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大吴哥是吴哥王朝的首都、“心脏”,也是高棉帝国宫殿城。始建于9世纪,曾多次毁于战火,几经重建。现在的建筑是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由吴哥最伟大的国王闍耶跋摩七世建造。它的设计遵循了神山被海洋包围的惯例。</p> <p class="ql-block">吴哥王城呈正方形,有高约8米,周长约12公里的红土城墙环绕。据导游介绍:当年城里住有十几万人,是国王和皇亲国戚、达官显贵居住的地方。老百姓都住在城外,除非和城里的人有亲属关系才可能住在城内。全城共有5个城门。东门也被称为“鬼门”,是当时城里人死亡将尸体运出火葬的城门;西门是将罪犯送出去处死的城门(有些像我国故宫的午门);北门是向国王求情,拜见国王的城门;南门是大臣、百姓正常交通所用之门。还有一个东北门,说是当年国王带领军队与占婆打仗都是走东北门,而且只要从这里出征,总是仗仗必胜,所以也就称此门为“凯旋门“。今天我们进大吴哥游览走的是东门(看来不但要不论东西,还要不论生死)。</p> <p class="ql-block">大吴哥中有不少寺庙,我们首先游览的是“巴戎寺”,它处于大吴哥城的中心。</p> <p class="ql-block">在我的观察,参观吴哥古迹除了吴哥寺外,巴戎寺是最为壮观和神秘的寺庙之一。</p> <p class="ql-block">巴戎寺共有两道回廊,第一道回廊上生动的再现了与占婆军作战的情景,以及与之相关联的种种场景。其中有行进中的高棉军队,说是高棉军中还混有中国军队的身影。</p> <p class="ql-block">在第二回廊中还有各式各样的浮雕,特别是有女性舞蹈的浮雕非常醒目。通过对这些浮雕艺术的欣赏,可以领略柬埔寨文化的真谛。</p> <p class="ql-block">巴戎寺还给我留下了,这里建筑结构促狭而紧凑的感觉,这更增添巴戎寺的神秘感。</p> <p class="ql-block">巴戎寺内有54座大小宝塔,导游说,它代表着1千多年前柬埔寨的54个省市,后来有30个省市分别被越南、泰国、老挝占领,柬埔寨只剩下了24个省市,其中有一个省太大又被分成两个,所以现在柬埔寨一共有25个省市。54座塔的顶部都雕有象征国王和观音菩萨合而为一的巨大的四面佛,他们从塔尖微笑的俯瞰着四周,象征着王权至上和佛教神圣的统一。而其中就有令吴哥王城享誉世界的“高棉的微笑”佛像。导游说,现在寺院正在修缮,“高棉的微笑”在第三层,我们上不去,所以看不到他。</p> <p class="ql-block">巴芳寺(八方寺)位于巴戎寺西北方200米处。从入口通往八芳寺有一条长长的、由砂岩铺就的高架路(也被称为“参拜道”),路两边是水池,现在是没有水的;但在雨季池水充盈,巴芳寺就像漂浮在海中。这条200米长的参拜道被誉为连接地上与天界的“彩虹桥”。</p> <p class="ql-block">这里有一个关于巴芳寺的故事:暹罗国王与柬埔寨的国王是兄弟。有一次,暹罗国王提出将自己的孩子放在柬埔寨那里寄养,柬埔寨国王很高兴地接受了这个提议。但是,柬埔寨的大臣们反对道:“这是暹罗国王的阴谋,将来暹罗王子会篡夺这个国家的王位。”于是,柬埔寨国王就杀死了暹罗王子。愤怒的暹罗国王命大军进攻柬埔寨。柬埔寨的王妃害怕自己的孩子被报复杀害,便将其孩子藏在了这座寺院之中。这就是“藏子=巴芳寺”的来历(图中是参拜道中的十字塔楼)。</p> <p class="ql-block">巴芳寺是11世纪中叶前后,由苏利耶跋摩一世在位期间动工修建的,后来由乌跌蒂耶跋摩二世完成了建设,是吴哥王朝全盛时期最为壮观寺庙之一。它是一座3层的金字塔形寺院,据说曾经比巴戎寺还要高50米左右。八芳寺也是历经磨难,现在经过多年的努力,该寺庙已完成了部分修复。</p> <p class="ql-block">在八芳寺的东北方向有一“战象台”,也被称为“斗象台”,它的前边是一个宽阔的广场。据说这里是用于观礼和阅兵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而导游说,这里曾经是斗象的地方,通过斗象选出最厉害的大象作为国王的坐骑。从这里往北去,是“空中花园”。可惜的是因为一个小插曲,我没能登上八方寺,也没能好好的观赏一下斗象台和去王宫花园(空中花园)参观。</p> <p class="ql-block">在斗象台对面通过开阔的广场,就是十二生肖塔。柬埔寨的十二生肖与中国完全一样,就是排列顺序有所不同。然而十二生肖塔,并不是用来供奉十二生肖的。对于它们的用途众说纷纭,考古学家认为这些宝塔是由阇耶跋摩七世兴建的,它们象征性地保护着斗象台前的中央广场;有人称其为“走钢丝之塔”,说是在塔与塔之间拉起钢丝,艺人们在钢丝上行走表演,观众会聚集在王宫广场观看;还有人说这里用于接受献给国王的宝物时举办仪式和收纳宝物的地方。可是据中国13世纪元代使者周达观解释,这些宝塔是用来进行公审的,在审判辩论期间,双方各自坐在一座塔中,谁先得病或死亡谁就理亏,进而被证明为有罪。真是一种莫名其妙的逻辑🙄</p> <p class="ql-block">参观完大吴哥,通过南门前往“巴肯山”看日落。前面介绍过南门是进出吴哥城的主要通道,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意义。这座城门高达23米,顶上的三重宝塔上雕刻着巨大的四面佛分别面对着东南西北,象征着阇耶跋摩七世作为观音菩萨的化身,保佑着大吴哥。南门侧翼雕刻着三头象神的图案,传说中它是印度神因陀罗的坐骑。南门呈十字状,由砂岩石建造而成。</p> <p class="ql-block">南门的历史可以追溯到700多年前,它的前面护城河上架起108米的参道,当年元朝使节周达观就是从这里进入吴哥城的。</p> <p class="ql-block">参道两侧对称分布着54尊天神和54尊阿修罗的石雕像。这些雕像描绘了印度神神话中“搅动乳海”的故事,象征着新的生命和宝物的诞生。</p> <p class="ql-block">从吴哥城南门出来,前往“巴肯山”很近,只有5分钟的车程。巴肯山虽然只有约70米高,但它是吴哥景区的制高点。在山顶建有“巴肯寺”(巴肯神殿),体现了当时高棉人对山的崇拜。这里不仅是电影《古墓丽影》的取景地,而且以观赏日出和日落壮丽的景色而闻名。</p> <p class="ql-block">登巴肯山有三条路,面对巴肯山中间的一条路登临山顶比较近,可是石阶非常陡峭,曾有游客在此登山而失足丧生,为此,这条路现在已经封闭。左边的路是象道,好像现在也看见有人乘坐大象上山。右边是一条较为平缓的盘山路,登山的时间会长一些,大概要20分钟左右。现在游客都是从这里上山。</p> <p class="ql-block">在快到山顶“巴肯寺”的地方,供奉着神牛“南迪”的雕像,它是一头公牛,是湿婆神的坐骑。它还象征着男性的生殖能力。</p> <p class="ql-block">建立在山顶的巴肯寺是耶输跋摩一世(889年~910年在位)建造的。巴肯山还是吴哥附近第一座寺庙山的所在地。</p> <p class="ql-block">巴肯山寺共有5圈,7层(包括底层和屋顶)。底层44座塔,5圈每圈各有12座塔。寺庙顶端东西南北还各有1座塔,中间是中央殿堂。所有这些数字都有其象征意义。7层代表印度教中的七重天,塔的总数,不包括中央圣殿,一共是108,这个数字非常吉祥,而且与阴历有关。</p> <p class="ql-block">登上巴肯寺顶,再看顶上塔楼有些已经破损,但是依然显现着当年的雄姿。</p> <p class="ql-block">在这里人们期盼着日落时,那绚烂无比的美景可以出现在眼前。可惜的是,今天傍晚暹粒浓云密布,遮住了整个天空。</p> <p class="ql-block">只能看见远方的洞里萨湖在静静地流淌。</p> <p class="ql-block">夜幕下,导游把我们带到一家烧烤涮锅店,品尝柬埔寨当地的美食。</p> <p class="ql-block">大家在烧烤涮锅店中大快朵颐,可是要记住了无论是用河鲜涮锅,还是烧烤牛肉、猪肉一定要十成熟。不然你的肚子一定会闹“意见”。今天我们的导游好像是中招了,旅游大巴就要拉着我们回酒店了,他还一个劲儿的往洗手间跑。</p> <p class="ql-block">一天的行程安排的满满的,十分辛苦和劳累。但是就在进入梦乡时,大吴哥的古迹和巴肯山上的风光还再脑海中起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