涿州博物馆随笔

京郊王海春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进博物馆应该是最快熟悉本地历史文化的地方,所以来涿州玩,涿州博物馆是必定要去的。</p><p class="ql-block"> 涿州博物馆位于老城区华阳大道边上,车停在旁边的胡同就可,也不收钱。博物馆2014年开馆,介绍了从六千多年的新石器时期到夏商以至于今的历史文化。其中尤其精彩的是陶制文物和石刻精品,让人玩味无穷。</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展厅一进门就是一座复制的三门四柱牌坊,有匾额““天衢日近”,它的后面应该是“九霄雨露”,这应该是涿州永济桥头那九间厅的匾额。“天衢”能够通天的宽敞大道,这里的“天”、“日”、“九霄”都代指皇帝,也说明了涿州的位置是通往京城的交通要道,更容易接受皇恩,雨露滋润。</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第一章是“涿麓之野,文明曙光”,先介绍了新石器时期、雪山一期、夏家店下层发掘出的石磨盘、石斧,及各种陶片,其中就有我在涿州城墙夯土中看到的。现在城西蚩尤冢也应该属于那段时期的遗迹。</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周武王灭商后,分封周王室同姓贵族召公于北燕,涿邑即在北燕的辖地之内,也就是和房山燕都遗址是一体的。此时出土了众多陶器。</p> <p class="ql-block">战国时期出土的黑陶罐上面刻有几何纹、云纹,还有水鸟、游鱼,刻画随意洒脱,颇有点浪漫主义。西周至战国时期的涿邑,土地肥沃,农业、手工业发达,居然发行了属于自己的“涿”字方足布币,当然燕刀币发现更多,可见当时商业繁荣。</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这段时期在这里还发生了一件大事,那就是燕太子丹与樊於期置酒华阳台宴请义士荆轲,随后就发生了荆轲刺秦王的壮举,涿州的华阳公园就是纪念此事。</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到了东汉末年涿州更是是人杰地灵,出现了被曹操称赞为“名著海内,学为儒宗,士之楷模,国之桢干也”的卢植,他为人刚直,文武兼备,范阳卢氏在魏晋隋唐时为大族,以卢植为始祖。高僧慧能就是涿州范阳卢氏后裔,开创了中国佛教禅宗。</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还有位于涿州大树楼桑村的刘备故里、忠义店的张飞故里,至今还有三义宫、张飞庙遗址。我去三义宫时还看到结拜石、九龙碑,但老建筑只有山门了。原本庙里珍藏的《风雨竹》图文碑,如今却在涿州博物馆看到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碑上刻竹两丛,左为风竹,似在风中摇曳;右为雨竹,犹如暴雨浇淋,故称“风雨竹”。但仔细观察这竹叶却是字组成,连起来就是一首诗,“不谢东君意,丹青独立名。莫嫌孤叶淡,终久不凋零。”传说是关羽身在曹营时所画,表达自己身在曹营心在汉,矢志不移的精神。</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另外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也是涿州人,他写的《水经注》非常重视野外实地考察,此书不仅是中国早期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它还是一本精彩的的山水游记,为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提供了丰富的史料。</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魏晋南北朝时期,涿州一带城头变幻大王旗,出土了大量北齐彩绘武士陶俑。隋唐时期经济稳定发展,出土很多文字飘逸的墓志铭。</p> <p class="ql-block">辽代这里佛法昌盛,著名的涿州八景之一双塔晴烟,就是辽代建筑。</p> <p class="ql-block">还有充满生活气息的金代黄绿釉孝子图瓷枕。</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到了元代,这里是马可波罗笔下“大而美丽之城”,“内有偶象教徒之庙甚众,居民以工商为业,织造金锦丝绢及最美之罗,并有不少旅舍以供人行止”。</p> <p class="ql-block">这里展示的元代李仪壁画墓尤为珍贵,墓顶云鹤图、左右奉侍图、备宴图,反映了当时的生活方式。</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到了明清时期,这里位于天子脚下,更是防御重镇,将土城“甃以砖石”。进出京城交通繁忙,连修了两座成为国保的胡良桥、永济桥。到了清代被乾隆皇帝誉为“日边冲要无双地,天下繁难第一州”。</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除了按时间顺序讲解涿州历史,博物馆里还有“石艺通灵”主题展,精美的四方佛经幢、通会楼宝相慈悲的石佛头、刻着经文的石棺、石翁仲、金门闸镇水石牛、石狮。</p> <p class="ql-block">最壮观的就是辽代歧沟天王院经幢,幢身八棱,高5.7米,雕刻瑞兽及佛教故事、55尊佛像及幢铭。此经幢金、元、明、清各代均有重修并刻有题记。</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还有辽代记载涿州永乐村三十多年佛教活动的石塔塔身,正面浮雕降龙,龙头向下,口衔门楣状,其鳞甲清晰,爪从龙纹。正面两侧还各雕一金刚力士,不知是不是哼哈二将。其他各面还雕刻着经文和石塔记,整体雕刻非常精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但真正算得上博物馆镇馆之宝的却是陶器,都在“陶韵绚彩”主题展中,而且是同一座汉墓中出土的两件国家一级文物。其中一件是彩绘陶神灯。一共七层,分别有仙人、神兽、飞鸟、玉兔、双猴上树、仙人持戟、骑马拉弓,以及伎乐百戏人物,他们弹琴鼓瑟、吹箫击节。最上一层在神树簇拥下一只高高在上的油灯盏。表现了墓主人升天后享受的荣华富乖。</p> <p class="ql-block">  另一个是彩绘陶镜台,这个多少有点科技感了。高1.14米,镜架施以白色陶衣,再用黑色和朱色绘以云气纹等。下部镜架中空,镜体插入,外有三孔,可以按人体身高,来调节镜面的高度。镜架中部有玦形镜架,上面放陶镜,镜架上面还有很多对称小孔,不知何用。想起顾恺之的《女史箴图》,下面那四个小孔是不是安梳妆盒的?</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总之涿州博物馆 可写的很多,就自己慢慢去看吧。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