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1938年,毛主席、朱老总与贺老总在中共六届六中全会的主席台上交谈。众所周知,毛主席在交谈中常用手势增补语言的魅力。当他与贺老总交谈时极有气势地伸出了两根手指,与自己的言语相配合。后面的朱老总认真地听着两人的交谈。贺老总非常赞同毛主席所说的。这次会议非常重要,总结了抗战15个月以来的斗争经验,并纠正了王明的右倾投降主义错误,使得全党全军团结一致争取抗战胜利。</p> <p class="ql-block">1938年,在陕北,抗战时期,45岁的毛主席与52岁的朱老总在延安的窑洞前并排站在一起合影。这张照片是当时的苏联摄影师奥尔加所拍摄。两位巨人的这张照片影响巨大,曾出现在苏维埃刊物的头版上。</p><p class="ql-block">此时距离两位巨人第一次见面已经过去整整10年。1928年,两位巨人在南昌龙江书院会师。此后,两位巨人不仅是革命战友,还是情同手足的兄弟。</p> <p class="ql-block">1938年,毛主席与梁簌溟在延安亲切交谈。这一年,梁簌溟访问延安,与毛主席进行了八次长谈,每次都长达数小时。其中,内容涉及广泛,包括哲学、中国社会结构与抗战前途。虽然,两人的观点在某些地方并不一致,但毛主席仍肯定梁簌溟的爱国热情,并称其为“有骨气的人”,是“中国最后一位儒家”。梁簌溟也认为毛主席有雄才大略。</p><p class="ql-block">1949年,梁簌溟成为政协委员。毛主席多次公开称其为“老朋友”。五十年代后,梁簌溟的思想与观点不合时宜,但他在毛主席的保护下并未受到肉体上的迫害。</p> <p class="ql-block">1949年8月,毛主席和老朋友柳亚子在一起。毛主席与柳亚子的交往充满文人间的诗酒唱和与政治理想碰撞的火花,二人以诗会友,留下诸多趣谈。</p><p class="ql-block">1945年重庆谈判期间,柳亚子担心毛主席的安全,直言:“蒋中正不可信!”毛主席笑答:“我们打个赌,若我能平安回延安,你请我吃红烧肉;若不能,我请你吃湖南辣椒。”柳亚子欣然应允。最终毛主席安全返回,但这场“赌约”却因时局未兑现,成为两人笑谈。</p> <p class="ql-block">1949年4月21日,北平,毛泽东主席接见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代表。</p> <p class="ql-block">众所周知,毛主席与周总理,两位伟人最后一次谈话是在1974年12月26日毛主席81岁生日当晚。 然而,很少人知道两位伟人人生中第一次见面的场景。1926年3月20日,因蒋介石逮捕中山舰舰长李之龙,并计划对付共产党。当天晚上,多人齐聚李富春家里商量对策。周恩来在法国留学期间已与李富春夫妇相识,而李富春又是毛泽东的长沙老乡。当天晚上,当毛泽东来到这位老乡家时,28岁的周恩来也在这位好友家里。</p> <p class="ql-block">1940年,周总理从苏联回国毛主席亲赴机场接机时留下的珍贵合影,照片中周总理弯曲着手臂看起来有些疲惫。</p><p class="ql-block">1939年周总理在苏联治疗手臂,尽管苏联方面做了最大努力,由于伤势严重,周总理的右臂未能做到痊愈,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后面看到周总理的照片全部都是弯曲的样子。</p> <p class="ql-block">两位伟人珍贵合影,众所周知,周总理一直都是毛主席最得力的助手,两人配合默契,合作天衣无缝。</p><p class="ql-block">事实上,早期周总理在党内的地位是高于毛主席的,一度还是我党实际上的最高负责人,直到他发现毛主席才是真正能带领红军打胜仗的人,带领革命走向胜利的人,他甘居二把手的位置,为了让毛主席专心统筹全局,周总理便逐渐扮演起总管理的角色。</p> <p class="ql-block">该照片拍摄于1961年,拍摄地点在庐山,这是毛主席和周总理留下的一场罕见合影,温馨的一幕,永恒的记忆。</p> <p class="ql-block">这是毛主席和周总理的合影。</p> <p class="ql-block">毛主席、周总理在庐山芦林一号的老照片。</p><p class="ql-block">1961年8月23日至9月16日,毛主席在庐山主持召开了中共中央工作会议,史称“第二次庐山会议”。</p><p class="ql-block">照片为会议期间,毛主席、周总理在庐山芦林一号的合影。</p><p class="ql-block">照片中毛主席和周总理站在一起,笑容灿烂,亲密无间,亲切慈祥,气度非凡。</p> <p class="ql-block">毛主席与周总理在庐山的珍贵合影,1961年,为了纪念周总理亲自领导的“南昌起义”三十四周年,毛主席特地参加了在庐山人民剧院举办的建军节晚会。</p><p class="ql-block">毛主席来了以后,听闻周总理还没到,便拿了一个板凳坐在门口,卫士问他:“主席,不进去吗?”</p><p class="ql-block">他笑着说:“等一等总理,我们一起进去。”</p><p class="ql-block">两个伟人伴随着欢声笑语,伴随着心有灵犀,一副结伴而行而温馨的场面尽现眼前。</p> <p class="ql-block">两位伟人珍贵合影,众所周知,周总理一直都是毛主席最得力的助手,两人配合默契,合作天衣无缝。</p><p class="ql-block">事实上,早期周总理在党内的地位是高于毛主席的,一度还是我党实际上的最高负责人,直到他发现毛主席才是真正能带领红军打胜仗的人,带领革命走向胜利的人,他甘居二把手的位置,为了让毛主席专心统筹全局,周总理便逐渐扮演起总管理的角色。</p> <p class="ql-block">50年代,毛主席与周总理一张珍贵合影,毛主席和周总理两人不仅是生活上的最友好的朋友,更是革命道路上最真挚的战友,周总理是毛主席最信任的人,毛主席是周总理最敬重的人。</p> <p class="ql-block">毛主席与朱老总合照。</p> <p class="ql-block">1954年5月20日,毛主席与陈叔通坐在午门城楼上。陈叔通将主席的一根竹杖拿在手上反复观摩。他应该非常欣赏这根竹杖。毛主席也对这根竹杖爱不释手。原来,这根拄杖是1954年毛主席在杭州期间所砍的。</p><p class="ql-block">离开杭州时,毛主席将这根竹杖带到北京。他并没有将这根拄杖搁置在一边,而是经常使用。因为毛泽东喜欢拐杖,宁可拄杖徒步,也不愿坐担架,更不愿坐轿子。5月20日,毛主席就是用这根竹杖登上午门城楼。</p> <p class="ql-block">毛主席与外国友人的罕见合影,还是第一次看到,照片中站在毛主席身边的分别是美国黑人学者杜波依斯、记者斯特朗。</p><p class="ql-block">斯特朗是当时美国著名的进步女记者、作家。她的一生非常传奇,因为她这一辈子1/3在美国,1/3在苏联,1/3在她称为“理想的归宿地”的中国。在她72岁时,冲破了重重阻力回到中国定居,1970年3月她在北京逝世,享年85岁,之后被葬在北京八宝山革命烈士公墓。</p> <p class="ql-block">1959年杜波伊斯访华,毛泽东主席接见。</p> <p class="ql-block">毛主席一张罕见合影,这是1944年,毛主席请邻居马海德一家吃午饭时,女儿李讷在外面和马海德的儿子周幼马在一起玩耍的瞬间。</p> <p class="ql-block">毛主席与国外友人的一张罕见合影,毛主席左边的是第一位加入中国国籍的外国人马海德。</p><p class="ql-block">马海德一生都在致力于研究治疗麻风病,共救治了50万中国人的生命。所以在2009年9月14日,已经去世多年的马海德还被评为了“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一。</p> <p class="ql-block">1944年毛主席与夫人在延安的合影,两人相视而笑的瞬间,此时她的工作主要是照料毛主席的饮食起居。</p> <p class="ql-block">毛主席一张珍贵的温馨家庭照,照片拍摄于1951年,毛主席和夫人、女儿、侄子在北京颐和园的合影,照片中可以看到一家人心情都很好,脸上带着幸福的笑容。</p> <p class="ql-block">这是毛主席和两个女儿留下的一张极其珍贵、极其罕见的老照片,温馨的一幕,幸福的一家人。</p> <p class="ql-block">1953年,毛主席与夫人、女儿李敏、李讷在北京玉泉山的珍贵留影,幸福温馨的画面。</p> <p class="ql-block">毛泽东主席一生,只出过两次国,而仅有的两次出国,都是去苏联。</p><p class="ql-block">第一次乘火车,时间是1949年12月6日至1950年2月17日,时值当时苏联最高领导人斯大林70寿辰,毛泽东主席率领中国代表团前往庆祝。第二次坐飞机,时间是1957年11月2日至21日,时值苏联十月革命40周年,受苏联邀请,毛泽东主席率领中国共产党代表团前往参加。</p> <p class="ql-block">照片拍摄于1953年,毛主席与杨尚坤以及汪东兴,在视察海军“长江”号炮舰时的一张合影。这是毛主席第一次视察海军乘坐的军舰,也是唯一一次。</p><p class="ql-block">而在山东青岛有一座中国人民海军博物馆,里面的海上展区,建有3个码头,其中有一艘就是毛主席乘坐过的长江舰。</p><p class="ql-block">当年,毛主席在视察时,还为海军题词:“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我们一定要建立强大的海军”!大大鼓舞和激励中国人民的海军建设!</p> <p class="ql-block">1959年6月,毛主席回到韶山与弟妹张玉莲、侄儿毛坚平、侄女毛小青合影,照片中毛主席手抚侄儿侄女头顶,一脸慈爱。</p> <p class="ql-block">毛主席接见“养猪姑娘”冯健等英模代表,照片中,站在第一排3名女孩后面,穿白色上衣,留着长辫子的姑娘,就是冯健。</p><p class="ql-block">这张照片是冯健唯一一张与毛主席近距离同框的合影,也是她一生最珍爱的物品,此后一直摆放在家中最显眼的位置,激励着她奋勇前进。</p> <p class="ql-block">毛主席亲自与她握手,周总理拍拍后背表示鼓励。能被两位伟人亲自接见,足以说明她也是十分优秀的,她是谁?</p> <p class="ql-block">该照片拍摄于1954年,拍摄地点在武汉东湖。这是毛主席和几位大姐留下的一张极其珍贵的大合影。</p> <p class="ql-block">1955年毛主席给罗荣桓授衔</p> <p class="ql-block">一张老照片,该照片拍摄于1959年,拍摄地点在庐山。这是毛主席和钟学坤的罕见合影和珍贵旧照,温馨的画面,永远的记忆</p> <p class="ql-block">60年代初,毛主席与夫人在庐山的一张罕见合影,两人坐在藤椅上,侃侃而谈。此时两人的关系还是很恩爱的,毛主席还为夫人写了一首七绝《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洞照》。</p> <p class="ql-block">毛主席与柳直荀烈士遗孀李淑一的珍贵合影,这张照片中有一位干瘦的老先生“闯”入了镜头,看上去精神矍铄,神态自若。这位老先生叫曹典球,与毛主席的岳父、杨开慧的父亲杨昌济是好友和同科秀才,关系非同一般。</p> <p class="ql-block">毛主席与曾志的珍贵合影,两人是相识多年的好友,除了毛主席之外,曾志和贺子珍的感情也非常好,她们情同姐妹,有时候一起执行任务,关系好到经常同盖一条棉被的地步。</p><p class="ql-block">1964年,毛主席在向陈永贵等人介绍曾志时说:“曾志同志,井冈山的,现在井冈山没有几个人了。”短短一句话,体现出毛主席跟曾志之间的深厚友谊。</p> <p class="ql-block">毛主席夫妇与陶铸、曾志夫妇在广州的罕见合影,1955年1月,陶铸任广东省省长,他在广东工作近12年,跑遍了全省100多个县、市,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在50年代和60年代初期,大搞农业基本建设,兴建大中型水利、电力工程之多,居全国首位。</p> <p class="ql-block">毛主席、周总理、粟裕珍贵合影,1961年,毛主席接见蒙哥马利时,对方称赞毛主席是高明的军事家,用兵如神,特别是淮海战役。</p><p class="ql-block">毛主席谦虚地说:“在我的战友中,有一个最会带兵打仗的人,这个人叫粟裕,淮海战役就是他指挥的,他还是我的老乡呢!”</p><p class="ql-block">毛主席这句话,是对粟裕戎马一生的高度褒奖,军中战神无疑。</p> <p class="ql-block">毛主席与摄影师钱嗣杰的一张珍贵合影,钱嗣杰曾是新华社摄影部原高级记者,1964年成为毛主席的专职摄影师。在那些年里,他跟随毛主席,拍下了一张又一张重要的照片,留下了珍贵历史的瞬间。</p> <p class="ql-block">毛主席与摄影师钱嗣杰一张罕见合影,钱嗣杰跟随毛主席多年,拍摄了毛主席的许多历史瞬间。钱嗣杰在毛主席身边工作的六年,是他一生中最幸福、受益最多的时光,同时也是最紧张、压力最大的一段日子。</p> <p class="ql-block">毛主席与新中国第一位女外交部长王海容的罕见合影,照片中毛主席身边的两位年轻人是谁呢?他们俩是毛主席表兄王季范的亲孙子孙女,也是烈士王德恒唯一的儿女。毛主席的表侄孙女王海容、表侄孙王起华姐弟俩。</p><p class="ql-block">王海容是新中国第一位女副外交部长,毛主席晚年的外交活动中,基本上都能看到她的身影,还参与了秘密接基辛格访华等外交大事件。她的一生奉献给了祖国的外交事业,终生未婚。</p> <p class="ql-block">毛主席与群众在一起的合影。</p> <p class="ql-block">毛主席与陈云在北戴河的一张罕见合影,俩人自1933年相识以来,陈云凭借其在经济财政领域的卓越才能,赢得了毛主席的极大信赖。两人也建立了深厚友情。</p><p class="ql-block">值得一提的是,毛主席不仅一次又一次地委以重任给陈云,而且在国家遭遇困难和挑战时,陈云总能勇敢面对,以创新的方法推进工作,为中国的经济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p> <p class="ql-block">1958年3月16日傍晚,在成都会议期间,毛主席视察成都近郊的郫县合兴乡红光高级农业合作社。他走到社员温大娘家里,坐下来亲切地与大娘拉起了家常。毛主席一直提倡不论官员还是知识分子都要走进群众,贴近群众。</p><p class="ql-block">1964年,毛主席在视察途中在车站站台散步。毛主席一生只坐过两次飞机。远距离的外出视察大部分都是坐火车。毛主席工作繁忙,甚至将火车当做临时办公室在上面办公处理事情。</p> <p class="ql-block">1958年7月31日,北京机场,毛主席亲迎苏联第一书记赫鲁晓夫。两人紧握双手,毛主席一手相牵,一手轻拍赫鲁晓夫肩膀,尽显深厚情谊与关怀。</p><p class="ql-block">这一幕不仅是中苏关系的珍贵瞬间,也彰显了两国领导人的深厚友情与相互尊重。历史铭记这一刻,两国和谐共处、共同进步的愿景跃然眼前,成为两国关系史上的温馨篇章。</p> <p class="ql-block">1958年8月6日,毛主席在河南省新乡七里营人民公社的棉田中踏过木桥,其后的群众紧随其后,留下了一张珍贵的集体留影。</p> <p class="ql-block">1959年6月25日,离开韶山老家已经三十二年的毛主席回到家乡。毛主席拄着拐杖前往父母的坟上祭拜。在上山祭拜的路上,毛主席看到了一个小放牛娃。小男孩正牵着一头老黄牛,并好奇地看着走在小道上的一行人。当毛主席走到小男孩身边时特意放慢了脚步,看向小男孩。小男孩也昂起头看着身材高大的毛主席。他并不知道自己面前的这位老乡是谁。小男孩只是感到这位老乡很亲切,像自己的爷爷一样慈善。</p> <p class="ql-block">1961年1月,南粤大地暖意融融,毛泽东主席踏上广州这片土地,展开视察工作,并在此主持召开意义重大的中央工作会议。彼时,国内形势错综复杂,国家发展面临诸多挑战与机遇,会议旨在为经济社会发展探寻更为合理的方向与策略,力求找到突破困境的有效路径。</p><p class="ql-block">在繁忙的公务之余,毛主席始终心系《毛泽东选集》第四卷的编纂工作。这部选集收录的是解放战争时期的重要著作,对总结革命经验、指导后续工作意义非凡。毛主席不辞辛劳,亲自审定文稿,逐字逐句斟酌。他常常与编辑人员围坐在一起,热烈探讨,从文章的思想内涵到语言表述,从史实的准确性到逻辑的严密性,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他深厚的思想底蕴、敏锐的洞察力以及严谨的治学态度,令编辑人员深感钦佩,也为选集的高质量出版奠定了坚实基础。在广州的这段时间里,他们留下了一张珍贵的合影,照片中,毛主席面带微笑,目光坚定而温和,身旁的编辑人员神情专注,满怀敬意,这一瞬间被永远定格,成为那段历史的生动见证。</p><p class="ql-block">3月29日,毛主席结束了在广州的工作,启程返京。谁也未曾料到,这次离开后,他就再也没有踏上广州这片土地。然而,他在广州留下的足迹、做出的决策,以及对《毛泽东选集》第四卷的悉心审定,都成为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的篇章,对国家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不断奋斗、砥砺前行 。</p> <p class="ql-block">1962年,毛主席和卫士李银桥夫妇。</p><p class="ql-block">李银桥曾是毛主席的卫士、卫士长,他在主席身边工作长达15年。</p><p class="ql-block">李银桥的夫人叫韩桂馨,她曾是李讷的保姆。这俩人能走到一起,多亏毛主席从中穿针引线。</p><p class="ql-block">照片中的李银桥,身姿笔挺,双手背后,看起来比毛主席还有范儿。其实,他并非故意如此,他本就是练家子,气质就是这样。</p><p class="ql-block">反观毛主席,正襟危坐,慈眉善目。这说明什么?说明毛主席对普通人的尊重。不得不承认,伟人的胸襟不是一般的宽广,伟人的气度不是一般的恢宏。</p> <p class="ql-block">这是毛主席和李银桥一家人,留下了一张珍贵合影,温馨的一幕,永恒的记忆!</p> <p class="ql-block">1963年7月31日,毛主席等领导人在北京观看了由沈阳军区话剧团演出的话剧《雷锋》后亲切接见全体演职人员,并和他们留下了合影。</p> <p class="ql-block">毛主席一张罕见合影,照片拍摄于1964年,毛主席在杭州汪庄西子国宾馆的留影。照片中毛主席和夫人坐在椅子上,身子挺直,表情十分严肃,身后站着的两位年轻的工作人员,男的是毛主席的理发师兼卫士周福明,女的是护士许春华。</p> <p class="ql-block">毛主席与佩抢警卫员的一张罕见合影,照片拍摄于1965年,毛主席在武汉东湖宾馆散步时和一名佩枪警卫战士的合影。按规定,警卫战士和毛主席合影一律不得佩枪,这是唯一一张。</p><p class="ql-block">这张照片拍摄于1965年4月13日下午。当时毛主席到武汉视察时,像往常一样住在东湖宾馆梅岭一号。作为武汉东湖警卫队战士的阮班贵有幸成为保卫毛主席的战士。</p> <p class="ql-block">毛主席与吴旭君穿军装的合影,照片中毛主席大步向前迈去,面带着笑容,心情很是不错。旁边的是他的护士长吴旭君,在毛主席身边待整整21年,当时很多活动都是由她陪伴左右。</p> <p class="ql-block">毛主席与西哈努克在天安门城楼的罕见合影,照片中毛主席正在向人民群众挥手致意。</p> <p class="ql-block">60年代,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的一张罕见合影,照片中毛主席一边鼓掌,一边慢慢的走向镜头,身后跟着的是周总理,旁边的是护士长吴旭君。</p> <p class="ql-block">新中国成立后,毛主席首次穿军装与老帅们在一起的合影,也是毛主席与老帅们最后一次合影,太珍贵了。</p><p class="ql-block">仔细看照片中毛主席的军装衣服尺码明显偏小,穿在高大的主席身上紧巴巴的,军帽戴在主席头上也显得不够平整。原来毛主席是临时才决定穿军装,所以衣服是从中央警卫团里借来的,衣帽都比毛主席本人的小了一号。</p> <p class="ql-block">该照片拍摄于上世纪60年代中期,这是毛主席和李宗仁在天安门城楼上握手的珍贵镜头和罕见画面。在摄影师按下快门的那一刻,留下了一张弥足珍贵的合影。</p> <p class="ql-block">毛主席、周总理穿军装的罕见合影,毛主席的衣服是借的。众所周知,毛主席和周总理都爱穿中山装,新中国成立以后,一直到1966年以前都没有见过毛主席穿军装,所以就没有给毛主席准备过军装,毛主席身上穿的这一身衣服是从警卫团里借来的,衣帽都比毛主席本人的小了一号。</p> <p class="ql-block">毛主席和工作人员的珍贵合影,毛主席与工作人员平时相处中,和家人一样,在主席身边活动的时候,不拘束。主席很幽默,有时候和身边人员在一起的时候,大家都感到很亲切,都愿意和主席聊聊天,主席也愿意和大家聊聊天,很融洽。</p> <p class="ql-block">1967年,毛主席在武汉东湖宾馆和工作人员一张珍贵合影,照片中的毛主席身材伟岸、气宇轩昂,朴素慈祥又不失威严,真是平易近人的伟大领袖。</p> <p class="ql-block">1967年,毛主席与身边的工作人员在杭州的合影,坐在毛主席身边穿白衣服的是他的专职摄影师钱嗣杰,向来都是他给别人拍照。拍摄这张照片的时候,毛主席说:“小钱,来一起照个像。”</p><p class="ql-block">毛主席关心工作人员,随意,随便,没架子,接地气。身边工作人员回忆说,大家在他身边都不拘束,他像我们的长辈,很是平易近人亲切。</p> <p class="ql-block">1969年,毛主席出巡视察接见地方及部队的同志留下的珍贵合影。</p> <p class="ql-block">1973 年 2 月 17 日,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接见了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p> <p class="ql-block">这是伟大领袖毛主席和华国锋晚年的珍贵合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