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南美南极行之智利篇(下)

立历在目

<p class="ql-block">封面题图:圣地亚哥</p> <p class="ql-block">我们离开百内国家公园前往纳塔莱斯港。</p><p class="ql-block">前往西南门的路上遇到大量原驼,让我们逗留了好一会。这群原驼应该是一大家子,大大小小,悠然的吃吃草,看看热闹。</p> <p class="ql-block">回程我们走西线沿Y290公路返回纳塔莱斯港,西线基本是铺装路,但前几十公里道路年久失修,全是炮弹坑,比走砂石路还吃力,风景逊于我们来时走的东线。</p><p class="ql-block">出了西南门又到 Serrano River观景台。</p> <p class="ql-block">休闲组曾经住在河边的小木屋。河流九曲,雪山草甸,美不胜收。</p> <p class="ql-block">不一会就发现远方的天空阴沉,看来今天百内公园里面可能会是狂风暴雨了。</p> <p class="ql-block">远眺格雷冰川和格雷湖,阴天看去另一个风格。</p> <p class="ql-block">回到纳塔莱斯港我们还住在原来的民宿公寓。原来的房间已经放好了寄存的大件行李,店家非常靠谱。我们到海边溜达一圈,欣赏一下这个小城的滨海风情。</p> <p class="ql-block">很多有趣的雕塑。</p> <p class="ql-block">南美特有的黑颈天鹅。</p> <p class="ql-block">仔细看是还带着小宝贝的一家子。</p> <p class="ql-block">古栈桥是网红打卡点,据说夕阳映照下每个木桩都会站着一只海鸟。</p> <p class="ql-block">穿城回家,因为徒步者很多,这个小城有些特别的气质。</p> <p class="ql-block">至此我们南美行的自然景观游历圆满完成,接下来我们飞向智利首都圣地亚哥。</p> <p class="ql-block">飞机飞行在巴塔哥尼亚壮丽的山河之上。</p> <p class="ql-block">可以看到百内国家公园的奶绿色的诺登舍尔德湖和蓝色的Sarmiento湖。我们住过的蓝色的裴欧埃湖被云层挡住了。</p> <p class="ql-block">湖边的百内角峰和三塔都很清晰。我们费劲力气用脚走的那几段路程,在高处看来是那么的微不足道。见天地,见自己,用不同视角看待世界和小我,就是旅行的意义吧。</p> <p class="ql-block">三塔峰清晰可见。</p> <p class="ql-block">雄伟的高山,壮丽的冰原、冰川和冰河,令人目不暇接。</p> <p class="ql-block">这样的视角真是震撼,为我们巴塔哥尼亚之行画上了完美的句号。</p> <p class="ql-block">圣地亚哥是智利的首都和最大城市,南美洲第四大城市,坐落在马波乔河畔,东依安第斯山。</p><p class="ql-block">圣地亚哥是一座拥有400多年历史的古城。1541年,西班牙殖民者瓦尔迪维亚率领150名骑兵在位于城市中心的圣露西亚山上修筑了西班牙在南美洲大陆上的第一座炮台,并在山下用泥砖和草木建筑了一批原始的住宅区,这就是圣地亚哥城的雏形。1818年4月5日,经过智利争取独立战争中一场决定性战役--迈普之战后,圣地亚哥成为智利的首都。</p> <p class="ql-block">我们入住高层民宿。第一次住在20层民宿公寓里。</p> <p class="ql-block">外出觅食。</p> <p class="ql-block">核心区溜达溜达。</p><p class="ql-block">智利总统府又称拉莫内达宫Palacio de la Moneda,原为造币厂,建筑规模很大。谁能想到仅仅是51年前这里还经历过轰炸。</p> <p class="ql-block">前总统阿连德的塑像,理想主义的他注视着他深爱的土地,希望人们自由的生活,有一个更好的明天。</p> <p class="ql-block">宪法广场Constitution Place。</p> <p class="ql-block">智利前哥伦布艺术博物馆Museo Chileno de Arte Precolombino。</p> <p class="ql-block">智利最高法院前的雕塑,曾经的总统和最高法院院长雕像。</p> <p class="ql-block">路边的警车造型奇特,我们好奇了好一阵。</p> <p class="ql-block">武器广场Plaza de Armas(南美很多地方都有武器广场)是圣地亚哥最重要的广场,也是圣地亚哥殖民时代老城区方格布局的中心,广场四周坐落着很多历史建筑。</p> <p class="ql-block">圣地亚哥主教堂Catedral Metropolitana始建于1748年。在漫长的修缮历史中,融入了多种建筑风格。</p> <p class="ql-block">三条拱廊,结构相当繁复,砖石和木雕奢华精美。</p> <p class="ql-block">瓦尔迪维亚的铜像是西班牙人为纪念智利独立150周年在1960年赠予智利政府的。这位几百年前攻上圣露西亚山的殖民者也是圣地亚哥的建城者,如今是非成败任由历史评说。</p> <p class="ql-block">圣地亚哥中央邮局Correo Central de Santiago原是佩德罗·德·瓦尔蒂维亚的私人住所。1882年被建筑师理查德·布朗改建成新古典主义风格的大楼。</p> <p class="ql-block">邮局还在使用。</p> <p class="ql-block">圣诞前的狂欢。</p> <p class="ql-block">智利国家历史博物馆Museo Histórico Nacional。</p> <p class="ql-block">在南美骏马上的骑警。</p> <p class="ql-block">印第安石雕头像。</p> <p class="ql-block">在路边咖啡厅小憩。</p> <p class="ql-block">圣露西亚山Cerro Santa Lucía又名情人山,是个相对高度68米的小山包,西班牙殖民者瓦尔迪维亚带领150名奇兵在1541年占领了此地,修建了军事堡垒。1872年被改造成花园。</p> <p class="ql-block">在山上可以俯瞰城市。</p> <p class="ql-block">南美第一座炮台克鲁普炮台。</p> <p class="ql-block">山顶本杰明·维库尼亚·麦肯纳修道院新哥特式风格的教堂。。</p> <p class="ql-block">山脚下门口的雕塑。</p> <p class="ql-block">空中花园,漂亮的建筑和海王星喷泉,喷泉之上是罗马海神。</p> <p class="ql-block">南美洲是摄影师的心头好,的确如此,有很多有趣的人,有趣的街景。</p> <p class="ql-block">高高的圣克里斯托瓦尔山上的巨型大理石圣母雕像。</p> <p class="ql-block">圣地亚哥斯科塔内拉塔建筑高度300米,是南美洲的第一高楼。</p> <p class="ql-block">回程在大学附近遇到骚乱,这才发现奇怪的警用装甲车是干这个用的。看见扔汽油瓶我们有点害怕了,也不管什么交通规则,掉头逆行跑走了。</p> <p class="ql-block">回酒店正在20层看夕阳,就觉得楼板颠了起来,Z坐在沙发上很正式的说:地震了!随后楼开始摇晃起来,持续了一会就停止了。大街上一个人也没有,因为这里是世界上最常发生地震的地方,环太平洋地震带。我们虽然相距遥远,却拥有同一个地震带。</p><p class="ql-block">凭经验地震震级大概五、六级,我跟朋友们说,这个不会对建筑有任何破坏。果然生活一切如常。晚上祖国的新闻里报道了这次地震,也算是近四年最大的地震了,6.4级。</p><p class="ql-block">圣地亚哥的建筑抗震性能很好,形态也是以粗敦方正为主,久经考验。有意思的是我们的高层地下车库很深,全坡道旋转上下设计,走在上面平衡不好掌握,摇摇晃晃的。</p> <p class="ql-block">在20层看夕阳,还是很浪漫的。智利是铜都,这里的山脉呈现一种古铜色,在夕阳的映照下,是一种不同一般的,特别热烈的红色。</p> <p class="ql-block">瓦尔帕莱索距离圣地亚哥119公里,沿着繁忙的5号高速直达。</p> <p class="ql-block">进入瓦尔帕莱索小城,很嘈杂,路边都是集市,公交车在右侧,道路拥挤。</p> <p class="ql-block">瓦尔帕莱索在西班牙语中有着“天堂谷”的美称,是个“涂鸦之城”。这个城市靠山而建,几乎没有平地,居民们把家错落地建在山上,再用各种鲜艳的颜色粉饰,仿佛是一个童话世界。</p><p class="ql-block">16世纪西班牙人在这个小渔村建立了殖民地,因为靠近麦哲伦海峡,很多商船在这里中转然后再去往南方。为此,小城繁荣起来,一只持续到巴拿马运河开通。</p> <p class="ql-block">索托马约尔广场是瓦尔帕莱索的中心,在海边港口附近。广场中心矗立着阿图罗·普拉特舰长的铜像。广场两侧有海关大楼和海军总署。</p> <p class="ql-block">广场附近的建筑比较高大豪华,随着往山上走,就都是低矮的民居了。涂鸦区集中在山上的几个区域。</p> <p class="ql-block">海军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海港观景台旁边的小店。</p> <p class="ql-block">涂鸦区走一走。从1969年艺术系学生来此涂鸦开始,一批批年轻人不间断的创作,形成了瓦尔帕莱索特有的热烈、开放、不羁的艺术气质。</p> <p class="ql-block">在小店买瓶水喝,他们的瓶装水分sin gas 和 con gas,前者是普通水,后者是苏打水。但我们经常搞混买错。</p> <p class="ql-block">山城街道陡峭,1883年起陆续修建了几十部索道缆车,其铁轨依山势而定,角度一般大于30度。如今还剩下十几部古董缆车在运行,作为露天博物馆的一项重要文物供游人参观、体验。</p> <p class="ql-block">智利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聂鲁达故居就在老城贝拉维斯塔山上。</p> <p class="ql-block">在聂鲁达故居附近有几个女人故意跟我们用西班牙语搭讪,分散我们的注意力,其他人趁机想偷走我们开着的车门边的包,机警的没离开车的F发现并阻止了他们的偷盗。于是他们使出杀手锏扎轮胎然后尾随。我们发现异样后迅速驾车离开,快到山下时胎压报警,盗贼车辆尾随并鸣笛。我们更不敢停,一路狂奔。在车辆即将趴窝之际,我们拐进了恰好在路边的壳牌加油站。</p><p class="ql-block">加油站里一位工作人员红衣老哥马上过来问是否需要帮忙。我们也顾不得是不是一条龙诈骗,做好被人坑走几千块钱的心理准备。这时候盗贼驾车也来到我们身边,发现我们已经注意到他们,所有背包全背在身上,无从下手,便悻悻离去。</p><p class="ql-block">中间还发生了可笑的小插曲,边上两个给轮胎打气的傻妞,砰的一声把轮胎打爆了。这要是平时我们得看多大乐子,但此时也无心顾及其他。</p><p class="ql-block">红衣老哥手脚麻利的换好轮胎,还嘱咐我们注意保管好财物。问他需要收费多少,他回答说免费服务。在我们一再要求下他收下了一万智利比索(大约10美金左右)。我们这边一结束老哥就健步奔向俩傻妞,继续当活雷锋去了。</p><p class="ql-block">智利人给我们的感觉大多敦厚,有好几次路人提醒我们拉好拉链,注意财物。在服务场所遇到的服务人员都很真诚友好。他们人和人之间也喜欢身体接触,总是笑着寒暄。但这个地方的人真是冰火两重天,好人真好坏人真坏。</p> <p class="ql-block">维尼亚德尔马Viña del Mar是圣地亚哥附近最重要的海滨度假城市,各种档次的酒店、度假村应有尽有,街道宽敞,市容整洁,棕榈树高大挺拔,是放松身心、度假休闲的好地方。</p><p class="ql-block">由于刚发生了偷盗毁车事件,大家惊魂未定,无心恋战,也不知道轮胎会不会还出问题,在维尼亚德尔马随便看看便迅速返程。</p> <p class="ql-block">维尼亚德尔马花钟。</p> <p class="ql-block">一天紧张而丰富的活动有惊无险的完成了,在机场酒店外看到晚霞和初升的圆月,感觉我们6人小队的南美南极之行如圆月般圆满。明天我们夫妇俩还将继续我们俩的南美之行,而其他四人将飞抵旧金山,休整几日后L姐妹俩将返回中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