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h3>张思德同志,四川仪陇人,中央警备团的一名普通战士,经历过长征,多次立功,边区大生产运动时在陕北安塞县烧炭,1944年9月5日炭窑崩塌,他把生的机会留给同志,自己不幸牺牲。</h3></br><h3>得知张思德同志牺牲的消息后,教员决定参加他的追悼会,并在追悼会上做了即兴演讲,后来演讲内容被整理为《为人民服务》文稿,发表在了《解放日报上》。</h3></br><h3>我们熟知的许多经典思想名句都来自这次演讲,比如:</h3></br><h3>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h3></br><h3>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h3></br><h3>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h3></br><h3>只要我们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为人民的利益改正错的,我们这个队伍就一定会兴旺起来。</h3></br><h3>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h3></br><h3>我们的同志在困难的时候,要看到成绩,要看到光明,要提高我们的勇气。</h3></br><h3>中国人民正在受难,我们有责任解救他们,我们要努力奋斗。</h3></br><h3>要奋斗就会有牺牲,死人的事是经常发生的。但是我们想到人民的利益,想到大多数人民的痛苦,我们为人民而死,就是死得其所。</h3></br><h3>那么,教员为什么要参加张思德同志的追悼会?张思德同志的名字为什么与“为人民服务”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呢?</h3></br><h3>要明白这些,我们先要知道:</h3></br><h3>教员的一生是为人民谋解放、为人民谋幸福的一生。</h3></br><h3>人民,只有人民,是教员心中一直牵挂着的,他们就是广大受苦受难的劳苦大众。</h3></br><h3>在教员心里,“为着解放人民”而牺牲的都是值得纪念的,“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都是在“为人民服务”。</h3></br><h3>这也是为什么在得知张思德同志牺牲的消息后,教员对身边工作人员说:“像这样的同志,无论职位高低,都要开个追悼会,表示对他们的纪念”。</h3></br><h3>这也是为什么《为人民服务》开篇就说:</h3></br><h3>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张思德同志就是我们这个队伍中的一个同志。</h3></br><h3>抱定“为人民服务”宗旨的人,是有着崇高的人生观、价值观的,他们不惧生死、不畏牺牲,他们所追求的是生命的意义,对于死亡,他们有着自己的理解,只要是“为人民利益而死”,那便是值得的。</h3></br><h3>对于这一点,教员在演讲中是这样说的:</h3></br><h3>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h3></br><h3>死亡不可怕,死亡得没有价值才可怕。价值的衡量标准是什么?是“人民利益”。</h3></br><h3>当然,这里并不是说只有为人民利益而死才能算得上“为人民服务”,只要是为人民利益而工作的,都是在“为人民服务”。</h3></br><h3>他们有像董存瑞、黄继光这样牺牲在抗敌战场上的,有像张思德、罗盛教这样牺牲在后方的,他们有战争年代的战士,也有和平时代的建设者和守护者,他们是工人、农民、士兵……他们为人民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而奋斗奉献着。</h3></br><h3>什么是为人民服务?这就是为人民服务。</h3></br><h3>“为人民服务”的人不怕批评,敢于接受批评并加以改正。</h3></br><h3>抱定“为人民服务”宗旨的人,他们考虑的是怎么“为人民的利益工作”,没有自己的私心,所以有着宽广的胸怀去接受批评,去改进工作。</h3></br><h3>就像教员在演讲中说的:</h3></br><h3>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h3></br><h3>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h3></br><h3>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h3></br><h3>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h3></br><h3>只要我们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为人民的利益改正错的,我们这个队伍就一定会兴旺起来。</h3></br><h3>我们知道,中国共产党的三大优良作风之一就有“批评和自我批评”。</h3></br><h3>批评需要有面对错误的勇气,自我批评需要有承认不足的决心。</h3></br><h3>很大程度上,这两者都是逆着人性的,拥有私心的人是做不来的,是会做坏的。</h3></br><h3>唯有真心“为人民服务”的人,才会有这样无私的格局、宽大的胸怀,去虚心接受别人的批评,去认真对待别人的意见。</h3></br><h3>然后,“有则改之,无则加勉”。</h3></br><h3>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为人民服务”。</h3></br><h3>有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就会有接纳包容一切的雅量,就能够求同存异,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h3></br><h3>为此,教员在演讲中说:</h3></br><h3>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h3></br><h3>我们还要和全国大多数人民走这一条路。</h3></br><h3>我们今天已经领导着有九千一百万人口的根据地,但是还不够,还要更大些,才能取得全民族的解放。</h3></br><h3>“为人民服务”追求的是全民族的解放,不能把眼界只看在“九千一百万人口的根据地”,这需要团结全民族人民,要接纳有着相同目标的人,格局要放大,目标要统一,力量要汇聚,这样才能更好更快地做好“为人民服务”的工作;</h3></br><h3>这不仅要自己做好工作,还要向更多的人宣传自己的目标、理想,引领和带动更多的人一起加入到“为人民服务”的行列里来。</h3></br><h3>“为人民服务”的格局和胸怀从来不是为了自己,也不是为一部分的人,而是为了全民族最广大的人民群众。</h3></br><h3>革命的道路是曲折的,“为人民服务”的前途是光明的。在革命的道路上,难免会遇到各样的困难,难免会有牺牲。</h3></br><h3>教员在演讲中提醒说:</h3></br><h3>我们的同志在困难的时候,要看到成绩,要看到光明,要提高我们的勇气。</h3></br><h3>中国人民正在受难,我们有责任解救他们,我们要努力奋斗。</h3></br><h3>要奋斗就会有牺牲,死人的事是经常发生的。</h3></br><h3>但是我们想到人民的利益,想到大多数人民的痛苦,我们为人民而死,就是死得其所。</h3></br><h3>不过,我们应当尽量地减少那些不必要的牺牲。</h3></br><h3>我们的干部要关心每一个战士,一切革命队伍的人都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h3></br><h3>我们当前的责任和任务是什么?</h3></br><h3>如何理性应对遇到的困难?</h3></br><h3>如何正确看待奋斗中可能的牺牲?</h3></br><h3>怎样处理革命队伍中的战友关系?</h3></br><h3>没有“为人民服务”的理想,就没法正确处理革命过程中的这些问题,就难以有效克服革命过程中遇到的困难。</h3></br><h3>“为人民服务”要牢记每一个为人民利益做过有益工作的人,不论身份,不论职位。</h3></br><h3>这也是教员为什么要参加张思德同志追悼会的重要原因:</h3></br><h3>今后我们的队伍里,不管死了谁,不管是炊事员,是战士,只要他是做过一些有益的工作的,我们都要给他送葬,开追悼会。这要成为一个制度。</h3></br><h3>这个方法也要介绍到老百姓那里去。村上的人死了,开个追悼会。</h3></br><h3>用这样的方法,寄托我们的哀思,使整个人民团结起来。</h3></br><h3>“为人民服务”不是说说而已,要让队伍里的每一个人都感到被尊重,要让这样的精神传承下去。</h3></br><h3>我们不仅是在纪念一个人,更是用这样的方式表达敬意和怀念,去传承他们的精神,去激励其他的同志继续奋斗,可以增强人民之间的团结,激励更多的人为人民的利益而奋斗。</h3></br><h3>教员这篇不到800字,短小精悍内涵丰富的《为人民服务》,后来被凝练成“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九个字,在七大上写进了政治报告,成为了教员为共产党人、为革命队伍、为人民群众自己的组织机构立下的宗旨,成为了无数共产党人的行动指南。</h3></br><h3>十八年后,一位普通战士在他的日记里写到:“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h3></br><h3>同张思德同志一样,这位普通战士以他的实际行动和生命,为我们诠释了“为人民服务”的内涵,他就是雷锋同志。</h3></br><h3>后来,我们专门设立了一个节日来纪念他,来纪念那些“为人民服务”的同志。</h3></br><h3>今天,我们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当我们面对纷繁复杂的时代变化,当我们面临人生中各样的困难、挑战时,不妨读一读《为人民服务》,问一问自己:</h3></br><h3>要怎样去诠释自己生命的意义,回望自己一生的时候,你希望如何评价自己?</h3></br><h3>在面对困难的时候,是否能够理解“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能够有足够的智慧去提高勇气,克服困难?</h3></br><h3>是否有接受批评的雅量和自我批评的勇气,并以此来改进提升自己?</h3></br><h3>你会为人民服务吗?或者至少,你是否能关心每一个同志,与他们互相爱护、互相帮助?</h3></br><h3>要知道,教员的《为人民服务》,从张思德、雷锋到无数默默奉献的普通人,都在告诉我们:</h3></br><h3>“为人民服务”不只是一句口号,更是一份行动指南,是我们每个人都可以践行的信念,是每一件具体的、实在的行动。</h3></br> <a href="https://mp.weixin.qq.com/s/wg6WNGRxXAEdqdMPxy6Qng" >查看原文</a> 原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著作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