜都有不同的功序,丝毫马虎不得。就像他作画,各种颜色的画墨依次登场,不能乱了秩序。他做菜和画画一样,遵规守矩,才会让一幅画作层次分明,晶莹剔透。把秋水画得碧波荡漾,让南去的雁鸣都能飞出纸背。<br> 老姚送给我一盆无花果树苗,不料养在后院竟无疾而终。他又要将唯存的一棵树苗移植过来被我婉然谢绝。我自奉不做夺人所爱之事,但情意在心里存放着弥漫花香。无花果尽管不开花,但心里已经是一片芳菲。<br></h1> <h1> 老李是一个乐观向上的人。一生行事端正,不屈世腐因而腰身挺拔。他总是一脸的笑容,似乎每个日子都不曾有风雨。初识于墨尔本蓝花楹盛开的季节,他向我伸出手,我也向他伸出手,两只手紧紧握在了花开的季节,注定了一生水晶似的友谊。<br> 他在一年中先后回了两次国,一次是陪老伴医治因半月板受损的腿。去时老伴还坐着轮椅,回来后竟然可靠拐杖缓步行走。再后来又把拐杖丢掉完好如初。看来只有爱的搀扶才可走的天长地久,直至地老天荒。<br> 再次是为逝世多年的老母亲迁坟。回来的时候送给我一本袖珍挂历。我领会他的用意,不论生和死都要答对好每个日子,不要生活的马马虎虎。每年365个日日夜夜就如365颗珍珠,串在一起就象项链不会散落。如果不加归理就会变成一地鸡毛。活着一定要有仪式感,别委屈了来到你身边的每个日子。<br> 有一天,他拿出一瓶好酒约我们坐一坐。恰好附近有个韩国人开的餐馆很是火热。随即入肆择座分酒,每个人不多倒也不少分,以杯干为敬。<br> 那日的酒喝的是格外清醇和酣畅。咳,都是过来之人了,展开左手经验无数,展开右手教训纵横。一切俱往矣,只留下一腔激情指点江山,评说芊芊世界大漠长风。<br></h1><h1> 夜半口渴披衣而起,外面月光正盈。最近的启明星很是迷人,就像老李那笑眯眯的眼睛。从此,心里只要有一分潮湿就想起老李笑着的样子,似乎脚下的泥泞也化为通途。</h1> <h1> 阿汤生的很圆润,形象很富态。微合的双目透出着温馨。说起话来柔声细语,看不出男子汉的霸气十足,周身洋溢着温婉气息。这多半是只有睿智的人才独有的品质。<br> 他有见地,但所述观点从不强加于人,听他讲每一个故事都有始有终。人生风花雪月含有不尽的感叹和唏嘘,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说者无意,闻着有情。不管过去了多少岁月,祖祖辈辈留下一个孤独的我,陪伴着身边的这条黄河。<br> 黄河离他的家乡还是很远的,但他的家乡怀抱着风光无限的天目湖。当年一个瘦削俊秀的孩子年纪大了在墨尔本令吾特的一隅天地颐养天年,恰好碰见一个同样来自中国东北的一个老乡擦出了友情的火花,友谊就像红透的石榴摇曳在异国他乡的土地上,让荒芜不再荒芜,让远方变成了近地。<br> 今年,他回到自己的常州老家过的年,也体会到了故土冬季的湿冷。一南一北,环球同此凉热。而此时墨尔本正是炎热的夏季。<br> 人生的风凉阻止不了亲情的奔波,我们筹划着在金合欢花姿意开放的季节,在清波鳞鳞的水面垂纶施钓。丽丽代的湖水里生长着又肥又鲜的鲈鱼。而阿汤最擅长的厨艺恰好是清水蒸鲈鱼。<br></h1> <h1> 时常细细品味人的这一生,就如登山一样。上山时还是青春勃发的时期,体力充足,欲望充盈。不断成长着也在不停的收获着,因此才会不断的进步。这个阶段慨称是人生的壮年时期。<br> 而从壮年到了老年,就如下山一样。下山时已经到了渐近衰老的暮年,双腿乏力,两眼模糊。每天不断丢失着本属于自己的东西。譬如味觉,视力还有记忆。当然还有旧友。<br> 人丢失了记忆是残酷的,仿佛夜行中失去了明灯。人丢失了旧友更是悲哀的,仿佛迷途中失去了有力的依靠。<br> 因此我很感谢新结识的老友在一起相互陪伴。没有诱惑可以动摇我们,没有是非可以离间我们,没有棱角可以刺伤我们,没有名利可以游离我们。<br> 早上报个晨好,晚上道个晚安,你好,他也好,一天就过去了。这个世界如万花筒般绚丽迷人,但我们不会误入花丛而迷失了自己。只要有一声问候这个真实的世界就会格外灿烂,翩翩起舞的蝴蝶,空中盘旋的鸽子,甚至就连嗡嗡不息的蜜蜂都是我们眼前的一道风景。<br> 是的,我一点不沮丧。虽然我并不高贵,但我自觉自己很富有。我还有文字陪伴着我。每个汉字都是属于我独有的财富,任我来挥霍。我用它来砌筑一所所小房子安顿下疲惫的心,舒缓筋骨的痛,倾述无语的爱。让它讲述我遇到的故事,分享我的快乐,倾吐我的忧伤。<br> 记住文字不只是属于一个人的,就像老友属于你,属于他,当然也属于我。有几个不溯以往,面向未来的老友,心里还能存得住一丝悲伤吗?……<br><br></h1><h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inherit;">2025年3月13日</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inherit;">插图:林雪梅</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inherit;">审正:梁 刚</span></div></h1> <h1>李云迪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中国散文学会理事、黑龙江省作家协会散文报告文学创作专业委员会委员 。曾有多篇散文入选中国年度散文排行榜 、中国年度优秀诗歌选 、出版四部文集 。散文集《野樱花之谷》获全国第六届冰心散文集奖, 诗集《穿过高加索的河流》获黑龙江省文学艺术奖 。</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