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忆广东南路革命先驱一一陈耀南先生的金戈岁月

寻访南囯风釆

<p class="ql-block">广东南路革命先驱一一一陈耀南的金戈岁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二十世纪初,风雨飘零的华夏大地凋蔽荒凉,饿殍遍野,由于政府腐败无能,独裁政权的白色恐怖统治,四十年代的雷州半岛,赤地千里,兵荒马乱,民不聊生,匪患泛滥成灾,广大民众流离失所,处于挣扎在饥寒交迫的生死线上。</p><p class="ql-block"> 1924年的一个暴风骤雨夜晚,一道闪电,一声惊雷,随着“哇,哇 ”哭声,陈耀南降世在后溪村的一个普通家庭,小孩时 “孩童王” 已预示着他将来不平凡的辉煌惊险的金戈铁马人生。</p><p class="ql-block"> 陈耀南的学生时代思想进步,积极追求革命真理,由于从小目睹感受社会底层民众生活的困苦之惨状,他就在心中暗暗立下决心投身于革命拯救广大劳苦大众于水火之中的信念。青年时代,陈耀南就读于“南强中学”,在求学期间,阅读了大量进步革命报刊书籍,积极参加共产党的地下活动,并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p><p class="ql-block"> 陈耀南入党后,受党组织的委派,冒着随时被杀头的生命危险秘密回到家乡遂溪县后溪村开展革命地下工作,致力于扩大我党的革命力量,建立了党支部,并担任第一任党支部书记,大力向群众宣传革命真理,办夜校,发动群众开展减租减息运动,把革命种子播撒在穷乡僻壤的广阔农村天地。</p><p class="ql-block"> 在陈耀南的影响与引导下,后溪村和附近村庄有陈之海、陈之先、陈之范、陈之木、陈姑长、陈之侽七兄弟和程威林、黎英玉、陈国强等几十人参加共产党领导的革命队伍,革命力量迅速壮大。</p><p class="ql-block"> 在革命战争年代,在陈耀南的宣传与动员下,后溪村先后有200多人参加革命,其人数和规模在遂溪地区可称为较为突出的村庄。其中有11名优秀儿女(抗日战争5人、解放战争6人)为了人民的自由解放和幸福,献出了自已的宝贵生命,用无畏的生命和鲜血谱写了一篇又一篇可歌可泣的壮烈篇章。</p><p class="ql-block"> 随着革命斗争形势的变化,在中共南方分局的指示下,陈耀南参与领导、组织、创立了广东南路第一支由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一一一卜巢山(村)游击中队。 </p><p class="ql-block"> 卜巢山位于卜巢村村中,面积广阔,山清水秀,地处雷州半岛中部,地势险要,山林茂密,常有老虎等猛兽出没,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群众基础好,解放后被国家认定为革命老区村庄,素享广东南路 “ 小井冈 ” 、 “ 小延安 ” 之美誉。</p><p class="ql-block"> 在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期间,卜巢村是我党在广东南路最早创建的第一个著名革命根据地,卜巢村群众由于积极支援我党的革命队伍,经常遭到附近村庄的一些汉奸伪军勾结并带路日本鬼子侵华部队和国民党反动军队围剿,全村房屋被焚烧多遍,被杀害的参加游击队的村民和群众有二十多人。解放后,九十年代,附近村庄那些汉奸后代子孙勾结黑社会黑恶势力暴力霸占革命老区卜巢村几百亩耕地,至今不肯归还,革命老区卜巢村群众今天依旧终日奔走在维权路上。</p><p class="ql-block"> 抗日战争初期,陈耀南在后溪村积极传播马列主义,建立党组织,动员民众参加青抗会,建立地下交通站,抗日救亡运动开展如火如荼。</p><p class="ql-block"> 1943年初,雷州半岛沦陷,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广大人民奋起抗日,由陈耀南担任支部书记的后溪村党支部成立。陈耀南带领下全村200多人参加抗日斗争,并组建了抗日游击队,大批热血青年参加了部队,组建了威震四方的手枪队,转战南路各地,锄汉奸,破坏日伪交通线,袭击城月、康塘、沈塘等地的日伪军据点,浴血奋战,为推动雷州半岛敌后的抗日武装斗争发展,为抗日战争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p><p class="ql-block"> 1945年9月,日本投降,国民党反动派掀起反共高潮,内战不停。这时,陈耀南已经从最初的一名革命游击战士成长为一名有丰富斗争经验的革命领导干部。后溪村及附近邻村有二十多位热血青年慕名而来。1947年2月,春节鞭炮的烟雾刚散,陈耀南奉上级党组织的命令,带领部队清除遂溪县康塘一带的国民党残匪,此战役中,由于敌众我寡,力量悬殊,而且遭到国民党军队的负隅顽抗,我军部队英勇战斗,毫无畏惧,由于寡不敌众、死伤惨重,来自后溪村陈氏大宅一直跟随陈耀南的三名壮士陈之海、陈之木、陈之侽同日壮烈牺牲。陈姑长跟随中国人民解放军粤桂边部队西征时,在北海战斗中,血洒疆场,殁年21岁。</p><p class="ql-block"> 1947年农历三月初三日,国民党反动军队调集重兵对驻扎在后溪村的我陈耀南所率部队进行大反扑,敌军用一个营的兵力重点围攻陈家大宅,抓人抢劫,扬言要血洗陈家大宅,活捉陈耀南,国民党军队攻破陈家大院后。劫完院内所有值钱的东西,陈耀南率领大部队已巧妙撤退,国民党军队气急败坏,到处搜捕,抓走多名受伤在家休养的来不及转移的游击队员。</p><p class="ql-block"> 解放战争时期,陈耀南创建的后溪村党支部是我党在遂溪西区的革命活动的重要堡垒。在党组织的领导下,后溪村群众齐心合力粉碎国民党多次围剿、扫荡和清乡,革命力量不断壮大。</p><p class="ql-block"> 中国人民解放军粤桂边区纵队新编第五团在城月坡头村成立,陈耀南出任团副政委兼政治处主任。陈耀南动员后溪村群众积极为部队募集粮食和补给,有力支持部队打击敌人,取得一连串胜仗。</p><p class="ql-block"> 1949年11月26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粤桂边纵队第十八团和第五团,发起著名的攻打国民党遂溪县政府所在地城月镇的战斗。后溪村是该场战斗的前沿阵地,后溪村党支部带领群众冒着生命危险配合解放军作战,送水送粮,救护伤员。战斗打了2天3夜,共毙、俘敌500余人,缴获轻重武器一大批,取得重大胜利并接收敌县政府的全部档案,遂溪县宣吿全境解放,广东南路革命先驱陈耀南与广大指战员为雷州半岛的解放战争胜利洒下浓重的一笔和光辉的一页。</p><p class="ql-block"> 解放后,全国百废待兴,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进行轰轰烈烈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热潮,陈耀南御下戎装,转入到地方工作,继续为党的伟大事业奉献自己的心血,先后担任湛江市总工会副主席、主席,湛江市委委员,市委工交部第一副部长、湛江市交通局副局长、湛江市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他身为广东南路的革命先驱,为党和人民的革命事业和建设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己。青山有幸埋忠骨,1992年的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革命老前辈陈耀南永远辞别这片眷恋的热土。</p><p class="ql-block"> 革命先驱陈耀南虽然长眠于半岛大地,但他的大无畏英雄气概与无私奉献的革命历程激励着一代又一代青少年茁壮成长。</p><p class="ql-block"> (《寻访》栏目组,林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