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北京炸酱面(节选)</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作者:马未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凡是在一个地方长大的人,一定跟这个地方的饮食最亲。北京人最亲的饮食是什么呢?我说是炸酱面。时至今日,我还是觉得什么山珍海味也不敌一碗炸酱面。</p> <p class="ql-block"> 汪着油的肉末炸酱,整整齐齐的各色菜码,白白的豆芽、绿绿的青豆、红红的心里美、嫩嫩的芹菜丁,还有各种时令蔬菜,少则四碟,多则也不过八碟。寒冬腊月直接锅挑,三伏暑天过下凉水,让炸酱面四时皆宜,老少同欢,永远也吃不够。</p> <p class="ql-block"> 我小时候最爱随母亲去姥姥家。走过长长的胡同,看着错落的平房,穿过那座深深的大四合院,每次进门时都会抢在母亲前头大喊一声:姥姥,姥爷!就从心里觉得特别的快乐、特别的亲。姥姥答应时的浓眉笑眼,姥爷捋着浓厚的胡须,至今还清晰的印在我的脑海里,让那个充满亲情的年代,成为我儿时最美好的回忆。</p> <p class="ql-block"> 姥姥经常炸好一大盆酱,准备好时令菜码,黄黄的盖帘上码着姥姥亲手擀好的面条儿,那一仔儿一仔儿的面条儿上,有着厚厚的一层薄面,防止时间等久了面条粘连。热气腾腾的面条一端上桌子,不单是一顿普通的家常便饭,还透着老少三代人四溢的亲情,那种亲情随着时代远去,再也没有了……那时尽管房间小,一家人只能轮番上桌吃饭,他虽拥挤,但很温馨。今天猛地想起来这一场景,竟然眼里还含着泪水。</p> <p class="ql-block">马未都,</p><p class="ql-block">1955年3月22日出生于北京,祖籍山东荣成,中国内地男收藏家、文化学者、观复博物馆创办人。</p><p class="ql-block">1980年,开始文学创作。1981年,在《中国青年报》发表首部小说《今夜月儿圆》,之后调任《青年文学》编辑。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与王朔、刘震云等人一起组建“海马影视创作室”,创作了《编辑部的故事》《海马歌舞厅》等电视剧。1992年,出版图书《马说陶瓷》,被视为传统文化的启蒙读物;同年,凭借专著《中国古代门窗》获第六届国家图书奖。1996年,创办中国第一家私立博物馆——观复古典艺术博物馆,开始收藏中国古代艺术品,藏品包括陶瓷、古家具、玉器、漆器、金属器等。2007年,正式加入“奥迪英杰汇”,被授予“奥迪英杰汇进取先锋”称号[4]。2008年,登上第3届中国作家富豪榜第5位,引发广泛关注;同年,获得中国收藏界十大人物称号。2009年,开始主讲《百家讲坛》系列节目《马未都说收藏》。2016年,获得“大国非遗工匠文化大使”称号。2017年,主持文化节目《观复嘟嘟丁酉版》;同年,参加文化节目《圆桌武侠派》。2019年,参演的首部电影《老师·好》上映。2022年,主讲的个人脱口秀节目《观复嘟嘟2022》开播。2023年1月,参加的访谈节目《你看谁来了2023》播出。</p> <p class="ql-block">王振寰:</p><p class="ql-block">内蒙古播音主持朗诵演讲协会常务副会长,大学数学教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