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昨日下午五点,巴西圣保罗又下了急雨,雨势比刚结束的狂欢节还疯狂,风夹着雨从窗户和阳台门缝往室内钻。</p><p class="ql-block">圣保罗的暴雨来得快去得快,不到半小时楼下已开始人头攒动,雨停了。</p><p class="ql-block">每逢大雨首先摧毁的是电力系统,咚咚咚,各家各户,各个公寓的地下室齐声启动了发电系统。电梯能开了,走廊有照明了,可屋子里黑咕隆咚,网也断了,热水器断了,净水器断了,一下子又回到了解放前。</p><p class="ql-block">走下楼,街道上一片狼藉,几棵大树茂密的枝叶齐叉叉断裂,覆盖在路边的小汽车上。一个穿人字拖的大妈,奋力把自己的黑色轿车从树枝下拽出来,我好奇,这要在中国不得等保险公司查看险情定损后才可以动车。</p><p class="ql-block">圣保罗的基础设施大概从五六十年代开始就没有大更新过,政府没有钱,只是每逢选举年做些修修补补。供电网络像中国七十年代那样,密密麻麻悬在空中如蛛丝网一般。逢大雨必出电力故障。电停了,交通没用了信号灯,路口车辆堵成一片。半个小时的路程需要一个半小时。</p> <p class="ql-block">暴雨过后我附近小区上空直升机来回盘旋,不知道是为了指挥调度交通,还是治安综合巡逻。</p><p class="ql-block">对于圣保罗以及整个巴西的基础设施差带来的不便,巴西人也无可奈何,甚至习惯了各种场合慢悠悠的等候。</p><p class="ql-block">今早起来,看到街道一夜还是那样,没看到市政部门电力部门抢修的身影。妻子一早晨就在奚落巴西政府的不作为。要是在国中每当重大节日,恨不得每根电线杆下安排一个电力工人。</p><p class="ql-block">巴西朋友听了,很不理解,似乎这样做忽略了人权和尊严,但是以少数人的辛苦换来大多数人的安全保障,还是所有人的不作为换来所有人躺平的自由呢?这是一道简单的选择题。</p><p class="ql-block">站在过境线上,无论脚踩在哪一边,都会遇到如上的问题。每当此时我还是由衷地能感觉到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具象意义。</p><p class="ql-block">巴西的慢,让人看不到改变的希望。有时也会问自己一个问题:为何许多人还会选择留在巴西生活呢?我自己感觉,许多人认为发展的差距就意味着机会,殊不见国内的许多高科技企业和汽车产业都在巴西开张。另一个是巴西社会的包容性,没有欧美那么多歧视。</p><p class="ql-block">今早起来去买面包,马路东侧一栋十五层的大楼已盖了四年,通往立交桥的户外阶梯已修了五个月,还在封着,形成断头路。</p><p class="ql-block">此刻,大楼地下室的发电机还在咚咚咚地响,上一次暴雨停电时一天半,这次不知会不会突破这个记录。</p><p class="ql-block">妻子还在抱怨:怎么还没来电,我不得不拿木心的诗安慰她:</p><p class="ql-block">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p> <p class="ql-block">停电二天后,电力工人姗姗来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