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扬精气神,树牢政绩观

Irene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时代发展的浪潮中,干部的精神面貌与担当作为,直接关系到事业的兴衰成败。着眼提振干事创业精气神,强化担当作为监督,防范纠治政绩观偏差,已成为推动各项事业稳健前行的关键所在。</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提振干事创业精气神,是激发干部内在动力的源泉。精神状态决定工作状态,有了昂扬向上的精气神,干部才能在面对困难时勇往直前,在推动发展中积极作为。古有王安石心怀“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果敢精神,力推变法,试图改变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今有无数基层干部扎根一线,以“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劲头,投身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伟大事业。他们正是凭借饱满的精气神,创造出不凡的业绩。我们要通过思想教育、正向激励等方式,让干部始终保持锐意进取的精神风貌,主动作为,积极投身工作。</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强化担当作为监督,是保障干部履职尽责的有力抓手。权力就是责任,责任就要担当。然而,现实中存在部分干部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的现象。通过强化监督,织密监督网络,将干部的履职行为置于阳光之下,能够及时发现问题,纠正偏差。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机制,将担当作为表现与干部的选拔任用、评先评优紧密挂钩,对勇于担当、积极作为的干部给予褒奖和重用,对不担当、不作为的干部严肃问责,形成鲜明的导向,促使干部真正把责任扛在肩上,把工作落到实处。</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防范纠治政绩观偏差,是确保干部行稳致远的重要保障。正确的政绩观是干事创业的“指挥棒”,一些干部受错误政绩观影响,重“显绩”轻“潜绩”,热衷于搞形象工程、面子工程,不仅浪费公共资源,还损害群众利益。要通过加强党性教育,引导干部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树立正确的政绩衡量标准,注重工作的实际成效和长远影响,让干部在正确政绩观的指引下,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新时代呼唤新担当,新征程需要新作为。让我们激扬干事创业的精气神,在监督的护航下,秉持正确的政绩观,勇挑重担,砥砺前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