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植物园的“莫奈花园”

南京的那个宁

几年前就听到这样的传闻,南京中山植物园要在南园建一个鲜花和水雾的主题花园,并已在逐步实施。这两天借南园郁金香开花的契机,前往探访一下游客之间口口相传的“莫奈花园”究竟建成了什么模样。 奥斯卡-克劳德·莫奈(法文:Oscar-Claude Monet,1840年11月14日~1926年12月5日),法国画家,被誉为“印象派领导者”,印象派代表人物和创始人之一。是法国最重要的画家之一,印象派的理论和实践大部分都有他的推广。莫奈擅长光与影的实验与表现技法。他最重要的风格是改变了阴影和轮廓线的画法,在莫奈的画作中看不到非常明确的阴影,也看不到突显或平涂式的轮廓线。光和影的色彩描绘是莫奈绘画的最大特色。 莫奈既是著名画家,也是出色的园艺家。他依着花木自身来的生长形态来设计花园,不仅高低错落,而且极重视色彩的协调性,红色、棕色、橘黄、蓝色等色调的花丛错落其中,呈现出自然的视觉动感。 莫奈种花不是按照花的品种分种在不同地方,而是将各种花,从最普通的到最稀有的混在一起种植,因各品种开花的时节不同,这样,从4月到10月,每月都有花开花谢。莫奈还将他早年最重要的两个主题:水和花卉集合在一起,使天光水影构成了心目中最理想的“印象”。 通俗的讲,莫奈花园里应该有常开的花和映射天光的水,花只求色彩缤纷、水只需波光粼粼,相互交相衬映烘托。如果花园的里面有小河,小河的边上有水雾,阳光下就会有彩虹。 水在天上叫“云”,水在地下叫“泉”,水在空中叫“雨”,水在风中叫“雾”,水在山涯叫“瀑”,水在叶子上叫“露”,水在草地上叫“霜”。 花若开在雾中,四周必然有风,那风一定载着花香,弥漫在花园里。 <div> 雾是有形状的水,时而变换出来,用身影掩映着花;时而又突然消失,让人看清花的美貌。雾的忽隐忽现,更添了花的神秘和陌生人的好奇。</div><div> 花开在雾里,花瓣上才会有露。形成露的水本来就很少,于是,露一下显得很十分珍贵。</div> 中国人骨子里刻有深深的“仙”印记,并没有那么文艺。看见花草中升腾出雾气,就惊呼此地“仙气飘渺”。“仙”是所有词里最高级的形容词,成了仙就再没有需要追求的了。游人穿行于雾里,也似乎有那么点“仙仙的”。 不管是信佛教的、信道教的、或是信基督教的人,往这里一站,都会由衷的感觉到一个字“美”,而且各人感觉的重点又不一定相同,表达的方式又不一样。那么自已品味吧,我写的肯定不如你心里想的。<br> 既然是印象派的作品,你说吧,留下了什么“印象”。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