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州 支 边 第 一 人

桃源人(李开勤)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徐 州 支 边 第 一 人</p><p class="ql-block"> 在徐州5A级云龙湖景区小南湖景点东南部湖水中,建有一座单孔桥、此桥纪念一个人、此人书写一段历史。桥叫“解忧桥”;人叫刘解忧;刘解忧书写了大汉王朝与西域乌孙国和亲的故事。刘解忧是史上汉族皇亲与少数民族和亲成功第一人,也是徐州支边第一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世人只知王昭君出塞、文成公主入藏,不知我刘解忧西行,让我为您细说徐州老乡一一刘解忧。</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刘解忧公主</p> <p class="ql-block"> 刘 解 忧 其 人</p><p class="ql-block"> 刘解忧出生、成长在楚国国都彭城(今江苏徐州),西汉时期的人物,出生皇族,祖父刘戊曾是楚王。她在汉武帝时期(前103年)被封为公主,远嫁西域乌孙国,她历经“四朝”(汉武帝、昭帝、宣帝、元帝)“三嫁”(嫁军须靡、翁归靡、泥靡三任国王),在乌孙国生活了近五十年,化干戈、定基业、历经坎坷,古稀之年才回到故土。一身担起两国数十年的和睦安宁,促进了汉朝与乌孙国的政治、经济联系,为巩固大汉王朝与西域的联盟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为华夏民族融合、丝绸之路的发展与文化交流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成为维护祖国统一.促进民族团结的史上和亲贡献最大的公主之一。她的历史功绩被载入《汉书》,世代称颂。</p> <p class="ql-block">△新疆伊犁《汉家公主纪念馆》</p> <p class="ql-block"> 罪 臣 之 后</p><p class="ql-block"> 刘解忧祖父刘戊(?一前154年),西汉宗室、第3任楚王,(前174年-前153年在位),楚元王刘交(汉刘邦四弟)之孙,楚夷王刘郢客之子。</p><p class="ql-block"> 汉景帝二年(前155年),刘戊在为去世的薄太后服丧期间饮酒作乐,作风不良,被人告发。汉景帝遂削减其封地。他心怀不满,不听国相张尚、太傅赵夷吾劝谏,勾结吴王刘濞起兵反叛汉廷,掀起“七国之乱”,与吴、赵叛军进攻梁国,兵败自杀,葬于徐州楚王陵。汉景帝没有殊杀刘戊家族,使得刘解忧得以出生,但成为罪臣之后,因此长期受到猜忌和排斥。</p> <p class="ql-block">△徐州云龙湖解忧桥碑记</p> <p class="ql-block"> 西 汉 欲 定 西 域</p><p class="ql-block"> 西域是历史地理概念,初见于司马迁的《史记》,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西域泛指玉门关、阳关以西的广大地区;狭义的西域指历史上的中国新疆地区。</p><p class="ql-block"> 西汉时的西域诸地,天山以南是定居的以农耕为主的城郭诸国;天山以北是逐水草迁徙的行国,城郭诸国分布于塔里木盆地周边,南缘有楼兰、打弥、于阗、莎车、疏勒等,北缘有车师、焉耆、龟兹、姑墨等,行国主要有塞、乌孙、大月氏等。</p> <p class="ql-block">△西汉时期全图</p> <p class="ql-block">  西汉初,月氏活动于天山北麓至今祁连山一带,公元前 176年,匈奴打败月氏,月氏西迁伊犁河流域,并迫使那里的塞人南迁。约公元前130年,在匈奴的帮助下,乌孙王为复仇,将伊犁河流域的大月氏人击走,迁至伊犁河流域的乌孙逐渐强大了起来。匈奴将西域纳入其统治之下,并在焉耆、尉犁、危须(今和硕)之间置“僮仆都尉”,收取西域诸国贡赋。</p><p class="ql-block"> 汉匈关系是西汉时期重要内容。汉武帝为击败匈奴、统一西域,先是任用霍去病为骠骑大将军,打跑匈奴的进犯;再派遣张骞通西域联络大国、强国实行政治联盟、民族联姻,断匈奴右臂;随后接受西域强国乌孙国国王的求亲,安排宗室江都王刘建之女刘细君公主于公元前108年下嫁乌孙国王。</p> <p class="ql-block">△张骞出使西域路线图</p> <p class="ql-block"> 一 嫁 乌 孙 国 王 军 须 靡 </p><p class="ql-block"> 公元前103年,和亲公主刘细君因语言不通、生活不习惯、思乡心重,仅在乌孙五年病逝,汉武帝应乌孙国王军须靡的续亲请求,决定再派宗室女前往和亲。汉武帝舍不得自己女儿远嫁,刘解忧这个罪臣之后成为了最佳人选。解忧公主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代替细君公主,为巩固双方关系而远嫁乌孙(今伊犁地区)。</p><p class="ql-block"> 公元前103年,刘解忧公主到了乌孙后嫁给了军须靡为右夫人。军须靡妻妄众多,解忧公主最大的敌人是军须靡从爷爷那继承的左夫人,左夫人是匈奴一族的公主。因此从政治立场上来说,解忧公主与她是死敌,古人以左为尊,解忧公主作为右夫人,地位是比匈奴公主低一些,匈奴公主与军须靡已相处已久,二人还有个儿子泥靡,感情基础自然比解忧公主好。</p> <p class="ql-block">△解忧桥上镶嵌碑文为赞:“一孔倒映湖中,犹如一轮明月;汉家公主刘解忧,不让须眉豪气存。”</p> <p class="ql-block">  好在解忧公主心性坚韧,没被眼前的困难击败。她学习乌孙语言,融入当地生活;开始帮助牧民抵御自然灾害;教授牧民农业知识;大力支持乌孙与大汉开展交易活动,让乌孙的经济一时间发展迅速。她除了在经济方面帮助乌孙,还积极和军须靡参加和其他国家的建交.解忧公主向各国国王赠礼以表友好,并给他们讲解大汉的文化,虽然解忧公主没有得到军须靡的宠爱,但是靠着自己的聪明才智,通过其他方面出色的表现,赢得了乌孙百姓的爱戴和其它小国的尊重,让大汉的威望在西域有了很大的提高。正当她与军须靡相处渐入佳境时,军须靡病逝了。</p> <p class="ql-block"> 二 嫁 乌 孙 国 王 翁 归 靡 </p><p class="ql-block"> 军须靡病逝后,本应是儿子泥靡继位,但泥靡年纪尚小,没有处理政事的能力.军须靡的堂弟翁归靡暂且接任乌孙国的国王。按照乌孙的收继婚制度(收继婚:是指女性在丈夫死后,嫁给其兄弟或其他近亲的婚姻形式。),解忧公主二嫁,嫁给了接替王位的军须靡之弟翁归靡。不过,唯一幸运的解忧公主和翁归靡的感情不错,两人年纪相当,且翁归靡本人也倾向于与汉室交好,婚后两人也是琴瑟和鸣,可以说是解忧公主无奈的和亲生涯中最为幸福的一段时光,她还为翁归靡先后生下三子两女。她协助丈夫参与乌孙国的决策,以先进的汉族文化去管理落后的乌孙国,使乌孙国进一步强大起来,她在乌孙国的威望空前高涨。</p> <p class="ql-block">△翁归靡与解忧公主恩爱相处三十余年</p> <p class="ql-block">  好景不长,公元前74年,匈奴联合车师进攻乌孙,屠杀抢掠,逼迫翁归靡交出解忧公主,断绝与汉朝的一切关系,否则就灭亡乌孙。解忧公主上书求援,当时汉昭帝驾崩,政局不稳,汉朝无法发兵援助。面对危机,乌孙国内支持献出解忧公主,以解国难的呼声高涨。尽管大军压顶,敌强我弱,翁归靡苦苦支撑,也没有要献出解忧公主的想法。他们一面尽力抗击匈奴,一面向汉廷求援。公元前71年,汉宣帝发兵15万,分五路进攻匈奴;翁归靡领5万精锐骑兵进攻匈奴侧翼,此战大胜,匈奴在西域的势力被彻底清除。汉宣帝神爵二年)公元前60年,西汉王朝在天山以南、塔里木北缘的乌垒城(今轮台县策大雅)设立西域都护府,首任西域都护为郑吉。西域都护府的设立,标志着西域正式纳入祖国版图。</p> <p class="ql-block"> 三 嫁 乌 孙 国 王 泥 靡</p><p class="ql-block"> 公元前60年,乌孙国王翁归靡病逝。乌孙人背信,没有履行立解忧公主之子元贵靡为嗣的约定,而改立了拥有匈奴血统的泥靡(军须靡之子,《汉书》中称狂王),按照收继婚制,解忧公主三嫁给了狂王泥靡。解忧公主的生活又一次跌入到谷底。泥靡是解忧公主前夫军须靡的左夫人(匈奴公主)所生的儿子,为人狂暴,有着匈奴的血统,与解忧公主关系水火不容。时常打骂,尽管解忧公主给泥靡生下一个儿子,也没有改变态度,泥靡在国内也不得人心。后来,解忧公主与两位汉廷来访使者合谋杀掉泥靡,为国立功。结果未成功,泥靡只受了点皮外伤。泥靡派儿子细沈廋,围困赤谷城里的解忧公主、魏和意和任昌两位使者。围困数月后,被西域都护郑吉及时赶到救了出来。</p> <p class="ql-block"> 荣 归 故 里</p><p class="ql-block"> 公之前53年,,翁归靡与匈奴夫人所生之子乌就屠袭杀了狂妄暴虐、导致乌孙内乱的泥靡,并自立为王。为此,西汉插手了乌孙王之争,立解忧公主的儿子元贵靡为大昆弥(王),乌就屠为小昆弥,并赐印绶,自此,乌孙分为大小昆弥二部。后来,乌孙国最终归降成为西汉的属国。</p><p class="ql-block"> 公元前51年,解忧公主长子元贵靡、幼子鸱靡皆病死.解忧公主上书汉宣帝表示“年老土思”愿得为骸骨,葬汉地”。当时她已是古稀之年,宣帝深表同情,派人将她迎回长安,同时还有孙子和孙女三人,解忧公主归汉后,宣帝下赐公主级别的田宅,奴婢,奉养甚厚,朝见礼仪也比照公主.两年后解忧公主与世长辞,享年71岁,三个孙辈守护她的坟墓。</p> <p class="ql-block">△“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p> <p class="ql-block">  纵观解忧公主的一生,解忧公主出塞和亲50年,她不计个人的荣辱,历经四朝三嫁,已然接受使命,以一已之力,守护了汉朝边疆半世纪的安定,历尽沧桑促进大汉统一西域、解忧公主在政治上的见解,丝毫不输男子,正可谓巾帼何须让须眉,江山不止英雄血,还有美人泪!</p> <p class="ql-block">△解忧桥上可解忧……</p> <p class="ql-block">  解忧桥是云龙湖旅游景区内值得一游的景点。她不仅是一座独特的单孔石拱桥,更是一段两千年历史的见证,一种两汉文化的传承,一处触及心灵的寄托。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自然的美丽,也可以领略到人文的韵味。远看,桥形为马鞍状,两端平坦宽阔,不仅象征着起伏与坦荡,更是对刘解忧公主的深情纪念;近看,十数米直径的圆孔,犹如一轮圆月从清澈的湖水中升起,正是“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登上桥顶,可以眺看到云龙湖全景,水光潋滟、湖光山色尽收眼底,令人心旷神怡,亦可舒情、亦可随想、亦可解忧……</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25年03月09日夜于山东汶上</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