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变婆不同版本补充

<p class="ql-block">补充九</p><p class="ql-block">诗一样的开头</p><p class="ql-block">(2025.03.11中午)</p><p class="ql-block"> “高高青山下,有个山凹凹。住着一家人,妈妈和娃娃。有一天,妈妈要去外婆家,留下三个小娃娃。出门时交代,如果有人敲门,不要轻易开门。半夜三更,有人敲门。两个小的不懂事,就开门。”</p><p class="ql-block"> (雷艳提供。讲述者,刘明学,77岁)</p><p class="ql-block">补充之一</p><p class="ql-block">老变婆住的地方不同</p><p class="ql-block"> 喊的是“青杠林的婆,白杨林的婆。”</p><p class="ql-block">补充之二</p><p class="ql-block">描述老变婆</p><p class="ql-block"> 据说老变婆披头散发的,下山追人时,头发摭挡住脸,看不见路,所以跑不快。老变婆上坡追人,头发甩在背后,追得凶得很。</p><p class="ql-block">(根据这种猜测,老变婆头上长很长的毛,腿短。)</p><p class="ql-block">补充之三</p><p class="ql-block">吃妹妹时咬骨喝血</p><p class="ql-block"> 小姐姐听到老变婆有节奏咀嚼声,就问,外婆,你吃哪样?假外婆说,吃包谷花?听到假外婆咕噜咕噜吞咽的声音,就问,外婆,你喝哪样?假外婆说,喝蜂糖水。小姐姐说我也想吃点包谷花,假外婆就递过来一小节脚趾头。她摸着脚趾头,知道妹妹被老变婆弄死了。</p><p class="ql-block"> 小姐姐借口要屙屎,就悄悄摸索着出去了。</p><p class="ql-block">补充之四</p><p class="ql-block">老变婆洗肠子</p><p class="ql-block"> 小姐姐爬到梨树上,看见老变婆把妹妹的肠子肚子拿出来在水井边洗,白花花的。她就忍不住掉泪了,泪水落在老变婆的肩膀上。老变婆伸出长长的舌头舔了舔,说,天上的雨水、树上的露水是淡的,人的眼泪是咸的。于是,它把肠子肚子洗好了,</p><p class="ql-block"> 吃了后,又摸着来到梨树下。喊着小姐姐,乖,你下吧!外婆想你疼爱你。</p><p class="ql-block"> 小姐姐说,外婆,外婆,这梨树上的梨子又大又甜,我摘一个给你吃。</p><p class="ql-block"> 老变婆说,要得。</p><p class="ql-block"> 小姐姐说,外婆,最大的一个在树巅巅上,我的手短够不着。你到门背后去拿我爸爸撬石头的钢堑,在火里烧红了递给我,我捅那个大梨子给你吃,记得用火边的防火布包着递给我。</p><p class="ql-block">补充之五</p><p class="ql-block">老变婆身体转化</p><p class="ql-block"> 老变婆被小姐姐用烧红的钢堑捅死后,就死了。它的肉体化作荨麻,骨头化作倒挂刺,毛发化作藤藤网网的缠着梨树。</p><p class="ql-block"> 小姐姐用钢堑慢慢夺,才免强到大树丫巴上站着。</p><p class="ql-block">补充之六</p><p class="ql-block">出现吆猪的大哥</p><p class="ql-block"> 遇到吆猪进山的大哥过路。小姐姐就喊:“吆猪的大哥吆猪的大哥,请你吆猪来吃癞活麻和倒挂刺,让我下来昂我帮你家当十年的丫头。吆猪的哥反脸看了看癞活麻和倒挂刺,说,我家猪的吃不了,我家不需要丫头。</p><p class="ql-block">补充之七</p><p class="ql-block">有个二哥</p><p class="ql-block"> 小姐姐寻找爹妈的过程中,遇到二哥在锄粪,就喊,二哥,你在锄粪?二哥不想认妹妹,就吼着说:“哪个是你二哥?怕我几耙梳挖死你!”</p><p class="ql-block">补充之十(八寨坪版本)</p><p class="ql-block"> 有天发现老变婆把姐姐杀了,拿姐姐的肉给他吃,她就吃出来一颗手指头。(岔河中学教师申开胜补充)</p><p class="ql-block">补充之十一(镇雄版本)</p><p class="ql-block"> 有会吃人的野人婆,让娃娃不要乱跑,不要乱钻树林。爹妈出去做活路,就跟娃娃说。(岔河中学教师陈操补充)</p><p class="ql-block">补充之十二(林家寨版本)</p><p class="ql-block"> 古老古代流传下来的说法,老变婆会吃人。掰开姑娘的脚趾头手指头,说是走外公家背来的胡炒豆。石朝先说的是一对寡崽姑娘,老变婆来家里了。差不多半夜两三点钟时,就哈死了。嚼着指头。另外一个姑娘问,婆①,你吃哪样?说是吃公家背来的胡炒豆。头颗是脚趾头,二回是手指头,三回是大拇指。大姑娘假装吃了,说,婆,婆,这胡炒豆不好吃。老变婆说,你吃惯就好吃了。逃出来,爬上一棵皂荚树上。天亮,着老变婆发现在树上。她说,婆,婆,你去门背后拿那棵铁签签烧红递给我,我捅梨子给你吃。老变婆就把铁签签烧红了,递过来。她就对准老变婆的嘴,说,婆,婆,你张开嘴啊,我放梨子来了。就这样,老变婆被铁签签杀死在皂角树下。老变婆就变成了一大蓬癞红麻,围着皂角树。</p><p class="ql-block"> 阿天②是个赶场天。</p><p class="ql-block"> 滚麻团的大爷,背席子的过路……两个坐起歇气。两个人就商量着,用席子垫起,用麻团摞起,大姑娘就从皂角树上下来了。</p><p class="ql-block"> 之以后,就把之姑娘昂带起赶场。问她家有些哪样人,说,以前有一个兄弟一个姐,不晓得去哪里了。老爹老妈都死了,只剩下两姊妹。问你爹你妈咋死的?痛死的,就死在之房子后面,着蚂蚁子盘泥巴来蕹起。滚麻团的那家有三个儿子,以后这小姑娘就在他家做了小小媳妇。</p><p class="ql-block"> 之老变婆实际是天上贬下来的。</p><p class="ql-block"> 实际上它也没有得个好死。有的说法是,着砍些竹标标,再把老变婆抱摔进去,砸死了。</p><p class="ql-block">注释</p><p class="ql-block">①婆:【方言】,喊外婆。读第一声。</p><p class="ql-block">②阿天:【方言】那天。</p><p class="ql-block">(岔河村11组村民林科举、石朝先补充,小地名林家寨)</p><p class="ql-block">2025.03.12</p><p class="ql-block"> 补充一、二讲述人:双狮路村民贾氏、胡氏。</p><p class="ql-block"> 补充三、四、五、六、七讲述人</p><p class="ql-block"> 大新桥办事处小河社区村民杨永淑,彝族,生于一九五五年。小地名:小河。</p><p class="ql-block"> 根据故事,可以推测老变婆听力敏锐,视力不好,嗅觉正常。</p><p class="ql-block">注释</p><p class="ql-block">①老变婆的故事,上个世纪,电视没有普及以前,基本上家喻户晓。我听得最近的一次,是1976年农历八月出生的人,新千年初,大白天给几个1998年、1999年出生的孩子讲《老变婆》的故事。我们小时候,经常是冬天深夜,妈妈带着我们坐在火边烤火,边烤边讲这个故事。</p><p class="ql-block">②星宿屙的屎是甜的:这里,应该说,蚂蚁把蚜虫放牧在树上,就是为了获得蚜虫屙的屎,蚜虫的分泌物(或许是蚜虫屙的屎,是甜的。至于老变婆觉得是星宿屙的屎,不奇怪,因为大树高。星星又可以透过大树被人感知……</p><p class="ql-block"> 聂祥美点评留言:在我记忆的长河里,知道“老变婆”,还是很小的时候。那时,每当夜幕降临,屋内昏黄的灯光摇曳。爸妈要出门,总会一脸严肃,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紧张,反复叮嘱:“别出去玩,老老实实待在家里,不然老变婆会把你们抓走!”“老变婆”这个名字,就像藏在黑暗里的未知恐惧,让我深深的忌惮。</p><p class="ql-block"> 多年后的今天,第一次听悦姐再次提及并系统整理这个故事,那些儿时的记忆瞬间翻涌。如今再看,父母与子女之间的羁绊,就像被命运的丝线缠绕,缘分深浅各有不同,因果循环,丝毫不爽 ,正应了那句“善因善果”。</p><p class="ql-block"> 故事里的一字一句,都带着浓郁的贵州乡土气息,那些质朴的俚语土语,是这片土地独有的文化符号。每一个词、每一句话,都承载着贵州人民千百年的生活智慧与情感传承,只有真正了解贵州文化的人,才能品出其中的韵味与深意。</p><p class="ql-block"> 我内心突然涌起一股强烈的冲动,要是有机会,一定要把这个充满魅力的“老变婆”故事改编成心理剧。借助舞台与表演,将其中的文化内涵与情感冲突展现出来,让更多人感受贵州文化的独特魅力,探寻故事背后隐藏的人性与哲理 。</p><p class="ql-block"> 李悦回复聂祥美:没有电影和电视的年代,冬天的夜晚,红红的火炉边,老人们就用猜谜语或摆龙门阵的方法来活跃家庭气氛……以后,听过龙门阵的孩子也成了龙门阵的继承人……小时候,幸福就是一顿饱饭、一笼火,一家人团团圆圆地坐在火边听老人摆龙门阵!</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