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知青精神”赞<br><br> 知识青年是时代的产物,当年的知青早已分赴各个行业,为祖国建设奉献才智,再创佳绩。知青虽然已步入老年,但他们在广阔天地奋斗时所形成的“知青精神”,至今还在激励人们拼搏和进取,并且对社会、对后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六种精神:<br> 一是吃苦耐劳,坚韧刚强的精神。农村的经历,知青们磨练了意志,强壮了筋骨,学会了在艰苦的环境中生存,适应了在逆境中奋进,增强了战胜困难、勇挑重担的信心和勇气。有了这段艰苦生活的经历,以后再苦、再累、再难也压不垮,难不住,成功地塑造了自我。<br> 二是勤奋好学,奋发向上的精神。特定的历史,耽误了知青们的学业,在农村时就深感知识不足,即使在繁忙的劳作中,他们也从未放松学习。在以后的经历中,更加体会到知识的重要性,孜孜不倦、如饥似渴地学习,争分夺秒地把失去的时间找回来,不断地充实和提高自己。<br> 三是团结一致,乐于助人的精神。下乡期间,知青们告别父母,远离家人,相互关心,相互帮助,亲如兄弟姐妹,形成坚强集体。团结是力量,团结是效率,是这种团结精神,使知青们闯过了一道道难关。离开农村后,更加珍惜团结,不论走到哪里,都与周围的人和睦相处,同舟共济。知青之间的团结延续至今,已发展到全国的知青紧密联系,形成了一支新时期牢不可破的知青队伍。<br> 四是注重情感,乐于奉献的精神。我们这一代人越是艰辛,越是坎坷,就越希望国家繁荣和社会进步,希望下一代人过得更美好。有了这份情感,促使我们怀着深厚的情感去待人待事,不论对事业、对家庭、对社会,都高度负责,尽职尽责,无私奉献。<br> 五是坚定执着,矢志不移的精神。是知青的经历,使他们形成了百折不挠,认准的路就坚定地走下去,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哪怕前进的路上充满了坎坷,也在所不辞,“有志者,事竞成”,通过奋斗最终到达理想的彼岸。 <br> 六是富有修养,忍辱负重的精神。农村的生活,使我们形成了遇事谦让、淡薄仕途、淡薄名利、与世无争的性格,这种性格影响了我们一生,在人生漫长的征程中,我们老老实实做人,勤勤恳恳做事;严以律己,宽以待人,谦虚谨慎,推功揽过,成功地谱写了人生。<br> 知青精神是在长期而艰苦的实践中发展形成的。它与井冈山精神、红军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雷锋精神等等,是紧密联系、一脉相承的,是这些精神的延伸和再现。是受到这些精神的哺育、滋养而形成的。历史已经证明,知识青年是为祖国做出贡献的。千千万万的知青在农村传播了先进文化和城市文明,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知青精神,将载入千秋史册,将与日月永存。她不仅是知青拥有的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全社会的精神财富。<br> “知青精神”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文明和美德的传承,是奋勇前进的动力,是通向成功的桥梁,是创造财富的法宝,是战胜困难的武器。让我们弘扬“知青精神”,净化情感,演绎生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去谱写新的篇章!<br> “知青精神”长存,红旗永远飘扬!<br><br> 2009年11月於通化<br> 2025年3月第二稿</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