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豆,玉兰花篇

Cc

<p class="ql-block">相思子的种子质地坚硬,色泽华美,红艳持久,可做装饰品。</p> <p class="ql-block">相传汉代闽越国有一男子被强征戍边,其妻终日望归。后同去者归,惟其夫未返,妻念更切,终日立于村前道口树下,朝盼暮望,哭断柔肠,泣血而死。树上忽结荚果,其籽半红半黑,晶莹鲜艳,人们视为贞妻挚妇的血泪凝成,称为“红豆”,又叫“相思子”。</p> <p class="ql-block">唐代诗人王维有诗:“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劝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诗人根据故事借物抒情表达相思,委婉含蓄,成为千古传诵的名诗。</p> <p class="ql-block">在我国古代典籍中,“红豆”和“相思子”是经常出现的植物(中药)名称。但它们又常与其他植物甚至动物名称有混淆。在明代李时珍(1596)《本草纲目》序列第2卷的“药名同异”中,“红豆”被列入“四物同名”,即:赤小豆、红豆蔻、相思子、海红豆均有“红豆”之称;而“相思子”列入“二物同名”,即木红豆与郎君子虫均有“相思子”之名。因相思子与红豆常被视为同物,所以,实际上“相思子”远非“二物同名”。这种“同名异物”现象,常给古今使用典籍造成很大混乱,极不利于植物学历史遗产的传承。因此,《中华大典·生物学典·植物分典》的“编典框架”,将“海红豆”列入“待考植物总部”。</p> <p class="ql-block">玉兰花以其洁白无瑕的花瓣和清雅的香气,象征着纯洁和高洁的品质。它的花姿清丽,常被文人志士赞美为高尚品格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据《纲目拾遗》记载玉兰具有祛风散寒通窍、宣肺通鼻的功效,可用于头痛、血瘀型痛经、鼻塞、过敏性鼻炎等症。</p><p class="ql-block">除了药用外,玉兰的树材质优良可供家具、细木工等用;花含芳香油,可提取配制香精;花被片食用或用以熏茶;种子榨油供工业用,同时也是庭院观赏树种。</p><p class="ql-block">玉兰若与海棠牡丹同植,则有“玉堂富贵”之意。若与金桂同植,则又有“金玉满堂”之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