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翅鸟护佑的地方,——探秘云南省博物馆

旷野流星

<p class="ql-block">  云南省博物馆(新馆)2015年投运,其主体建筑平面呈回字形,灵感来自云南彝族的“一颗印”式传统民居建筑。外观颜色是红铜色,这不仅体现了云南“有色金属王国”的美称,还让人感受到一种独特的金属质感。贯穿多层的狭长缝造型,寓意“石林”,仿佛在诉说着云南的自然风光。</p><p class="ql-block"> 已经多次到过云南了,但每次经过昆明都是脚步匆匆。2025年2月,再次经过昆明,终于下定决心,在昆明多逗留几天,其中最重要的行程之一,就是探访云南省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  博物馆前仿云南汉代乐舞陶俑雕塑在蓝天的映衬下,活灵活现,栩栩如生。</p> <p class="ql-block">  云南省博物馆最具代表性的镇馆之宝金翅鸟的雕塑画龙点睛般的竖立在博物馆门前。</p> <p class="ql-block">  进入云南省博物馆第一眼印象,宽敞明亮。</p><p class="ql-block"> 云南省博物馆第一层主要布置的是临展厅以及文创产品等辅助设施。</p> 视频更直观。 <p class="ql-block">  云南省博物馆的第一展厅——远古云南。</p> <p class="ql-block">  第一展厅进口处的大型铜雕壁画。</p> <p class="ql-block">  “远古云南”展厅有点类似于其他博物馆的“自然之光”。</p><p class="ql-block"> 这个展厅整体安排,灯光布置一流,但展品内容上略有不足。主要是没看到特别让人眼前一亮的标本,化石等。但作为科普教育的必要环节还是足够了。</p> <p class="ql-block">  平常来博物馆的人不算太多,观展体验还是不错的。</p> <p class="ql-block">  这只恐龙骨架非常高大,但我在显著位置没看到介绍,也无法判定是化石还是模型。</p><p class="ql-block"> 云南禄丰因恐龙化石而闻名世界,按说,云南省博物馆应该有让人惊艳的展示才合情合理。</p> <p class="ql-block">  鱼龙化石,展品介绍的非常简单。</p> <p class="ql-block">  第四纪,东方剑齿象化石。</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云南发现的早期石斧数量不少,用这种排列方式展出,让人印象深刻。</p> <p class="ql-block">  名称:星形石</p><p class="ql-block"> 年代:新石器时代</p><p class="ql-block"> 发掘地:耿马石佛洞</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鸡形陶壶(元大566)</p><p class="ql-block"> 云南新石器时代最具代表性陶器。云南省博物馆镇馆之宝之一。</p> <p class="ql-block">  木鼓。</p><p class="ql-block"> 请仔细看下一图片上的解说,绝对让你……😜🤪</p> <p class="ql-block">  云南省博物馆内,再现了云南文山麻栗坡大王岩画的精彩内容。</p><p class="ql-block"> 这是云南最早的“傩舞”形象。岩画属新石器时代,因而是原始社会“傩舞”萌芽。这个时期的岩画已具备“傩舞”两要素:一是戴面具;二是模拟青蛙在水中游泳动作而舞。</p> <p class="ql-block">  云南省博物馆的第二展厅——文明之光。</p><p class="ql-block"> 副标题:青铜时代的云南。这是云南省博物馆的重点展厅,很多精美的文物都陈列在这里。</p> <p class="ql-block">  进口处有一面展柜,里面陈列的是一些陶器珍品。</p> <p class="ql-block">  然后有一个过渡大厅,给人一种转场特效的感觉,无形中使我们的思维松弛有度,真是匠心独到呀。</p><p class="ql-block"> 点赞了!👍👍👍</p> <p class="ql-block">  经过过渡大厅,我们立刻耳目一新,踏入了一个琳琅满目的青铜时代。</p> <p class="ql-block">  青铜制品。</p> <p class="ql-block">  战国~西汉时期的各式铜剑。</p> <p class="ql-block">  这尊战国时期的双耳陶罐的制作水平和工艺水平很高,图案精美靓丽。</p> <p class="ql-block">  西汉,镂空蛇纹铜剑鞘。</p> <p class="ql-block">  东汉,🦚孔雀盖提梁铜壶。</p><p class="ql-block"> 制作工艺精良,小小孔雀塑造的简洁明快传神。说明当时的人们对孔雀这种美丽的鸟儿,有了极明确的认识。</p> <p class="ql-block">  西汉,三支俑铜灯。</p> <p class="ql-block">  西汉,四牛鎏金骑士铜贮贝器。</p><p class="ql-block"> 云南省博物馆镇馆之宝之一。央视“国宝档案”有过专题报道。</p><p class="ql-block"> 贮贝器是古滇国特有的青铜器,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格,大多用来贮存贝币,相当于我们的存钱罐。同时,贮贝器也是象征权贵地位、祭祀祖先的重要器物。</p> <p class="ql-block">  四牛鎏金骑士贮贝器为典型的束腰圆筒形的贮贝器,器腰两侧各装饰一个虎形耳,虎作向上攀爬状,无论是虎的总体外形,还是细节刻画都极其逼真,宛如两只真老虎附着在器身两侧。</p><p class="ql-block"> 器物盖上有四只体格健硕的牛逆时针围绕中心作奔跑状,而中心有一个圆柱柄托盘,托盘上有一个骑着高头大马的骑士人物形象。战马昂首挺立,马尾挥洒上扬,口微张,目光锐利且炯视前方,而马背上的骑士为通体鎏金,威武的骑士腰部还有一柄佩剑,身着华丽服饰显得格外光彩夺目。</p> <p class="ql-block">  西汉,杀人祭鼓(柱)铜贮贝器。</p><p class="ql-block"> 云南省博物馆镇馆之宝之一。被国家文物局列入《第三批禁止出境展览文物目录》。</p> <p class="ql-block">  这件西汉时期的青铜贮贝器,通高51厘米,盖径32厘米,底径29.7厘米,出土时内含300余枚贝币。🏺器身上铸有127个圆雕立体人物(残缺者未计入),以干栏式建筑上的人物活动为中心,生动展现了滇王杀祭诅盟的典礼场面。</p><p class="ql-block"> 这件青铜贮贝器,不仅是滇国特有的贮放贝币的青铜器,更是研究西汉时期社会习俗和宗教信仰的重要实物资料。</p> <p class="ql-block">  西汉,战争场面铜贮贝器盖。</p><p class="ql-block"> 云南省博物馆镇馆之宝之一。</p><p class="ql-block"> 古滇国特有的青铜器,出土于晋宁石寨山。两个铜鼓上下重叠而成,有底有盖。盖上铸有立体的战争场面:共塑人物21人,马5匹,分为两个阵营。</p><p class="ql-block"> 贮贝器反映了步兵协同骑兵作战的场面,表现了一次战争的全过程。战场上攻守武器兼备,马战步战结合,近距离武器与远程武器皆有,是研究古代战争的重要资料。</p> <p class="ql-block">  战国~西汉,铜鼓。</p> <p class="ql-block">  战国,牛虎铜案。</p><p class="ql-block"> 云南省博物馆镇馆之宝之一。央视“国宝档案”有过专题报道。</p><p class="ql-block">这件青铜器高约43厘米,长76厘米,宽36厘米,造型独特,让人印象深刻。整体设计为一头站立的大牛,牛角飞翘,背部凹陷成案面,腹下中空,四足作案底。牛背上还站着一只小牛,神态悠闲。尾部饰一猛虎,做攀爬状,张口咬住牛尾。牛头硕大前倾,猛虎撕咬后坠,使案身恢复了平衡。小牛则使重心下移,增强了案身的稳定性,使铜案重心平稳,大小和谐,动静统一。</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8px;">牛虎铜案在文</span>博界有“北有马踏飞燕,南有牛虎铜案”的俗语。</p> <p class="ql-block">  专家学者对牛虎铜案的评价很高,其中普遍认知是:虎噬牛的场景在铜案中得到了生动的表现,虎口紧咬牛尾,象征着自然界中弱肉强食的法则。这种场景不仅反映了滇人对生命和死亡的认知,也体现了对生命终极命题的理解。‌</p><p class="ql-block"> 小牛从大牛腹下步出,象征着新生和生命的传承。‌</p> <p class="ql-block">  以动物形象为素材的青铜制品栩栩如生,比比皆是。</p> <p class="ql-block">  西汉,三虎背牛铜扣饰;二豹噬猪铜扣饰。</p> <p class="ql-block">  西汉,虎牛搏斗铜扣饰;二虎噬猪铜扣饰;二狼噬鹿铜扣饰。</p> <p class="ql-block">  西汉,鎏金铜鸳鸯</p><p class="ql-block"> 这件铜镇以鸳鸯为造型,实心且表面鎏金,底平而双翅上曲微翘,身上还盘绕着四条蛇,显得既生动又富有神秘感。</p> <p class="ql-block">  西汉,蛇柄铜剑和金剑鞘。</p><p class="ql-block"> 非常漂亮,疑为当时的高档仪仗器。</p> <p class="ql-block">  西汉,滇王玉衣。</p> <p class="ql-block">  滇王铜编钟是西汉(前206—公元8年)时期的文物。</p><p class="ql-block"> 铜钟在中原地区的西周时已盛行,战国时期以编钟、编磬组成的乐队规模盛大。到了汉代,钟、磬等乐器开始衰落,然而滇国和中原地区不同,直至西汉晚期,编钟仍在使用。滇国发现的编钟多数由偶数组成,一般为6件,而中原多是奇数。</p><p class="ql-block"> 这套铜编钟,共6件,大小相依,器身顶端均有半圆环钮,两年各铸4条蜿蜒的龙形。左右对称。钟口为椭圆形,唇边饰蛇纹及方格纹。</p> <p class="ql-block">  这套编钟外观图案精美,核心图案为龙头蛇身。龙是中原文化的崇拜之物,蛇是滇国一种普遍存在的动物,这也体现了中原文化和古滇文化的融合。</p> <p class="ql-block">  西汉,鎏金猴边圆形镶石铜扣饰。</p><p class="ql-block"> 扣饰的正面为圆形牌,内凹似浅盘形,正中镶嵌红色玛瑙,其外分作三圈,皆镶绿松石原片。背面正中部铸有可供佩挂的矩形齿扣。周边有一圈鎏金透浮雕小猴,首尾相接,形象生动,富有情趣。</p><p class="ql-block"> 此扣饰鎏金与玛瑙、绿松石相映生辉,工艺精湛,堪称难得的滇国艺术珍品。</p> <p class="ql-block">  西汉,鹈鹕衔鱼铜扣饰。</p><p class="ql-block"> 该扣饰制作精美,鹈鹕两翅及双目镶嵌孔雀和玛瑙珠;鸟嘴中衔一鱼,两爪踩踏其背。</p> <p class="ql-block">  西汉,牛头铜扣饰。</p> <p class="ql-block">  西汉,骑士猎鹿铜扣饰。</p> <p class="ql-block">  款式多样的铜扣饰。</p> <p class="ql-block">  西汉,戴冠人物饰铜钺;蛇柄铜剑;猴饰铜钺。</p> <p class="ql-block">  滇王金印,妥妥的国宝。但原件在中国国家博物馆,现场只有复制品。</p><p class="ql-block"> 因为不是原物,就匆匆拍了一张照片,效果还出奇的不好。无奈,从网上又借用了一张图片,附在后面。</p> <p class="ql-block">  云南省博物馆对这款金印有专门的介绍,我就不重复啰嗦了。有机会去北京看原件。😜🤪</p> <p class="ql-block">  西汉,祭祀场面贮贝器。</p><p class="ql-block"> 云南省博物馆贮贝器展示的很多,有些名称也非常接近,注意分辨。</p> <p class="ql-block">  战国,镶石铜手镯。</p><p class="ql-block"> 如此厚重的手镯,适合佩戴吗?我是心存疑虑。🤪😜</p> <p class="ql-block">  部分文物出土时的原始状态。</p> <p class="ql-block">  西汉,漆木罐,漆陶盒。</p><p class="ql-block"> 其中漆木罐,绘有多只兔子图案,通体用棕红色漆分段绘制了网纹、兔纹、蛇纹等,其中罐身的一圈兔纹工艺细腻、灵动写实,尤为引人注目。</p> <p class="ql-block">  西汉,绿松石、玉管、红玛瑙珠串。</p> <p class="ql-block">  西汉,吊人铜矛,狼牙棒等。</p><p class="ql-block"> 滇国器物具有独特的地方特色,尤其是兵器,造型诡异凌厉,与众不同,令人大开眼界。</p><p class="ql-block"> 这件文物的铜矛刃的两侧竟然用细链各吊了一名全身赤裸的男子,他们双臂被反绑,头颈垂落,脊背弯曲,仿佛奄奄一息,受刑的惨状令人不寒而栗。</p> <p class="ql-block">  西汉,带有各种动物造型的铜戈。</p> <p class="ql-block">  西汉,大铜矛。</p> <p class="ql-block">  战国,四牛铜线盒,七牛铜贮贝器。</p> <p class="ql-block">  西汉,铜鼓。</p><p class="ql-block"> 铜鼓是滇人乐舞中必不可少的乐器,如果仔细看,会发现外型笨重的铜鼓上其实刻有精美的花纹,这些花纹如同秘语,向人们默默讲述着属于古滇国的宗教文化和历史文明。</p> <p class="ql-block">  战国,圆形镶石舞人铜扣饰。</p><p class="ql-block"> 扣饰正中嵌玛瑙珠及绿松石小珠,其外透雕人像一周,共18人,衣后皆饰尾,手挽手,腿部微曲做旋转舞蹈状。边沿嵌绿松石小珠。</p><p class="ql-block"> 这件精美的文物不仅是古代舞蹈文化的珍贵遗存,也是研究古代少数民族舞蹈的重要实物资料。它展示了古代人们对舞蹈艺术的热爱和追求,是云南丰富文化遗产的一部分。</p> <p class="ql-block">  战国,六牛铜枕。</p><p class="ql-block"> 铜枕高33厘米,长50.3厘米,宽10.3厘米,铜枕整体似马鞍状,枕身两端上翘,各雕铸一立牛,枕侧背面浮雕三组虎噬牛图像,正面饰双旋纹。李家山墓地曾出土过六件形制相同的铜枕,多放在死者头部,有的表面尚存头骨残片及耳环等物,是古滇国特有的专门供随葬用的枕具。</p> <p class="ql-block">  春秋,羊角纽铜编钟。</p><p class="ql-block"> 羊角钮铜钟,因顶部两侧歧出羊角状钮而得名,属中国先秦乐钟体系,是一种地方型乐钟。因为常用在祭祀活动中,也是一件青铜礼器。</p><p class="ql-block"> 在中国境内,羊角钮铜钟主要发现于云贵高原及两广、湖南等地。</p> <p class="ql-block">  西汉,鎏金八人乐舞铜扣饰。</p><p class="ql-block"> 铜扣饰是古滇国特有的装饰品。它由青铜铸造而成,表面鎏金,人物表情、动作栩栩如生。8名古滇国居民,有的举起双手、微微张口,边唱歌边跳舞;有的捧着葫芦笙、击打錞于,和着节奏拍手。这场被定格的乐舞,再现了古滇国的祭祀场景。</p> <p class="ql-block">  西汉,铜葫芦笙。</p> <p class="ql-block">  西汉,玛瑙、肉红蚀花石髄珠。</p> <p class="ql-block">  西汉,翼虎镶石银带扣。</p><p class="ql-block"> 带扣的正面雕刻着精致的花纹,中心是一只威风凛凛的老虎,双目镶嵌着橙黄色的琉璃珠,显得格外生动。老虎的前爪抓握着一根树枝,昂首翘尾,眼神犀利,仿佛在审视着周围的一切。</p><p class="ql-block"> 老虎的全身用极薄的金片装饰,身体上还镶嵌着绿松石小珠,增添了华丽感。更为令人惊叹的是,老虎身后仿佛有山石或云气缭绕,增添了一种神秘感。</p> <p class="ql-block">  艺术化了的古滇人形象。</p> <p class="ql-block">  云南省博物馆的第三展厅——南中称雄。</p><p class="ql-block"> 副标题:东汉到初唐的云南。</p> <p class="ql-block">  东汉,陶鸡。</p> <p class="ql-block">  东汉,吹箫俑与抚琴俑。</p> <p class="ql-block">  东汉,陶镇墓俑。</p> <p class="ql-block">  东汉,摇钱树底座及树干。</p><p class="ql-block"> 说到摇钱树还是古蜀国比较流行,记得在峨眉山博物馆就被震撼到了。</p><p class="ql-block"> 云南省博物馆这棵“摇钱树”还是相当有档次的,如果各部件齐全,真正组合起来也是具有极大的震撼效果和历史价值的。</p> <p class="ql-block">  云南省博物馆内的爨龙颜碑(复制品),原件存于云南陆良贞元堡。</p><p class="ql-block"> 从东汉到初唐的七百余年,是云南历史上的民族大融合、文化大转型时期。大量汉族的迁入带来了汉文化与云南民族文化的碰撞与渗透,使得云南民族文化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这一时期,南中大姓成为独霸一方的势力,形成了独特的爨文化。二爨碑(爨龙颜碑和爨宝子碑)是这一时期的代表性文物,记录了爨氏首领的生平,其书法风格独特,被历代书法名家推崇‌。</p> <p class="ql-block">  云南省博物馆内对爨氏统治的介绍。</p> <p class="ql-block">  云南省博物馆的第四展厅——妙香佛国。</p> <p class="ql-block">  宋,大理国,铜阿嵯耶观音立像‌。</p><p class="ql-block"> “阿嵯耶”则是梵文Acarya译音,意为“轨范正行,可矫正弟子行为,为其轨则、师范高僧的敬称。阿嵯耶观音是大理历史文化的重要标识,它承载了丰富的历史、宗教、文化信息,是云南发现最早的观音造像,被誉为“云南福星”,是南诏大理国时期大理地区独有的佛教艺术珍品。</p> 宋,南诏,遵义形铜鼓。 <p class="ql-block">  宋,大理国,银背光金阿嵯耶立像。</p><p class="ql-block"> 银背光金阿嵯耶观音立像,高发髻,戴化佛天冠,面作女相,受结妙音天印。下着裙,束花形腰带,赤足。足下有二方形榫。舟形背光,银制镂空,内作莲花纹,向外分别为优罗钵花、联珠纹和火焰纹。重1135克。是目前已知最大的一件宋代以纯金铸造的佛像,也是大理国最珍贵的佛教艺术瑰宝。</p><p class="ql-block"> 云南省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之一。</p> <p class="ql-block">  妙香佛国展厅的核心内容是蒙氏和南诏国的兴起。</p><p class="ql-block"> 南诏国起源于云南大理巍山,如果你有时间建议去巍山古城看看,绝对物超所值。</p> <p class="ql-block">  宋代,张胜温《大理国梵像图卷》国宝级长卷(复制)。</p><p class="ql-block"> 原件收藏于台湾故宫博物院。</p> <p class="ql-block">  《大理国梵像图卷》又称《法界流源图》,是宋代大理国一幅极具历史与艺术价值的画卷。作为国宝级古画,它不仅代表了宋代绘画的精湛技艺,更深刻反映了当时大理国的佛教信仰与外事活动。这幅画卷由著名画家张胜温所绘,以其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内涵,成为后世研究和了解宋代大理国的重要文物。</p><p class="ql-block"> 画卷全长1636.5厘米,横30.4厘米,尺幅宏大,气势磅礴。画面上,共绘有单体积组合像134幅,人物众多,总计700余人。这些人物形态各异,栩栩如生,或庄严肃穆,或慈悲祥和,或威武雄壮,或飘逸出尘,充分展示了画家高超的绘画技艺和丰富的想象力。</p> 视频更震撼。 <p class="ql-block">  宋,大理国,木制经幢。</p> <p class="ql-block">  剑川石窟八大明王窟复原场景,这是剑川石窟中最大的一个窟。</p><p class="ql-block"> 剑川石窟又称为石钟山石窟,位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剑川县西南25千米的石钟山,开凿于南诏、大理国时期(唐宋时期)。</p><p class="ql-block"> 剑川石窟雕塑是研究南诏、大理国佛教艺术、本土信仰以及与中原、吐蕃佛教关系的重要资料。</p><p class="ql-block"> 1961年,石钟山石窟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  看看视频,感受一下古代精美雕塑的魅力。</p> <p class="ql-block">  宋,大理国·银鎏金镶珠金翅鸟。</p><p class="ql-block"> 云南省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大理千寻塔出土。金翅鸟梵名“迦楼罗”,被尊为大理的保护神,是佛教护法中的天龙八部。传说金翅鸟原来是一种很凶的大鸟,可慑服诸龙,体积很大,展翅时可达336万里,以龙为食,使龙族苦不堪言。后来金翅鸟皈依佛法,成为佛教的护法神。这座金翅鸟鸟头饰羽冠,羽翅向内卷作欲飞状,两爪锋利有力,立于莲座之上;镂空火焰形背光插于尾上,饰水晶珠5颗。制作时,先将头、翼、身、尾分别锤刻,再焊接为整体,体态雄健圆浑,充满勃勃生机,工艺细腻,造型精美绝伦。</p> <p class="ql-block">  宋,大理国,铜鎏金阿嵯耶观音立像‌。</p><p class="ql-block"> 高49厘米,典型阿嵯耶观音造型与装饰特征,制作极为优美精致。是大理国官造样式。</p> <p class="ql-block">  宋,大理国,陶行炉。</p> <p class="ql-block">  宋,大理国,金头光银杨枝观音立像。</p><p class="ql-block"> 此观音面目祥和,身段呈曲线,披巾挂帛,飘带飞舞,金色的头光与银色的造像形成强烈的对比,似乎 穿越千年,不及去出身上岁月的痕迹,变为世间带来古老的祝福。</p> <p class="ql-block">  宋,大理国,铜空虚藏菩萨立像。</p><p class="ql-block"> 虚空藏菩萨,又称库藏金刚,是藏传佛教中备受尊崇的智慧化身。</p> <p class="ql-block">  宋,大理国,银背光汉白玉雕水月观音坐像。</p><p class="ql-block"> 此观音为倚坐,衣带飘逸,体态安详舒适,作低头沉思状。身后作舟形镂空背光,眼、唇间有描绘痕迹,更显妙曼。</p> <p class="ql-block">  宋,大理国,铜鎏金五股金刚杵。</p><p class="ql-block"> 这个金刚杵长12厘米,体型相当硕大,工艺精湛,鎏金水平极高。它是“滇密”阿吒力僧人念经时所用的法器。</p><p class="ql-block"> 这个金刚杵的双面都有五股,柄部装饰着莲瓣、连珠纹和涡纹,非常精美。柄部还套着一个银环,两端各有一个四爪一杵的造型,爪部装饰着龙头纹,整体造型生动有趣。</p><p class="ql-block"> 这件文物不仅是工艺品的杰作,更是历史的见证,让我们得以窥见古代僧人的生活和文化。</p><p class="ql-block"> 也被许多人认定为云南省博物馆镇馆之宝之一。</p> <p class="ql-block">  妙香佛国展厅的一些小巧展品。</p> <p class="ql-block">  云南省博物馆的第五展厅——开疆戍边。</p><p class="ql-block"> 副标题:元明清时期的云南。</p> <p class="ql-block">  明,金镶红蓝宝石冠。</p><p class="ql-block"> 金镶红蓝宝石冠高达11.5厘米,底径11厘米,重达320克。它呈半球形,由形似莲花瓣的薄金片层层叠叠而成,内外共有四层。从冠面看去,镶嵌着20多粒红、蓝、绿、白等各色宝石,光芒四射,交相辉映,美不胜收。</p><p class="ql-block"> 更令人惊叹的是,冠顶插有一根如意形嵌宝石簪,两侧各有一对镶红和镶蓝宝石的笄。整件珠宝不仅工艺精湛,而且色彩斑斓,充满了浓厚的文化气息和历史价值。</p><p class="ql-block"> 每当看到这件金镶红蓝宝石冠,都会让人感受到一种无法言喻的震撼和美感。它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工匠们智慧和匠心的结晶。</p><p class="ql-block"> 云南省博物馆当之无愧的镇馆之宝之一。</p> <p class="ql-block">  清,临安府溪处土司之印。</p> <p class="ql-block">  明,夜巡牌。</p> <p class="ql-block">  明,金镶红宝石花开富贵发簪。</p> <p class="ql-block">  明,连珠纹金手镯。</p> <p class="ql-block">  根据铜鼓上的羽人划船纹饰复现的羽人划船图。</p> <p class="ql-block">  少数民族文字。</p> <p class="ql-block">  明,木雕门扇。</p><p class="ql-block"> 这对窗棂(窗扇)据说来自明代丽江木氏宗祠,造型栩栩如生,错落有致,层次丰富,手艺巧夺天工,是中国古代木雕窗棂的杰作。</p> <p class="ql-block">  清,檀木镶雕龙玉如意。</p><p class="ql-block"> 这件檀木镶雕龙玉如意线条优美、玉色青白,雕刻行云流水,看上去玲珑剔透。</p> <p class="ql-block">  清,园雕玛瑙蛙。</p><p class="ql-block"> 此件圆雕玛瑙蛙,运用了玛瑙色阶的变化,巧雕成一只褐皮白肚的青蛙,其头微扬,四肢弯曲伏卧在地,做蓄力待跳的姿势。它造型准确,体态安详,生动传神,栩栩如生,显示出工艺师高超的技艺。</p> <p class="ql-block">  各式文物,琳琅满目。</p> <p class="ql-block">  清末,壮族披肩。</p><p class="ql-block"> 通体由纯银打造,重739克,主体呈八片放射状银片层叠,合为如意祥云图案,镂空雕花熠熠生辉。四周垂吊着花草、动物等图案连缀的“银辫”,末端均系有一个小银铃,行走时发出悦耳响声。</p> <p class="ql-block">  清末,银镀金垂帘头饰。</p> <p class="ql-block">  各种饰品,金碧辉煌。</p> <p class="ql-block">  明,银缧丝松鹤纹盖罐。</p><p class="ql-block"> 高6.6厘米 ,长22.3厘米 。用中国传统花丝工艺制作的器物。罐身由银花丝编织,内套银质罐心。罐身的苍松飞鹤和盖面的缠枝桃花,均是银花丝编织成形后,再焊接在罐上,桃形盖钮鲜活生动,处处寓意福寿安康。</p> <p class="ql-block">  红铜螃蟹水盂。</p> <p class="ql-block">  砝码(鸟禽类铜秤砣,制作多精良,且有特小号)。</p> <p class="ql-block">  云南省博物馆的第六展厅——百年风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副标题:近现代时期的云南。</p> <p class="ql-block">  清末,杜文龙政权白龙旗。</p><p class="ql-block"> 杜文秀,回族。清,咸丰、同治年间云南著名的农民起义军领袖。在大理、巍山一带,至今仍保留有许多当年造反起义的遗址遗迹。</p> <p class="ql-block">  清代,武官紫绸铜泡铠甲。</p> <p class="ql-block">  清末民初,青缎绣花褂。</p> <p class="ql-block">  清末民初,麻纱马蹄朝服与新娘礼服。</p> <p class="ql-block">  别具匠心的观众休息处。</p> <p class="ql-block">  时间关系,近现代部分,基本上就是走马观花过了一下,有兴趣的朋友,还是亲自来仔细观看吧。</p> <p class="ql-block">  展厅结束处的现代民族大团结壁画,让人心情豁然开朗。</p> <p class="ql-block">  回到一楼大厅,此处现代化的数字文物展示系统,可以让你感受到时代的进步,可以让你非常方便的查询你感兴趣的文物。</p><p class="ql-block"> 在普通的工作日,云南省博物馆的观众并不算多,整体观感体验良好,诚心推荐大家能够走进这里,让心灵在历史的长河中沉静;让思绪在艺术的氛围里飘扬。</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