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 言子書院

王邦国

<p class="ql-block">走进苏州言子书院,迎面而来的是一股浓厚的历史气息。这座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干将东路908号的建筑,承载着丰富的文化与历史背景。书院始建于明万历十二年(1584年),清光绪三年(1875年)重建。自清末起,这里曾改为小学,1949年后成为苏州市干将中心小学的一部分,直至1992年因道路拓宽工程停办。如今,修缮后的言子庙更名为言子书院,成为一处集展览与办公于一体的场所。</p> <p class="ql-block">言子书院原名言子祠,是祭祀言子而建的建筑。言子,名偃,字子游,是孔子三千弟子中唯一的南方人,被列为“孔门十哲”“七十二贤”之一,后人尊称为“南方夫子”。他是连接孔子儒学至孟子儒学之间的重要传人,其思想和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p> <p class="ql-block">言子祠作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于2019年8月由苏州市人民政府公布,2020年10月立碑。这一石碑标志着言子书院作为苏州文化遗产保护对象之一的重要性。</p> <p class="ql-block">言子书院门厅屏封上书“言子書院”四个大字,匾额出自言子后人、著名书法家言恭达之手。这四个大字不仅彰显了言子书院的历史地位,也体现了书法艺术的魅力。</p> <p class="ql-block">在门厅和祭堂之间是一个园子,地面用鹅卵石铺出精美的图案,种有绿植,有亭有月门洞等。园中的亭子与绿植相映成趣,为书院增添了几分雅致与宁静。</p> <p class="ql-block">在言子书院内,一块匾额上书“言子读书”,背景是一座具有江南特色的建筑群落。这一场景让人仿佛回到了古代,感受到言子当年在此读书治学的氛围。</p> <p class="ql-block">进大门右侧的建筑上悬挂匾额《斯诵》,柱挂楹联“蔎逢知己品,诗向会人咏”。这副楹联不仅体现了言子书院的文化底蕴,也让人感受到古代文人墨客的雅趣。</p> <p class="ql-block">南方夫子——言偃,名偃,字子游,常熟人,是孔子三千弟子中唯一的南方人,被列为“孔门十哲”“七十二贤”之一,后人尊称为“南方夫子”。他是通接孔子儒学至孟子儒学之间的重要传人,其思想和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p> <p class="ql-block">展厅内,展示中国古代著名教育家言偃生平事迹。言子(前506-前443),名偃,字子游,亦称言游、叔氏。春秋时期吴国常熟人(一说鲁国)人。关于言子的出生地,有明确记载为吴国武城(今江苏省常熟市)。常熟至今仍保留有许多与言子相关的历史遗迹和文化传统,如言子墓、言子故宅等,这些都是纪念言子的重要场所。</p> <p class="ql-block">言子书院位于苏州市姑苏区干将路乐桥东北堍,前身为言子祠,古称言夫子庙、言子庙、言夫子祠、言公祠等,简称言祠、言庙。旧传,其址为干將、莫邪铸剑处。</p> <p class="ql-block">书院也曾是著名文学家教育家叶圣陶任教的地方,显示出其在教育史上的重要性。叶圣陶先生曾于一九一二年二月至一九一四年七月,于干将坊言子祠的吴县中区第三初等小学当教员。现为苏州市干将小学。</p> <p class="ql-block">道启东南文开吴会。《言子年谱》记载:言子在61岁时,不忘先师“吾道其南”的遗训,偕孙子言丰重返江南故土传道讲学,一时吴地青年,闻风向学,“从之游者以千计”。至言子64岁去世,一直在江南致力于儒学的传播。言子在江南传播儒学,有其首倡之功,对后世江南地区的文明开化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p> <p class="ql-block">在言子书院对面干将河上还有《言亭》、《言桥》。这一亭一桥不仅为书院增添了风景,也让人感受到古代文人墨客的雅趣。</p> <p class="ql-block">进大门左侧的建筑上悬挂匾额《斯淘》。屋内主要介绍苏州古城的保护与取得的成绩。这一展厅让人感受到苏州古城保护工作的艰辛与成果。</p> <p class="ql-block">苏州名城保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国有控股),经营范围包括文物保护工程施工、旅游业务、住宿服务和餐饮服务等。主要职责是保护和更新苏州的历史城区,致力于打造创意独特、特色彰显的城市形象。</p> <p class="ql-block">进大门相对的建筑原来是祭堂。两边柱挂楹联“文开东南唯苏多杰,尚续列圣在世有缘”。这一楹联不仅体现了言子书院的文化底蕴,也让人感受到古代文人墨客的雅趣。</p> <p class="ql-block">展览馆内的展板墙上挂满了各种历史文献资料,并配以图文并茂的文字说明。其中一块特别显眼的大横幅上写有“守正创新 共创卓越”的字样,表明该展馆的主题或理念。这一场景让人感受到言子书院在传承与创新方面的努力。</p> <p class="ql-block">这是一幅展示古建筑群的照片。古建筑群的雄伟与精致让人感受到古代建筑艺术的魅力,也让人更加珍惜这些文化遗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