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浇灌心愿树 思维催开智慧果——九年级化学复习模式新探索

小小琪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为将新课改理念落实在课堂,促进初中化学高效教学,珠海市金海岸中学詹晓柔老师学习借鉴了羊山中学先进的小组合作模式,于2025年3月12日带来一场别开生面的化学课堂。</p> 授课环节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詹晓柔老师以“制作心愿树“为载体,以”了解心愿树开花的原理“、”配制生长液“、”浇灌心愿树“三个任务为导向,引导学生围绕任务展开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同学们分工明确,积极参与,在讨论交流中互相学习,共同进步。</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学生上台讲解知识自信大方,“小老师”们逻辑清晰,表达流畅,将复杂的知识点讲解得通俗易懂。</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这节课上,学生们完成了第九单元知识树建构,还动手制作出了属于他们自己的心愿树。</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课的结尾,詹老师寄出对学生们的美好祝愿:我们的人生就像是一列火车,沿途有旖旎的风光,感受四季韶华。三个多月后,我们即将迎来人生中重要的一站——中考!愿你用努力和坚持浇灌梦想的种子,以勤奋和智慧作为生长液,用奋斗书写无悔的青春,希望你们在接下来的日子,脚踏实地,仰望星空,许愿树上每一颗结晶都是你们拼搏的见证!</p> 评课环节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教研员宋志昭老师认为这节课主要存在四个“变“:</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一、“变”课堂。</b>詹老师学习羊山课改模式,采用座位分小组,“小老师”上台讲解知识等方法,让“一言堂”退堂。老师不再是课堂的“独角戏”演员,而是化身导演,将舞台交给学生。不仅让学生掌握了知识,更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二、“变”时间。</b>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多次使用倒计时,学生进行小组交流讨论。营造出紧张活泼课堂的同时,还有效地把控了课堂节奏,引导学生更高效地完成任务,让课堂时间得到了充分利用。</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三、“变”技术。</b>区别于羊山中学,詹老师在课堂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将知识点融入往年中考题和近期爆火的deep seek预测题中,引导学生分析解题思路,巩固所学知识,为中考备战打下坚实基础。</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四、“变”设计。</b>这节课在羊山中学的基础上继承和发展的。詹老师在课的开始创设“心愿树”情境,使学生感受化学之美丽与神奇,激起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以溶液为“锚”,引出溶质、溶剂、饱和溶液、溶解度、溶质的质量分数等核心知识,在心愿树制作过程中,詹老师引导学生将知识结构化,最终形成属于学生自己的第九单元“知识树”。</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珠海市金海岸中学王学兵校长认为詹老师以情景线贯穿始终,引导学生身临其境地学习,提高了课堂参与度。素材线环环相扣,逻辑清晰,帮助学生构建了完整地知识体系。由于初三学生对于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不太适应,詹老师多次采用倒计时形式提高课堂效率。目前,我校初步尝试小组合作模式,还有很多需要学习和改善的空间。总而言之,真正的学习关键的还是以学生为主体,学习共同体的构建在接下来的时间也需要持续推进。</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撰稿:张 彬</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审核:宋志昭</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