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有些城市,单单因为名字就会圈粉无数或令人向往已久,就像一个人取了好听好看的名字,就会令人以名取人,想象他的美貌或美德。泉州就是这样的城市,让人乍闻其名,就如听见汩汩水声流过心间;再闻其名,更觉金波玉液沁人心脾。而初见泉州却如遇故交,以往对天文地理、历史人文、知识经验的粗陋把握似乎都在这里定格成顶格见闻。</p> <p class="ql-block"> 去年隆冬时节,有幸走进泉州,走进这座多元文化交融的古老城市,这是古老的海上丝绸之路起点,又是我国东南沿海经济发达的当红城市。</p> <p class="ql-block">那天驱车进入泉州,正值冬至节气,可初见泉州,扑面而来的却是温热的南国气息,脱离了干燥寒冷的北方,温暖湿润夹杂着草木花果味道的南国空气最令人痴迷和陶醉。“南国清和烟雨辰,刺桐夹道花开新”这句唐诗描述的正是我当时的感受。泉州在历史上又被称为刺桐城,就是因为刺桐花遍植全城,而这刺桐花原产印度至大洋洲沿海,是经由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传来。刺桐花如今也是泉州的市花,每年初春时节,一串串火红的刺桐花像一串串喜庆的鞭炮映红了街道,欢呼着四面八方的友人。</p> <p class="ql-block"> 海丝印记在泉州俯拾皆是,我入住的酒店门前就是涂门街,这条街全长不过千米, 却坐拥开元寺、文庙、通淮关岳庙等十几处唐宋元遗迹以及印度教仁寿塔、伊斯兰教清净寺等世界多元文化的遗存。走在涂门街上,当地的朋友提示让我们注意观察街上的行人,是不是有很多人像阿拉伯人、印度人或者西方人。仔细观察,跟我们一样悠闲漫步的、行色匆匆赶路的或一手牵着娃一手拎着菜的,来来往往的人群中真的时不时地有异域风情的面孔。如果不是仔细看真的看不出来,因为经过上千年的共同生活,他乡为吾乡,早已经多元融为一体了。一阵风掠过脸颊,恍然穿越千年,当年宋诗描绘的“市井十洲人,涨海声中万国商”形象地再现了市场上聚集的来自多个大洲的人们,海浪声中传来各个国家商人的吆喝。帆樯林立,梯航万国,各种货物堆积如山,东方第一大港刺桐港(泉州港)的海上贸易活动空前繁盛,让泉州这座滨海城市成为世界向往的国际大都市。</p> <p class="ql-block"> 跨越千年,漫步在泉州古城,这座历史文化名城核心区古城仍保有丰富的历史遗存、较为完好的古城肌理和谨严整饬的古城风貌,被誉为世界宗教博物馆、东亚文化之都,是中国唯一拥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部三大类非遗项目的城市。这是一座美美与共、和而不同的国际化大都市,有异域的人来讨生活,也有当地的人去往异域求发展,所谓“每岁造舟通异域”。如今全球有950万的华人华侨祖籍泉州。从古今泉州城家家户户门堂上的堂号就可以窥见这座国际化的古老城市家文化的思想传承。当地朋友介绍,堂号是这户人家的称号,以匾额挂于门上,每逢年节喜庆之日,还在门前挂起书写着堂号的大红灯笼。当地人在谈论这一家族时,喜欢以“某某堂”来称呼。还有大户人家悬挂在住宅高层顶端的匾额称作“郡望”。堂号和郡望都告诫子孙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当地朋友指着一大户人家“梅山衍派”的郡望问我们:猜猜这户人家姓什么?答曰:苏。可见是梅山苏轼后人。而更多悬挂“颍川衍派”堂号的人家则来自河南,因为当地很多河南人当年是为躲避战乱而来。知道从哪里来,遵从古训、弘扬先祖懿德,言行自然不谬毫厘。这也是不忘初心的文化根脉。郡望高悬于屋顶,大概也是让远方的游子看见回家的方向,是对游子思乡盼归的一种慰藉吧!</p> <p class="ql-block"> 海洋文化滋养的开放、包容、拼搏、创新成为打在泉州人身上古老的胎记。纺织、服装、鞋帽、食品、建材等产业都被泉州人做到极致,驰名商标数量居于全国地级市首位。很难想象,全国80%的运动品牌都来自泉州的晋江,被称为“中国品牌之都”。包括安踏、361度,始祖鸟、特步和盼盼、达利园、亲亲等我们耳熟能详的运动和食品品牌。这是全国民营经济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晋商善观时变、顺势而为、敢拼会赢等精神特质成就了晋江等泉州所属闽南地区的发达和富裕。</p> <p class="ql-block"> 短暂的泉州之行,却留下了铭刻记忆的古今美好泉州印象。在返程的飞机上,刚刚落座,邻座的一位年轻女孩子就奉上一袋小食品。我婉拒,她说,因为这个小食品袋子上的文字比较好,所以要送我。我仔细一看,淡绿色的包装袋上写着:“祝你今天愉快,你明天的愉快,留着我明天再祝。”我无法不接受,我们因此攀谈起来。原来她是泉州青年创业者,正赶往河南郑州去考察项目。她做的是文化传媒创意产业,茶树认养种植就是其中一项。她说她愿意认识旅途中的朋友,她也因此受益。就在去年,她也是在飞机上认识了一位陕西的大姐,因为共同的热爱,她们还结伴出行,并在生活工作中得到大姐的帮助。“风过时我与整座青山交换了心跳。那些悬而未决的答案,都化作茶枝上,千万次舒展的嫩芽。”这是女孩为自己茶事业写的诗。在对泉州的美好印象里,与这个女孩的相遇就如一阵清风拂过,为泉州之行写下了美好的结语。她让我想起两天前我们在泉州的一家民营企业参观,那是一家很成功的企业,老板也是非常成功的企业家。可是当企业保安人员没有认出自己的老板并按要求核实身份时,老板却笑着跟他抱抱,并俯身帮他开锁。从成功的企业家到年轻的创业者,泉州商人亲和、谦逊、聪明、睿智、不自命不凡给了我留下极深刻的印象。我国南宋大儒朱熹曾称:“此地古称佛国,满地都是圣人 。”大旅行家马可波罗也对叹为观止,称古老泉州为“光明之城”,虽时势异也,却于我心有戚戚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