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5年2月17日我们全家集合出发美国西海岸。女婿是本次旅行的总策划兼总执行,他的背囊里有一个厚厚的文件夹藏着我们此行所有的预定单(包括酒店、景点门票)。女儿是 我们的公关助理负责一应对外沟通协调。因为行李多怕装不下,女婿特意订了一辆吉利汽车它与伦敦出租车同款(据说上海只有50辆),等我们3月3日凌晨回来时再到机场接我们。可见他是个细心周到人。</p> <p class="ql-block">经停首尔机场二个小时后继续飞行预计十个小时落地旧金山机场,全程约一万公里。这次我们计划在旧金山入境,三天后自驾去洛杉矶、拉斯维加斯然后全家搭飞机去西雅图继续租车游览。</p> <p class="ql-block">落地旧金山丝滑入境如若入无人之境,比起二年前入境纽约时大厅里人声鼎沸戒备森严旧金山海关的工作效率给人的体验感太好了。</p> <p class="ql-block">旧金山是个坡地城市,道路虽说还算平缓但要全程Sity Walk还是需要费些力气的。市中心的停车会是一个大麻烦。不妨利用城市公交尝试一下旧金山市民的出行体验,孩子们已经做好全部的准备。旧金山被最早来此定居的华人口中称为三藩市(San Francisco)因为他们大多是广东福建的口音取了这个地名前二个音节拼读而成。十八世纪中叶旧金山发现浅层金矿于是推动了美国西进运动的进程在那里聚集了大批淘金人群(Gold Push)。华人当然也在其列。原来这里就叫金山但澳洲后来也有了一个地名“新金山”(现在的墨尔本)。于是美国人就把它改称“旧金山”。</p> <p class="ql-block">第二天旧金山市天气不错,酒店早餐后全家出发开始我们的行程。由于是第一个早晨心情愉悦步履轻松,走在大街上一切都觉得那么新鲜。已经是九点多了马路上基本没人好像城市还没有完全苏醒。那公寓楼墙之外好像都有消防逃生楼梯。旧金山的历史曾经有二次大地震给这里的人们留下过巨大的创伤。从建筑设计上就可见一斑。</p> <p class="ql-block">街道上有不好少流浪汉但从他们的脸色没有看到哀怜阴郁的神情,反而是很轻松地挥舞双手向人们展示着摇滚的节奏。</p> <p class="ql-block">旧金山街头看到了在路边“趴活”的无人驾驶的出租车(它叫waymo)。这完全是一个新鲜事物。据说它是第一个允许无人驾驶汽车上路的城市。行驶在大街小巷之中非常灵活一点也不逊色于普通车辆。目前只对注册在美国境内手机用户服务否则我真想坐进去尝个鲜。用户不能坐在驾驶座位上但它还是保留了传统汽车的驾驶功能。看那些“鬼佬”坐在车里专心看着怀中的电脑任由出租车风驰电掣般的行驶在繁忙的车流之中心中真有点羡慕啊。</p> <p class="ql-block">旧金山市政厅广场。这里曾经是华人千里漂泊远渡重洋登陆美洲大陆的滩头,美国人为了开拓广袤无际的东部在晚清政府的鼓励之下自十八世纪下半叶开始福建广东一带就有人来到了这里参与美国中央铁路的建设,挖煤淘金修路什么都干中国人聪明勤奋吃苦耐劳的精神让美国人开始折服。从而使得这批劳工逐渐在美国生根发芽进而开枝散叶,如今的旧金山居民中华裔占据了近20%。他们的后代还能能够听懂中文可以用简单中文交流。</p> <p class="ql-block">今天是周末市政厅大楼大门上锁空无一人连个警卫都找不到。很想到里边去看看的,只能改天再来了。</p> <p class="ql-block">马路对面出现游行抗议的队伍,他们举着用纸片做的写着骂娘的字样的标语牌,嘴里大呼总统的名字当然还有马斯克这个倒霉蛋。仔细一打听才知道那天是美国总统日,可能是在家没事可做乘着午日的阳光绕着市政厅广场转着圈,警车开到马路的一侧为他们留出了通道。走了没多远看到了几个警察叔叔把一个女孩铐起来押向警车,那女孩一脸无辜微笑着向路人解释警察不让她喊口号。见鬼!你要不搞破坏才怪!</p> <p class="ql-block">其实绝大部分的美国人并不关心政治和国家大事,他们出于自己的利益才会参加游行集会。街边不断有居民或路人给他们鼓掌喝彩起哄帮腔。大家图个热闹罢了。</p> <p class="ql-block">旧金山圣母升天大教堂(建于1971年年),加州旧金山罗马天主教大主教管区的主座教堂。每年都要吸引千万游客到此游览观光成了旧金山市的地标建筑。其外形特征极富新意并充满了现代科技元素,对传统天主教堂的建筑风格有着突破创新的改变,它只能在美国这样包容的社会环境下出现,要想在欧洲任何地方看到这样的天主教堂却很难。它的设计者是当地二位著名建筑设计师(John Mlchael和Angus Mcsweeney)与时任麻省理工大学建筑学院院长(Pietro Belluschi)合作而成。</p> <p class="ql-block">日本城(Japan Town)这里是全美最大的日裔社区,主要经营特色是日式风味的料理以及传统小吃。附近有不少卖小礼品的商店。看上去蛮精致的。对面的日式小塔正在维修搭着脚手架没什么好看的。走的也累了与妻找了个地方坐下喝口茶,让孩子们去逛逛吧。女孩子就是喜欢这些。</p> <p class="ql-block">九曲花街是旧金山一个打卡地。那是我们此行唯一的雨天,相机无法拍摄只能用手机拍了一些视频。由于地势陡峭所以当局就把下坡路修成蛇形状路边盖起了造型美观雅致的小楼。美国人因为喜欢阳光都愿意住在山坡之上,每天通透的阳光撒满家中每一个角落令人心情愉悦。他们在房屋周边种满了鲜花争奇斗艳因此得名“九曲花街”。美国人到旧金山旅游都喜欢开车试一下连续弯道下坡的驾驶乐趣。</p> <p class="ql-block">雨中的旧金山艺术宫显得有点苍凉。为1915年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而建庆祝巴拿马运河开通和旧金山市重建。从它的古罗马和古希腊雄伟壮观的建筑风格中可以想象当年的辉煌,如今却被人们遗忘了。</p> <p class="ql-block">艺术宫里边游客很少,走进空旷的大殿真的有点身处古罗马帝国的废墟的感觉。在整片高大树林的拥立之下喷泉,水池,拱顶,拱门,浮雕以及多立克式的罗马柱一样不缺。</p> <p class="ql-block">旧金山的历史上曾经历过二次大地震。1906年旧金山大地震里氏7.8级给当地居民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几乎是塌了半边城。1989年再次发生里氏6.9级。整个旧金山湾区至今仍是地震多发地,几乎是每年都会发生一些小规模地震侵袭。</p> <p class="ql-block">参观了一个特斯拉汽车的展示厅,有几辆比较前卫的车型比较适合年轻人的喜欢。特斯拉汽车在美国这样的传统汽车制造大国里不会有太大的发展空间,特斯拉汽车海外市场占据公司大部分的市场份额。</p> <p class="ql-block">宽敞明亮的展示大厅里就这么几辆样车与其他车展相比是不是有点形单影只的感觉呢。一会儿我们还是去看看老爷车的风采吧。</p> <p class="ql-block">特斯拉的底盘基本上就是一整块金属铸件,简单结实经久耐用就完了。它没有传统汽车的悬挂避震系统,哪来舒适柔和的操控感?我是看好它的智能驾驶的全识别技术,特斯拉的未来出路只有高科技附加值赋予它新的生命。</p> <p class="ql-block">劳斯莱斯银云系列的最早的一款,它们被保养的非常好。</p> <p class="ql-block">即使是在欧洲这样的车也不多见了。相信它们是男人的最爱。</p> <p class="ql-block">它们正要被装进大卡车里运到好莱坞片场做道具去?</p> <p class="ql-block">联合广场是旧金山市的中心街区,周边的四条城市道路组合了城市交通喧嚣繁忙的景象。一旦进入了广场你就会感受到一片宁静安逸的氛围。整齐排列的棕榈婆娑的身影掩映人们对周边高楼产生压抑心理视线,紫衫和鲜花陪伴着闲坐的人们,当然也有不少中国大妈跳着广场舞。这里是旧金山最好的酒店(圣法兰西斯大酒店)和购物中心。</p> <p class="ql-block">广场中央的圆柱顶上的自由女神像是纪念美西战争中在马尼拉海湾战争大获全胜的海军上将杜威而建的。</p> <p class="ql-block">早年的旧金山市在陡峭起伏的马路上经常出现马车翻车造成的人伤事故,于是一种特别的市内交通工具为人们提供了便捷安全的出行方式。它通常是由二节车厢组成,前面一节只有雨棚后面的是车厢。由于是观光车所以大家都喜欢坐在前面。叮叮车单程票八元并且不与其他公交车票通用,中途下车再上车就得重新买票。最滑稽的是它到了终点站后不能自己掉头,需要二位司机下车人工推着机车掉头成为了城市一景。那天早上我们出门时天就有的毛毛雨,出了酒店右拐就是叮叮车的终点站。可巧那天掉头的转盘需要维修害得我们爬坡走了一站路来了一辆短途接驳的公交车。</p> <p class="ql-block">Hallidie Plaza大约在150年前有一个英国人叫Hallidie的有一项发明创造缆索,它将缆索放在地面以下的函管循环往复的抽动给缆车提供动力。行驶在铁轨上的叮叮车(Cable Car)上有前后二位司机前面的负责操纵夹箍抓紧地下转动的缆索时叮叮车得到了驱动力,下坡时松开夹箍由后面的司机负责刹车减速。这样的交通工具特别适合旧金山这样的坡地城市。叮叮车发展的高峰期旧金山有十几条线路600台机车。后来因为旧金山大地震后逐步萎缩如今只有三条线路作为怀旧观光线路继续运营。</p> <p class="ql-block">小时候我家附近有二条有轨电车(2路和5路)我特别喜欢站在司机的身后看他不断地转动着刹车手把听他踩动脚踏的铃声发出叮叮的声音。到了旧金山看到了叮叮车顿时觉得好有兴趣去了解一下它的过往,于是就走进了缆车博物馆。这里也是叮叮车的动力总站。</p> <p class="ql-block">为叮叮车提供驱动的缆索的巨大盘轮不断地在转动。</p> <p class="ql-block">存放在博物馆最早的叮叮车原物。</p> <p class="ql-block">路过了唐人街(Chinatown)这里居住着近二十万华侨居民,店招几乎都是中文。原版的唐人街建筑已经在1906年大地震时全部被摧毁了,眼前的这一切也是美国人依葫芦画瓢参照中国文化元素复建的。据说在这里你可以不懂英文用中文生活几十年都没有问题。</p> <p class="ql-block">这是一家福建人开的理发店,因为是上午所以没有生意。唐人街只有在晚上才会出现其繁荣的景象据说治安状况还不错。</p> <p class="ql-block">从市中心出发翻过俄罗斯山岗时眼前一片开阔,刚露脸的阳光撒在海滩</p> <p class="ql-block">美国人喜欢晒太阳,出来玩大多是选择露天的场所。</p> <p class="ql-block">走进码头发现码头上不见渔船到有不少海誓聚集在一起,肥硕的身躯挤在一起甚至为了一寸领地不惜大打出手。由于好吃好喝的照顾没有天敌的侵扰生存环境优良所以种群数量不断增加,冬天是它们在这里晒太阳的季节总数超过了三千头,但到了夏天它们都游向了大洋深处一头也找不到了。</p> <p class="ql-block">泛美金字塔。造型独特的高层建筑抗震结构设计的教科书。它是建筑雕塑的宣言!</p> <p class="ql-block">哥伦布塔建于1907年,这座通体铜绿色的建筑外形仿佛就是一只熨衣斗。它是旧金山市的建筑地标之一。</p> <p class="ql-block">金门大桥建于1933年(1937年通车),它连接旧金山市区与北部马林县的跨海通道。世界近代桥梁史的杰作,主桥全长近二千米桥面为双向六车道项目投资3500万美元。建筑特点是单跨纯斜拉索。既能把湾区的公路交通连成一体又能保证在湾区海面的大型船舶畅通无阻,这在当时就是一个奇迹。早在十八世纪中期淘金热时期就有人呼吁需要有一座大桥,无奈那时候没有这样的造桥技术和资金保证只能作罢。</p> <p class="ql-block">为了更形象的说明金门大桥的存在意义还是上一张旧金山湾区地图说明吧,红圈就是大桥的所在。它把整个湾区都连同在了一起加强了人流和物流的衔接为今天的硅谷和湾区建设带来极大的便利。在大桥未能架设之前只能以轮渡方式过海。</p> <p class="ql-block">金门大桥的游客中心广场上有一尊雕塑,他是大桥的设计师约瑟夫.斯特劳斯。多轮方案反复论证后于1923年经加州议会批准通过并制定了项目资金筹措法案:贷款、发行债券、售取过桥费来筹集3500万美元用于建设和维护大桥的费用。这个法案至今仍然有效,如果是小汽车过桥来回收取9.85美元(单向收费)。正逢美国经济大萧条之际资金筹措异常艰难,约瑟夫用自己的钱袋购买大桥建设债券以效绵薄之力。</p> <p class="ql-block">典型的维多利亚式的住宅是旧金山地区的住宅公寓的建筑特色,这些百年以上的老宅毗邻而建经主人们精心维护焕发出了新的活力。在这样带着斜坡的街道上徘徊观望心里有着不一样的感受。</p> <p class="ql-block">戴着圆顶的建筑一般来头都不小,今天阳光明媚新人们来此登记结婚顺便来场婚纱秀。</p> <p class="ql-block">政府办公重地也能由着你们的心情随意摆拍。</p> <p class="ql-block">当年发现的旧金山湾区的浅层金矿的实物展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