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春日的瑶乡,山雾缭绕,书声琅琅。3月13日,香港大学学生青藜教育小组跨越千里,走进王尚小学,开启了一场教育与文化的“双向奔赴”。</p> 教育对话:以初心致未来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座谈会上,覃玉先校长向香港大学学生青藜教育小组详尽地介绍了学校的整体情况,以及学校在培养少数民族地区学生方面所展现的独特特色。香港大学学生青藜教育小组文紫仪主席及其团队成员,亦向在座各位深入阐述了香港大学学生青藜教育小组过去31年的发展历程,其中重点解析了“阶梯式资助体系”和“义教课程”这两个核心项目的内涵与价值。</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南丹县教育局青少年活动中心何昕倪主任全程参与了此次交流,并发表了指导性的讲话。她高度赞扬了两校在教育协作上所展现的创新模式,强调指出:“这种跨越地域界限、融合多元文化的教育对话,正是新时代育人工程中至关重要的实践环节。”同时,她从政策的有效衔接、资源的优化整合以及成果的高效转化三个维度,提出了极具针对性的指导意见,为双方后续的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明确了前行的方向。</p> 文化浸润:以传承见真情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会后,先锋队成员跟随师生走进民族文化长廊。铜鼓迎宾的铿锵、皮鼓舞的欢腾、朵努童声的清澈……每一个展演环节都成为生动的文化课堂。学生讲解员身着瑶服,用稚嫩却自信的声音讲述“勤泽格拉”的故事,让来宾感受到瑶乡文化的生生不息。 </p> 携手同行:以行动践承诺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从座谈会上的思维碰撞,到校园里的文化体验,这场交流不仅是资源的对接,更是教育初心的共鸣。正如先锋队成员所言:“我们带来的不仅是课程,更是一颗与乡村教育共同成长的心。” </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山海虽远,步履相连。香港大学学生青藜教育小组与王尚小学的携手,是高校社会责任与乡村教育需求的美丽邂逅。未来,两校将以文化为纽带,以教育为桥梁,共同书写“育见未来”的新篇章! </p> <p class="ql-block">监制:黎负明 覃玉先</p><p class="ql-block">审核:史兴佩</p><p class="ql-block">编辑:龙梅 莫瑶</p><p class="ql-block">图片:伍秋利 史兴佩</p>