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港珠澳大桥是一座连接香港、广东珠海和澳门的桥隧工程。位于广东珠江口伶仃洋海域内,为珠江三角洲地区环线高速公路的南环段。</p> <p class="ql-block">港珠澳大桥东起香港国际机场附近的香港口岸人工岛,向西横跨南海伶仃洋水域接珠海和澳门人工岛,止于珠海洪湾立交。港珠澳大桥由三座通航桥、一条海底隧道、四座人工岛及连接桥隧等组成,<span style="font-size:18px;">桥隧全长55公里。</span></p> <p class="ql-block">2018年10月23日,港珠澳大桥开通仪式在广东珠海举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仪式并宣布大桥正式开通;10月24日上午9时正式通车运营。</p> <p class="ql-block">珠澳口岸人工岛位于珠海拱北湾南侧的珠澳口岸人工岛,是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与珠海、澳门两地的衔接中心。</p> <p class="ql-block">港珠澳大桥的香港一侧离香港大屿山国际机场的距离很近,正好位于进出港航班的主航线下方。为了保障海运船舶的正常运行,又不影响航班起降的净空要求,港珠澳大桥最终设计是桥梁、人工岛加海底隧道的建设方案。</p> <p class="ql-block">位于东人工岛上的路牌显示,东人工岛距离香港机场只有5.4公里。</p> <p class="ql-block">这是港珠澳大桥的总平面图,在与香港段连接处附近的K6 - K12部分,是6.7公里的岛隧工程(以下施工工程图片,从东人工岛的展览图片翻拍而来)。</p> <p class="ql-block">建设人工岛,首先是用大直径的钢圆筒构成一个围堰。2011年9月22日,东人工岛首个钢圆筒完成振沉;12月7日,人工岛最后一个钢圆筒打设;至此,围堰的主体结构完工。</p> <p class="ql-block">2012年9月2日,东人工岛岛上工程全面铺开。</p> <p class="ql-block">隧道复合地基方案纵面布置图。</p> <p class="ql-block">沉管提前在预制厂制作,再通过大型浮运平台运送到施工现场。</p> <p class="ql-block">隧道复合地基方案横向布置图。</p> <p class="ql-block">沉管隧道分成四个区域。左右两侧是双向三车道的通车区域,中间位置的上下两个相对小一些的部分,分别是管线区域和人工巡查、安全疏散区域。</p> <p class="ql-block">沉管浮运安装。</p> <p class="ql-block">沉管隧道的内部,这是其中一侧的三车道行车通道。</p> <p class="ql-block">最终接头安装。</p> <p class="ql-block">墩台出运。</p> <p class="ql-block">大桥钢箱梁吊装。</p> <p class="ql-block">江海航道海豚钢塔吊装。</p> <p class="ql-block">巨轮通过东西人工岛之间主航道的示意图。</p> <p class="ql-block">巨轮通过东、西人工岛之间的现场实景。</p> <p class="ql-block">蓝海豚岛(东人工岛)位于香港一侧,处在港珠澳大桥东部,是港珠澳大桥中距离珠海海岸线最远的人工岛,离粤港分界线仅366米。与白海豚岛(西人工岛)的命名一样,均源自对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华白海豚的尊重与守护,体现了大桥建设对生态保护的重视。</p> <p class="ql-block">在东人工岛的观景台留影,身后不远处就是粤港分界线。</p> <p class="ql-block">港珠澳大桥是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超级工程,集桥梁、隧道和人工岛于一体,建设难度极大,被誉为桥梁界的“珠穆朗玛峰”。它创下了多项“世界之最”,包括最长的跨海大桥、最长的钢铁大桥、最重的钢结构桥梁等。这些成就标志着中国从桥梁大国走向桥梁强国。</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港珠澳大桥的建设体现了中国人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奋斗精神,展示了中国的综合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span>港珠澳大桥的建成通车,实现了香港与珠三角西岸地区的对接,推动了内地与港澳交通基础设施的有效衔接,密切了内地与港澳的交流合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