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到底是什么?

周矩

<p class="ql-block">  夸克这样回答:AI是人工智能(tificial Intelligence)英文缩写。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回答太抽象!我以一个外行的来回答给外行听,也许更好理解。</span></p><p class="ql-block">‍ AI就是模拟人类思维,能较准确理解人类语言、文字、图像、声音,并将人类文字、声音、图像指令转变为电脑指令,通过网络搜索,整合、调取各类文字、图像、视频软件(或所有软件)进行后台处理,从而实现任务目标的大型平台。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2, 126, 251);">  一、人机对话</b></p>   AI能理解日常语言,并能将日常语言转变为电脑语言。   人类发明的第一台电子计算机1946年诞生于美国,计算的内部核心是中央处理器(CPU),其计算功能是由程序员通过“程序语言”编程预先设定的。人们通过键盘上的固定按键与程序对话,对话的结果通过屏幕显示。早期的计算机每个键只有一种指令。<br data-filtered="filtered">  为了实现与电脑更加复杂的人机对话,1964年,美国出现鼠标,首个用于电脑的是1981的苹果Mac电脑;1981年IBM公司推出了PC电脑,并根据机械打字机的思路,首次配置了我们大家熟悉的键盘,更好地实行了人机对话。显示屏、键盘、鼠标就成为人机对话的标准设备。后来又出现了语音识别和语音输入,智能手机还普及了手写功能。<br data-filtered="filtered"><br data-filtered="filtered">   但是,无论我们用键盘、语音、手写与电脑和手机交流,面对成千上万款软件和APP应用进行参数设置与排列组合,对普通用户,能熟练掌握的APP(软件)不会超过50个,而且大多边学边用,于是我们希望只要用语言告诉电脑和手机我们要什么,电脑、手机就会自己完成,甚至电脑会自己学习,不再需要专业程序员来预先设计,于是就诞生了所谓AI。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 <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2, 126, 251);"> 二、机器学习</span></p>   人类学习是在老师、家长、社会有目的的指导下完成的,机器自我学习它怎么知道学哪些该学哪些不该学。   科学家认为,人是通过学习不断完善自己的动物,能不能模拟人类的思维方式,让电脑也成为一种可以通过自己学习越来越聪明的智能机器,这就提出了AI“人工智能”的概念。由于互联网络资源的无尽广大,理论上AI可以用这些资源进行知识积累和学习,并应用其归纳能力,必然能成为超过人类的超级智能机器。   然而,AI虽然有超强的搜索能力和记忆能力,但却不具备是非好坏判断的能力,如果他从网上学习,而网络的“情绪”远比“理智”多,大量主观的、情绪化的错误知识必然会“带偏”AI。以其说网络空间是一个知识的超市不如说它更像一个情绪的厕所,网上的错误信息和负面情绪也许超过50%。这就是AI的致命弱点,人类的知识架构是框定在不断调整的道德标准和“价值观”框架之下的,价值观不是简单的少数服从多数,因民族、社群不同,价值观存在巨大不同,而且所有的创新和突破都是以颠覆传统价值观为突破口的,而AI只能从既往的资讯中得到支撑。   AI设计者为了防止出现偏差,于是只能给AI设定了固有的价值框架。一旦有了既定框架,AI就失去了符合逻辑又符合弹性价值观的创新能力,它的审美观是概念化的,画出的美女、描绘的美景都是千篇一律的,这一点在网上AI作品中已经非常明显,人们称之为“一眼AI”。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2, 126, 251);">  三、学会对话</span></p>   机器就是机器,你不给它指令它就无所作为。   可能有人觉得用AI不需要知识和素质,外行也能做专业的事,表面看这种想法是成立的。因为现在许多AI都有语音输入,只要你会说话,AI就会给你一个结果:一段话、一篇文章、一张图片、一段视频。但你如果不能准确地用语言、文字表达你的创作意图,AI给你的东西有可能风马牛不相及,所以学会与机器对话,准确告诉它你要什么非常重要。   AI是外行的玩具、内行的工具,要玩转AI其实是需要专业素质的,至少需要以下三种能力: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一是想象力</span>。AI最常见的选项叫“做同款”,其实就是鼓励生手相互抄袭,99.99%的用户属于这一种,所以在初级入手阶段可以尝试“做同款”。但如果要晋级为有自己创意的使用者或设计师,就必须具有较为专业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具备深入构思的能力,具备画面构图和运镜想象能力,才能使AI按照使用者的意愿进行创作,毕竟AI的随机创作只能博得一笑,并无意义。</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二是文字表达能力</span>。前面我们说了人机对话问题,AI实际上要完成的首要任务就是把我们人类的语言翻译为机器语言,然后翻译成编程语言,通过调用搜索、文字处理、图像处理、视频处理等早已成熟的应用程序处理你发出的指令。人和人对话都存在障碍,更何况人机对话,特别是汉语这种同音字特别多的语言,用语音控制是短板。所以,具备准确文字表达能力至关重要。AI能够模仿和学习人的思考,最能准确表达的方式是文字,所以文字能力强的人使用AI会更加得心应手。</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三是判断能力</span>。你指示AI搜索一个讯息、写一篇文章、作一幅图、做一个视频,你是否想过它从网上搜索的知识可能是错的,因为网文大多由非专业人士撰写,所以你必须有鉴别力,发现文章的逻辑错误和知识错误。从AI生成的图片中选出最好的图片,修改完善指示,尽力让AI明白你的意图。也就是说,AI的确可以为你做许多事,但对错好坏必须由你自己来做出判断,没有较高的综合素质,你没办法做出准确的识别、审查和选择。</p>   提醒大家,AI的所有结果都必须经过人工审核,3月12日,有网友在社交平台上发布消息称,昆明机场AI图广告有点“惊悚”,一名女士伸出右手点赞,结果出现了6根手指。   近期我测试了近十款AI软件,利用AI做搜索、写作、生图、视频……,总体感觉当下的应用场景基本集中在生成图片、制作小视频分享到社交平台取乐。我也尝试用AI做一些设计,但由于AI的随机性很强,用它来做设计总感到隔靴搔痒,自己的意图很难表达出来。   AI的终极目标不是AI本身,高级的AI设计还是在模仿人工书写、手绘和摄影,毕竟AI美学并没有独立形成。另外,你并不想让领导知道你写的总结全是用AI糊弄的,不会让客户看到你给他的设计是糊弄外行的“一眼AI”,不会让人认为你花一两万去欧洲旅行的照片全是AI“伪造”,不会让人觉得你只是一个仅靠AI蒙事的“白痴”……。   也许AI的普及和泛滥反而会让真正的人工变得更珍贵,就像大机器时代的来临反而让手工制品变得难能可贵。   在此做一个声明,笔者虽然有自己的专业领域, AI对我而言只是一类有趣的程序,试图了解AI能为自己干什么,所以回答的问题并不专业,还是请AI自己来做专业的回答。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提问:AI到底是什么?</span></p>   DeepSeek用时13秒深度思考,用1200多字来回答了这个问题。非常有趣的是,DeepSeek与其它AI回答问题的方式略有不同,它会显示回答这个问题的思考过程、思路和内容。它首先会猜你的学术背景(业余或专业),提问的目的和用意,想了解什么。并要求自己避免用专业词汇,它还猜测我是否想了解 AI对就业的影响,如何学习AI等。<br>即便这样,它的回答对我来说还是过于专业,正文用了580字,我把它删到380字(还是感觉字数太多),分为五条:<br>  1.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强化学习 。<br>  2.AI的分类。弱 AI、强AI、超级智能超越人类所有领域的智能(属于哲学和科幻范畴)。<br>  3.AI的应用场景。日常生活:智能音箱(如Siri、Alexa)、个性化推荐(如Netflix、抖音);医疗。疾病诊断、药物研发、医学影像分析;金融:风险控制、量化交易、反欺诈;工业。智能制造、机器人自动化、预测性维护;交通:自动驾驶、物流路径优化。<br>  4.AI的发展现状。技术突破、未来趋势。<br>  5.AI的争议与思考。伦理问题、安全问题、哲学问题。<br>总结,Al是模拟人类智能的技术工具,当前以解决特定任务为主,未来潜力巨大但也需谨慎应对其挑战。它的发展依赖技术突破,也需要跨学科协作(如计算机科学、神经科学、伦理学)来引导方向。<br> 附录:问豆包AI“全球及中国的AI公司数量” 回答:<br>一、全球 AI 核心企业(2024 年)<br>总量:截至 2024 年第一季度,全球 AI 核心企业近 3 万家(《全球数字经济白皮书 2024》)。<br>分布:美国占 34%(约 1 万家),中国占 15%(约 4500 家),两国合计占比近 50%。英国、印度等紧随其后。<br>二、中国 AI 企业(2024 年)<br>核心企业(专注 AI 研发 / 应用的企业):<br>数量超过 4500 家(中国政府网 2024 年 6 月、《福布斯》2024 年 12 月),集中于北京、广东、上海,形成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三大集群。<br>独角兽企业 71 家(占全球新增独角兽 40%),聚焦大模型、自动驾驶等领域。<br>广义 AI 相关企业(名称 / 业务涉及 AI):<br>截至 2024 年下半年,总数超 190 万家(天眼查数据),85% 成立于近 5 年,2023 年新增 53 万家,2024 年新增超 50 万家,反映行业热度。<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