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课汲慧,同研共鉴——七年级语文教研组听课活动

悠悠

<p class="ql-block">  在教育的漫漫征途中,每一次课堂实践都是探索教学真谛的旅程,每一次听课评课则是校准方向、汲取智慧的关键节点。3月11、12日上午,七年级语文教研组分别听了叶占梅、张邵芳两位老师以“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为主题的语文研修课,并于12日下午进行了评课活动。</p> 《老山界》知识与精神的双重攀登 <p class="ql-block">  课前三分钟,一名学生讲述了“骆驼祥子”绰号的由来,一名同学展示了名著《骆驼祥子》第一到四章的思维导图,并简单串联了故事情节。这样的设计,将《骆驼祥子》整本书阅读贯穿于课堂,不仅有效督促了学生的阅读,还训练了学生的鉴赏与表达能力。</p> <p class="ql-block">  课堂伊始,叶占梅老师摒弃了传统的枯燥讲解,而是先让学生自主圈画表示时间和地点转换的词语,而后将翻山过程绘制出来,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p> <p class="ql-block">  文本解读时,叶老师引导学生紧扣关键语句,分析红军战士在翻越老山界过程中面临的艰难险阻。通过品读富有表现力的语句,让学生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他们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p> 《孙权劝学》层层深入,循循善诱 <p class="ql-block">  张邵芳老师所上的《孙权劝学》是第二课时,学生已经疏通了文意,并了解文中人物关系。这节课的主要任务是品读人物语言,把握人物性格特征。</p> <p class="ql-block">  在品读文本过程中,张老师以问题为导向,层层深入,引导学生逐步挖掘文章的内涵。在分析吕蒙的转变时,老师引导学生关注吕蒙前后语言和行为的变化,从“蒙辞以军中多务”到“蒙乃始就学”,再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让学生们感受到学习对人的成长和改变所产生的巨大作用。整个文本解读过程,老师巧妙引导,循循善诱,让学生在思考中领悟,在领悟中成长。</p> 评课交流:思维碰撞,共促成长 <p class="ql-block">  评课环节中,七年级语文组教师们各抒己见,现场气氛热烈而融洽。共同肯定了两位老师的课堂教学,同时,也聚焦于存在的个别问题,提出诚恳的建议。</p> <p class="ql-block">  此次听课评课活动,不仅为教师们提供了一个交流学习的平台,更让大家在思维碰撞中明确了教学方向。相信在今后的语文教学中,教师们将不断汲取经验,共同探寻语文教学的熠熠星光,让语文教育的火种,燃得更旺、传得更远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