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共同体携手共研,点亮国学智慧之光——郑州市管城区外国语小学开展共同体语文学科名师、骨干教师引领课活动

郑州市管城回族区外国语小学

<p class="ql-block">  风好正是扬帆时,奋楫逐浪天地宽,在最美的春天,共赴一场诗意的教研。2025年3月13日,郑州市管城区外国语小学共同体开展名师、骨干教师引领课活动。此次活动聚焦“国学中的智慧”这一主题,通过文言文课例的深入研讨,为教师们提供宝贵的教学启示。 </p> <p class="ql-block">  本次活动由外国语小学教导副主任肖惠方主持。在课例引领环节中,浔江路小学骨干教师高书启执教四年级下册《囊萤夜读》一课,设计“读好故事、读懂故事、传颂故事”三个螺旋上升的教学环节,旨在引导学生在朗读品味中,领略古人勤奋苦读的崇高精神,感受文言文的独特魅力。学生们不仅学会了用组词法、借助注释、联系生活实际等方法理解文言文,更深刻体会到了文本所蕴含的深刻内涵与崇高精神,为今后的文言文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p> <p class="ql-block">  外国语小学副校长王志华以四年级下册《铁杵成针》为蓝本,深刻诠释了国学中坚持与毅力的内涵。她采用《中国诗词大会》“猜猜我是谁”这一新颖的导入方式,点燃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热情。引导学生通过逐句理解、运用方法、即时批注、通顺表达等方法,逐步掌握学习文言文的精髓。她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前后贯通,将夸父逐日、精卫填海、愚公移山等典故中“坚持不懈”的精神与《铁杵成针》相融合,拓展学习的视野。课堂尾声处,将文言文的智慧与《哪吒魔童闹海》这一动画电影相联系,让学生仿佛穿越时空,从古人的智慧中汲取源源不竭的力量。</p> <p class="ql-block">  教而有研则深,研而有悟则进。专题研讨环节,两位引领课教师就磨课感悟、文言文教学方法同大家进行分享。高老师备课《囊萤夜读》时,首重设定教学目标,紧扣“勤”这一字眼,引导学生掌握生字、朗读背诵及文言文理解的技巧,感悟车胤勤奋的精神。教学过程精心设计,各环节紧密相连,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王校长备课《铁杵成针》时,她通过朗读、讨论、角色扮演等多样化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掌握文言文理解方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故事,体会李白坚持不懈的精神。</p> <p class="ql-block">  勤于实践,方能磨砺课堂;深度研讨,方能柳暗花明。共同体各校区教师进行深入研讨,虹彩路小学教师唐旭丽说:“共同体名师骨干课是我们期盼已久的活动,更是青年教师难得的学习机会。高主任引导学生想象车胤刻苦求学,引发我思考如何让现代孩子理解“囊萤”。王校长在课堂上通过杵的解释和照片,拉近学生与古文的距离,解答了我的疑问。两课融入大思政教育,为我的语文课堂实践指明方向。”外国语小学教师宋月华说:“两位名师的课例,为老师们在文言文教学中提供了创新范例。课堂中不仅注重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与思维启迪,更深刻诠释了国学智慧在现代教育中的价值与意义。”</p> <p class="ql-block">  研无止境勤探索,教有章法善耕耘。针对于教师们如何更好地驾驭文言文教学这一困惑,王校长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同大家倾情分享:备课与讲课是一个精心磨砺的过程,教师在反复参悟文本的基础上,需要广泛搜集资料,真正做到博学多通,这是构建高质量教学内容的基础。同时,王校长鼓励教师们认真观摩名家课例,从中汲取灵感,特别是要关注那些亮点和创新之处。但借鉴并非简单的模仿,而是要结合自身的教学特色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巧妙融合,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这样的备课与讲课过程,不仅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更为学生们提供更加丰富、有效的学习体验。</p> <p class="ql-block">  培训在春日的暖阳中落下帷幕,但教育的脚步从未停歇。这场春日里的共同体教研活动,不仅是教学理念的更新,更是一次教育初心的唤醒。相信在未来的课堂上,郑州市管城回族区外国语小学共同体的语文教师们<span style="font-size:18px;">将以“向下扎根”的沉稳、“向上拔节”的锐气、“向光生长”的信念,</span>带领学生于文字间见天地、于经典中悟人生,让语文课堂真正成为滋养生命的润泽之地。且看春风化雨处,满园桃李竞芳华!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