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人的记忆:大串联(在北京的那些日子里)

傲骨

<p class="ql-block">文字创作:傲骨,美篇制作:傲骨</p> <p class="ql-block">一代人的记忆:大串联(在北京的那些日子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们刚进入中学就赶上了那场史无前例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运动。进校没几天就突击办理学生证选进京代表参加那场文化大革命中的″革命大串联"活动。当时我们同学年龄最大的也就十四,五岁,最小的只有十二岁,我们学校还没有成立红卫兵组织,我们只是做为革命学生代表去北京。记得我们是一九六六年十一月九日晚连夜赶到了包头沼潭车站(今包头西站),到车站后办理了团体票,于次日,也就是十一月十日早七点三十分乘坐包头发往北京的108次普通列车奔赴北京。这趟列车是慢车,见站就停,说是为了方便沿途中的革命群众。我们从早上出发到第二天晨三点多钟没吃一口饭,没喝一口水,没上一趟厕所的这十七,八个小时在拥挤气味难闻的车厢里进入了北京城。在永定门车站下车后由接待人员把我们一行先安排到了北京先农潭体育场,约两个小时左右由大客车把我们送到北京市西城区复兴路(文革中改为长征路,下同)小学住宿。到了地方接待站人员很快绐我们办理了北京交通免费乘车证,用粮票换学校食堂的饭票不要钱,花六分钱买了一枚小型毛主席像章说是可以证明是外地来京的学生。学校食堂伙食很好,早,晚两餐都是大米干饭肉片汤,对于我们这些吃了一肚子长毛杂粮的同学们来说这伙食简直就是进了皇帝餐堂。中饭发两个白面馒头,没有菜也没汤,我们就到校处买几分钱的咸菜。记得学校西面有条小街,为了抄近路只要我们不上街就翻墙。复兴路小学是一座三层楼房,接待站工作人员跟我们说过:你们年龄小,把我们安排在三楼一间教室,说是三楼暖气好,怕把我们冻着感冒。住的条件还算不错,四十多名同学安排在一起,铺的草垫子不冷,就是两名同学天天尿床成了笑料。我们总在教室里外,楼梯楼道打打闹闹,还同外地来的红卫兵打架,在那栋楼里只有我们不是红卫兵没佩戴红卫兵袖标,也属我们最小。那时我们上街的主要方向是东面的天安门方向,公交太挤没乘过,街旁正在建地铁一,二号线,工程由解放军工程兵部队承担,施工方式是大揭盖基木靠人海战术和简易的机械设备。当时的天安门后的午门,故宫已不开放,天安门两侧的中山公园,劳动人民文化宫,人民大会堂,历史搏物馆也是同样,只能活动在广场。东单,西单,军事博物馆。有些同字去过北京各大院校看,抄大字报。再就是北京一毛钱一碗的馄饨,七毛钱一斤的江米条还有什么苏联什么林嫁接出来两毛五一斤的梨苹果吃了不少。还跟学校附近街坊的孩子们打过几次架。反正在北京的那些天里除了逛马路乱跑,胡闹外革命大串联要学的东西一点没学到,有的同学倒是借了接待站的不少粮票……。一九六六年十一月二十一日中共中央,国务院联合下发了停止大串联的通知,二十六日在北京西郊机场受到毛主席的接见后,于一九六六年十二月二日乘坐北京发往包头的107次普通列车又经历十七,八个小同来时的相同经历于一九六六年十二月三日,我十四周岁生日的那天深夜回到包头,并于次日返回学校……。</p> <p class="ql-block"> 本篇献给我的网友,献给我的同一代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