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歌舞伎町位于东京新宿,作为日本全国三大娱乐不夜城,深受海内外游人的瞩目。同时,由于该地区长期治安恶化,色情泛滥,社会形像并不太好。</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进入本世纪以来,东京都多次强化歌舞伎町的治安执法,清除违法经营的商业设施,总体形势趋于好转。图为歌舞伎一丁目著名的一番街大门。</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进而在歌舞伎町的西北角,一座高达225米的摩天大楼拔地而起,并于2023年4月投入使用,这座大楼就是东急歌舞伎町大厦。</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这里原来是东急米兰剧场,建成于1956年,是一个以电影院为中心的娱乐设施。受社会生活形态的影响以及设施的陈旧化,米兰剧场于2014年关门。2019年东急集团投资约1000亿日元,在原地区动工兴建新的大楼,历时三年半后建成。</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东急歌舞伎町大厦土地面积约4600平方米,楼面总面积达8万7千多米,容积率高达1900%,这主要受益于日本政府2002年公布的《城市再生特别措施法》。</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歌舞伎町大厦地上48层,地下5层。低层主要是电影院、剧场和餐饮服务设施,高层是酒店。与典型的城市再开发不同,这座大楼里面没有设置办公楼层。</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歌舞伎町大厦的外观很有特色,设计者为永山佑子,创意来源于喷泉。淡蓝色的玻璃外壁,加上乳白色的水珠飞沫,与蓝天白云融为一体,保证了景观的和谐。</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为了形像地表现喷泉,在大厦的最高处和中部拼接了半圆形的板状材料并涂成乳白色,与下边的玻璃壁面自然过渡,栩栩如生。</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这是从17层内侧观看表现喷泉水沫的建筑部分。从外表看仅仅是一块板材,为了增加强度背后加了各种工字钢。</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歌舞伎町以前曾有一条叫做蟹川的河水,现在当地的神社里面还祭拜着水神。大厦的喷泉形像表达了向上的正能量,水的纯洁无瑕和柔软无形。淡蓝色的水与乳白色的飞沫构成了多彩的图画,丰富了建筑的个性。</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这是从内侧观看玻璃上的花纹。大厦4000块玻璃板的外面使用陶瓷玻璃漆通过丝网印刷技术印制出各有不同的水的花纹,美观而又不妨碍视野。</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水纹的图案设计上,既考虑了大厦全体的远视效果,又兼顾了每一个窗户的近距离视野。花纹上既有圆弧形的水波,又有圆点形的飞沫,丰富了视觉效果。</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另外,大厦的外形不是像一般大楼那样四方的,而是采用了各种不同角度的曲折形壁面,四个角也是接近圆弧形。这些设计使大厦的喷泉形像变得更加生动。</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大厦的底部,使用了连续水波图案的铸铝合金装饰墙面。同样是表现水的主题,在配色、形态和质感上都与高层部形成对比。</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大厦底部的造型与配色都是继承了原来东急米兰剧场大楼的特色,而且高度也刚好和原来的建筑相同。这种继承加创新的设计手法经常被用于日本各地的城市再开发中。</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大厦一楼中间留出了一条东西贯通的道路,大厦入口就设在这条道边上。顶篷使用了250块半圆锥形铝合金板,同样是表现水波,却给人以华丽而富于未来感的印象。</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大厦门口的道路实际是供机场大巴专用的,这些直通大客车往返于大厦和羽田机场以及成田机场之间,接送在大厦酒店住宿的客人。</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一层门厅迎面墙上装饰的是长达10米的丙烯画《极光之梦》,作者是篠原有司男。该画为作者在拳击手套上沾了颜料后一拳一拳击在画板上完成的。</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一楼左侧是星巴克咖啡厅,对面墙壁上悬挂着森山大道的四幅黑白照片《新宿系列》。</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森山大道1938年出生于大阪,是日本著名的摄影家,善长于高反差的黑白照片摄影。森山历时半个多世纪拍摄新宿,记录了这里的喧嚣与鼓噪。</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图为一楼新宿宾雅环旅酒店和17层餐厅的入口指示牌,古老的硬质塑料唱盘很有特色。</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各楼层的移动方面,除了各种直梯,西侧安装了滚梯,而且是从1楼一直延续到17楼,这在各种公共设施中是十分罕见的。</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大厦二楼是名为"歌舞伎横丁"的餐厅,通过洋溢着昭和时代气息的装潢和鲜艳的色彩突出了新宿歌舞伎町的特色。</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歌舞伎横丁"里面又划分为北海道、东北、关东、横滨、中部、近畿、中四国、九州冲绳、韩国料理等区域,提供富于日本和亚洲特色的美食。</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同时,餐厅还将娱乐与饮食融于一体,经常在中间的小舞台上搞一些表演活动,以增加场内的喧闹气氛。</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图为二楼的公共艺术作品《大楼汉堡》,材料来自拆除的这里原来的大楼,作者是名为Chim↑Pom的六位年轻艺术家小组,作品折射着大量生产大量消费的现代社会。</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图为二楼的厕所,细心的读者可能会发现,照片中的洗手池不是通常那样设在厕所里面,而是设在了外面。原来这里还有一个故事呢!当初为了赶时髦,大厦设计了无性别厕所,一大溜十几间茅房谁都可以上,这可乐坏了那些老流氓们!本来歌舞伎町就是鱼龙混杂之地,这下可以名正言顺地揩油了。结果大厦开张4个月后就被迫取消了无性别厕所,剩下这些男女共用洗手池算个纪念吧?</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三楼是游戏区,不仅设置了各种游戏机,而且还设有酒巴,提供简单的餐饮。</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四五层为体验型娱乐和兼健身房和桑拿浴为一体的餐厅,6-8层为拥有900个座位的大剧场,9-10层为电影院,17层为酒巴餐厅JAM17。</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图为JAM17里面的艺术作品《新宿》,作者西野达。高悬在屋顶的作品中使用的路灯、桌子、收款台、铁柜、沙发等物品都是当年这条街上各个店里使用过的实物。</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17层设有室内和露天展望区,游人可以从这里欣赏西新宿的高楼群,还可以俯瞰新宿车站和脚下经过的山手线电车。</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大厦的18-38层是新宿宾雅环旅酒店(Hotel Groove Shinjuku,A Parkroyal Hotel),39-47层是档次更高的东京泛太平洋骊星酒店(Bellustar Tokyo,A Pan Pacific Hotel)。图为18层的酒店前台。</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大厦东侧二层的外墙上装有一幅面积达200平方米的巨大液晶显示屏,随时播放包括公益广告在内的各种视频。</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巨大的液晶显示屏刚好面对旁边的影城广场,显示屏下面是一个约145平方米的露天舞台,两者结合起来为过往游人提供各种免费的演出,很受欢迎。</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新宿车站西侧以东京都厅为主,建有一群摩天大厦,而车站东侧则少有高楼。歌舞伎町大厦建成后,成为车站东侧最高的建筑。图为从都厅远眺新宿站东口的歌舞伎町大厦,前面的建筑是高200米的日本损保公司总部大楼。</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入夜,在灯火的映衬下,歌舞伎町大厦呈现出一番妩媚的表情,与周围的街区形成对照而又不失和谐。</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铝合金的水波图案也一改白天冷峻的面孔,向人们展现了一片更加秀丽多姿而且富于幻想的世界。</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关于歌舞伎町大厦的商业运营模式是否成功,专家各有所见,但作为一个富于个性的地标建筑,这座大楼无疑会留在人们的心目中。</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二〇二五年三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