溯科学之源,启素养之思——记赣州中学生物教研组科学史教育主题教研活动

小盐LS

<p class="ql-block">  科学史不是陈列在教科书角落的“装饰品”,不是堆积在记忆清单中的“冗余物”,而是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社会责任的重要载体;为进一步探索生物学教学中的科学史教育,推动课堂从“教知识”转向“教思维”,2025年3月13日下午,赣州中学生物教研组在阶梯教室一开展生物学教学中科学史教育主题教研活动。</p> 以史为引,问题导学 <p class="ql-block">  如何将科学史学习引入初中生物学教学?蓝冬梅老师以光合作用一节内容为例,结合HPS教学模式,从科学史中的经典实验获取灵感、呈现科学观念,引导学生自主设计光合相关实验进行验证。同时,也将问题导学与科学史教学结合,引导学生进行生物学概率问题的计算。</p> 以史为刃,雕琢价值 <p class="ql-block">  有时,科学史教学在教学中能起到意想不到的育人作用,感悟科学精神、涵养社会责任、树立远大理想……其育人价值无可比拟。谢辰颖老师在发言中提到,合理筛选史料、结合科学史情境创设课堂,将在高中生物学课堂的丰富与深化上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p> 以史为钥,答疑解惑 <p class="ql-block">  科学思维的培养固然值得深思,应试技巧的提高也是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一大关键。赖志鹏老师结合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探索历程,指出还原详细发展史、完整体验探究历程的重要性;丰富科学家简介,学习科学家精神,将二维的文字化作更加具象的体验。</p> 以史为桥,链接思维 <p class="ql-block">  一针见血,剖析本质,刘凤娇老师为我们掀起了一场关于教学的思维“风暴”。潜入细微处,科学史无外乎“谁”“何时”“做什么”,但于三尺讲台上,便成了注重思维方法、多学科交叉融合、渗透心理教育的宏大叙事。一段科学史,也成为连接思维的最好桥梁。</p> <p class="ql-block">  江月年年,潮声不歇,一代人来,一代人去。曾经先进的理念逐渐风化为局限的认知,曾经大胆的探索逐渐落后于时间的脚步,但我们的生物课堂将永远是科学精神传承的沃土,我们永远依循前辈的脚步,溯源而上,进取不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